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制订实施计划:
①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②在设计实验时,除了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每次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结果: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3只

2只

1只

0只

1只

阴暗

7只

8只

9只

10只

9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要计算两组5次实验数据,取它们的________
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做完实验后,实验中的鼠妇应当怎样处理?___________
2023-11-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植物园时,发现墙角潮湿的废旧花盆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花盆时,鼠妇会迅速爬走。据此,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如下: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潮湿

0 只

1 只

2 只

0 只

2 只

阴暗潮湿

10 只

9 只

8 只

10 只

8 只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该实验还应增加几个组,取各组最后一次统计的数据,并算出______,目的是减少误差。
(3)铁盘两侧中央为什么不能只用 1 只鼠妇?______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这些妇?______
3 . 同学们在做“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时,都亲自捕捉过鼠妇,大多数同学都是在石块下、花盆底部或者在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里捉到鼠妇的,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图。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1)根据他们的记录,请你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____。作出的假设_____
(2)以下是某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阴暗与明亮的两侧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明亮(只)23313211
阴暗(只)87798898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实验重复的次数越_____,实验的结果也会更加准确,结论会更加可靠。在这个实验中不能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_____
(3)上组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本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鼠妇应该放在_____处(明或暗).
(4)做完实验后,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鼠妇的?_____
4 . 1787年,有一个叫菲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作为生产染料的原料。不料一些仙人掌流失到种植园外。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已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并占领了大片土地,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繁衍。
(1)在此材料中,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_____因素。
(2)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也能_____环境。
(3)澳大利亚的原有生物与仙人掌之间的关系是_____,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的关系是_____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
2017-09-06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