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如表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号2号3号
处理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块
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
搅拌搅拌搅拌
2滴碘液2滴碘液2滴碘液
现象不变蓝变蓝变蓝
(1)三支试管一起放在______℃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活性。
(2)此实验可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其中______号和______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______号和______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牙齿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1号试管不变蓝,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__
(4)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液中,能消化淀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实验3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并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两组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_____,这样的实验属于_____实验。该实验需要重复多次,其目的_____
(3)滴加碘液后,预测两支试管的颜色变化:试管①_____;试管②_____。试管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4)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一致,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该实验“37℃水浴”是为了模拟_____
(6)如果继续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则可另外设置一支试管,在该试管中加入馒头的状态应该是_____其他条件与试管_____(填序号)相同。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为“探究唾液是否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某同学课后活动时做了探究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

(1)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2)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的作用。
(3)接着将两支试管放入温水中,温水的温度应为37℃,目的是______
(4)D步骤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为1号试管遇碘______,2号试管遇碘______。因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024-05-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的咀嚼、细细的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馒头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本身是没有甜味的)
(1)结合上述生活体验,你可以提出问题:____?
(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

试管编号

馒头的处理

等量馒头碎屑

等量馒头碎屑

等量馒头块

加入的液体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温度

37℃

10分钟后取出,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①若将甲、乙作为对照,则试管乙中加入的液体A 是____
②滴加碘液后,试管____中颜色不变蓝。
③有试管甲、乙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
(3)如果实验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3支试管内都变蓝,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使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完全分解。(写出一条即可)
2024-04-2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馒头

碎屑

碎屑

碎屑

馒头块

试剂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振荡后保温

振荡,37℃

振荡,37℃

振荡,100℃

不振荡,37℃

碘液

2滴

结果

不变蓝

A

B

C


(1)若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是否有消化作用”,根据实验目的和结果,在Ⅰ处应加入___
(2)如果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1号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它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
(3)将1、2、4号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水浴的原因是___
(4)滴加2滴碘液摇匀,结果显示3号试管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2024-04-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实验探究题:如图所示,分析实验。

(1)该实验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__________的消化作用。
(2)温水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左右,是为了模拟人体的温度。
(3)实验过程D中2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____________(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充分消化下被分解为__________,1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___________(变蓝或不变蓝)。
(4)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5)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__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
(6)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爱科学小组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将试管1、2、3置于37℃水浴10分钟,试管4置于100℃水浴中10分钟,请分析回答问题:

(1)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该小组设计3号试管与1号进行对照。3号试管中需要加______,该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______对消化的作用。
(3)预测实验现象: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是___号试管。
(4)4号试管和_____号试管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
8 .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提出“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为验证该问题,小组成员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表为相关实验记录,请据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操作

水温

时间

试剂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馒头碎屑+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馒头块+唾液

不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0℃

10分钟

碘液

(1)若以①号和④号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____
(2)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中的液体____,原因是____;②号试管中的液体____,原因是____;③号试管中的馒头块变蓝,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除了与唾液有关,还与____有关。
(3)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所以要进行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9 .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
试管编号1234
馒头形态馒头碎屑馒头块馒头碎屑馒头碎屑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搅拌不搅拌
加入的物质2mL唾液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
环境温度37℃
水浴时间5min
检测试剂碘液
实验现象
请据表回答问题。
(1)该探究活动共设计了___组对照实验。正常情况下,四个试管滴加碘液,只有___号试管不变蓝。
(2)要想探究牙齿的咀嚼对唾液淀粉酶消化馒头的影响,应选试管___号和___号形成对照。
(3)小明同学选择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他探究的问题是___
2024-04-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下面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向两支试管注入淀粉糊的量应当_____
(2)图乙表示向2号试管中2mL唾液,向1号试管中滴入_____
(3)图丁表示分别向冷却后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这时可以看到;1号试管内液体_____;2号试管内液体_____。(填“变蓝”/“不变蓝”)
(4)试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
2024-03-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