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2 道试题
1 . 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里取样会发现大量氨基酸
B.②是吸收淀粉的主要场所
C.③既有消化功能也有吸收功能
D.④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生物试题
2 . 猕猴桃、辣椒和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经常食用能够防治(       
A.贫血B.夜盲症C.坏血病D.佝偻病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生物试题
3 . 蓝蓝没吃早餐就去上学,课堂上出现头晕、乏力等现象,吃下一块糖后,情况很快好转。午餐蓝蓝吃下一个肉粽和一碗牛肉羹后,感慨地说:“再也不能不吃早餐了!”请分析:(【     】内填序号)
(1)蓝蓝吃糖后情况好转,是因为葡萄糖能为蓝蓝提供______,供生命活动需要。
(2)肉粽富含淀粉,人体分解淀粉的起始部位是______;牛肉富含蛋白质,人体分解蛋白质的起始部位是______。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______才能被吸收。
(3)图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糖、肉粽、牛肉羹最终在[______]完成消化。

2024-05-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针对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块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2滴


(1)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2)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实验。
(3)向1、2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将4号、5号试管10分钟后取出,再滴加碘液,则2支试管的颜色都______,说明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必须在适宜的______条件下才能进行。
(5)分析试管1、2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桦甸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一个细胞到“小帅哥”,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________的细胞,这个细胞是在_______中形成。
(2)出生前,我能通过图中的[3]脐带和[2]________从妈妈那里获得营养。
(3)母乳营养丰富,其中_________是生长发育和细胞更新的重要原料。
(4)青春期的我开始长胡子,这是睾丸分泌的________起了作用。
2024-04-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为验证该问题,小组成员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表为实验记录,请据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操作

水温

时间

试剂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馒头碎屑+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馒头块+唾液

不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0℃

10分钟

碘液

(1)若以①号和④号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____
(2)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中的液体没有变蓝,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____;③号试管中的馒头块变蓝,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除了与唾液有关,还与________有关。
(3)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所以要进行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2024-04-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三中名校调研系列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民以食为天”,人们摄食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图一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二中三条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三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请在[   ]中填写图中数字序号,横线上填写文字名称)

(1)图一中过程①代表淀粉的初步消化,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填名称),淀粉被最终分解为葡萄糖的场所是____(填名称)。
(2)图二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填“X”“Y”或“Z”),蛋白质被初步分解的部位是图三中的[   ]____。图三中的④是____,它所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只能对____进行物理性消化。
(3)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三中的____(填数字序号)。
2024-04-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三中名校调研系列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了四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大米

核桃仁

质量(g)

0.7

0.7

0.7

0.7

水(mL)

50

50

50

温度上升(℃)

4.4

2.8

2.2

6


(1)表格中①处数据应该为____
(2)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测定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花生仁从锥形瓶上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他们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A.火焰熄灭时
B.花生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

(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设置____,结果取____
(4)四种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测定的热量值,产生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____
2024-04-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三中名校调研系列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操作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搅拌

37℃;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搅拌

37℃;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不搅拌

37℃;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是__________号试管,其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__________遇碘液不变蓝。
(2)分析研究1、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吉林省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要求各校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如图表示人体运动涉及到的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图中序号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小肠中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_,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生理过程[①]_____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
(2)图中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再经________(填“肺”或“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所需的_______
(3)运动结束,休息一段时间后,我们应该适量补充水分,这样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图中可以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有______(填序号)。除此之外,代谢废物也可以汗液的形式由人体最大的器官——______(填名称)排出体外。
2024-04-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