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森林生态系统中绿色植被以及土壤中储存了大量的含碳有机物,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人工林中林木密度对植被及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林木密度下植被及土壤中的碳储量,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植被及土壤中的含碳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光合作用
B.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含碳有机物(碳储量)大多分布于绿色植被中
C.植树造林可增加植被及土壤中的碳储量,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D.分解者可将土壤中的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2024-03-28更新 | 3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生物真题
2 . 甲图为某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条件下,测得的CO2浓度与氧气释放量关系示意图,乙图是该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及黑暗条件下,CO2浓度分别为mc和md时测定C3和C5的含量,共获得a、b、c、d四条曲线。请据图回答:
   

                 外界CO2浓度(umo1/h)

实际光合速率(umo1/h)

1.2

2.4

3.6

4.8

光照强度

1k1x

0.1

0.1

0.1

0.1

2k1x

0.27

0.44

0.61

0.78

(1)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若适当升高温度,B点将______移动。
(2)图甲中的C点与D点相比,O2释放量较低的制约因素主要是______,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偏______。超过D点,限制O2释放量进一步增加的内在原因可能是______
(3)在图甲中CO2浓度分别为mc和md时测定的C3和C5的含量,得到图乙。其中,当CO2浓度为mc时测定的C3与C5含量曲线分别是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
(4)用红外测量仪测得番茄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μmol/h,另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实际光合速率(用葡萄糖表示,见上表丙)。当光照强度为1klx,外界CO2浓度为3μmol/h时,有机物积累量为______μmol/h;当光照强度为2klx,外界CO2为2.4μmol/h时,番茄的光合作用与图甲中______点对应的情况类似。
(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CO2的转换率(单位时间内植物吸收的CO2与外界CO2浓度的比)为定值。光照强度为2klx实际光合量为0.27μmol/h时,植物对CO2的转换率为______
2023-09-26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多肉作为一种盆栽植物,种类多样且颜色各异,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多肉繁殖容易,一片完整的叶就可以繁殖成一颗多肉。有一种多肉植物其叶片白天气孔关闭,晚上气孔开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多肉植物晚上气孔开放后开始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随之增强
B.该多肉植物白天气孔关闭,能有效防止水分过度散失,提高了抗干旱能力
C.多肉植物的颜色各异,可能与叶绿体内的色素及液泡内的色素有关
D.一片完整的多肉叶片能繁殖成一颗多肉,这与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有关
4 . 生态治理技术已成为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多种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还会影响水体溶氧量。某河流的中、下游污染程度不同。为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科研人员对该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开展研究。
(1)实验一: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
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材料

去除率(%)

有机物

对照组

8.47

2.81

27.92

实验组

25L下游水样+金鱼藻

94.57

73.42

65.46

25L下游水样+苦   

69.50

59.90

35.65

①对照组的“?”应填______
②对照组能去除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二: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溶氧量的影响。
科研人员于某日9:00~17:00监测以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溶氧量变化,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分析,实验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对照组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②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人认为比较适合治理该污染河流下游的沉水植物是金鱼藻,而有人认为实验二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此结论,理由是______
(3)若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更改的一点是______
2023-06-27更新 | 109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3年,考古人员在大连普兰店发现了古莲子,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培育。下图分别是莲部分结构、莲心茶取材部位和莲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古莲子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水和无机盐等,从生物特征的角度分析,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植株生长需要的有机物主要通过莲叶的________作用制造。
(2)莲藕和马铃薯都是由芽发育而成。莲藕是莲营养器官中的________
(3)一朵莲花能发育成一个莲蓬,一个莲蓬中有多颗莲子, 一颗莲子是一个果实,说明   一朵莲花中有多个能发育成莲子的_________。莲全身是宝,中医常用莲心制成能降低血脂的莲心茶,莲心茶由图中莲子的________(填序号)制成。
(4)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行了古莲子航空搭载实验。搭载后的古莲子种植 后,出现了长势良好、提前开花结果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2023-06-20更新 | 77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6 . 温室效应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海洋温度上升,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广东某海洋研究团队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对龙须菜(一种海藻)生长的影响,将健康无损的龙须菜等量分装到12个培养瓶(每组3瓶),平均分成4组,实验结果如题图所示。

组别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甲组

390 μL/L

20°C

乙组

700 μL/L

20°C

丙组

390 μL/L

24°C

丁组

700 μL/L

24°C

   
(1)每组选用3瓶龙须菜,而不是1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续培养10天后,记录并计算各组龙须菜鲜重的_________,绘制成曲线图。
(2)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对龙须菜鲜重的影响,据题实验数据可知,乙组龙须菜的鲜重比甲组的_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高浓度二氧化碳能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龙须菜的生长。根据乙组和丁组的对照实验可知,说明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能促进龙须菜的生长。
(3)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更适合在______组的条件下生长,该实验结果也最能模拟温室效应对龙须菜生长情况的影响。
(4)龙须菜通过_____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起重要作用。在全球气候的影响下,可以尝试开展大型海藻规模栽培,增强海洋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同时能减缓____________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