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菠菜植株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结构层次和实验探究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生理过程,a、b、c、d表示四种结构,1、2表示细胞结构,A、B、C、D、E、F代表叶片不同的结构或部分),请据图回答:

(1)菠菜植株在由小到大的过程中,主要是生理过程______(填数字标号)的结果,图甲所示的四种结构,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应属于______
(2)丙图所示所示结构[B]______,由图甲中的[______]______组成。
(3)在探究Ⅱ中,对菠菜植株进行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______,设置好对照实验经光照一段时间后,摘取该叶片进行脱色、漂洗并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4)为延长菠菜的保鲜时间,会将菠菜用保鲜膜包裹并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室内。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在保鲜膜内壁上有大量水珠附着,这主要是______的结果,将菠菜放置在冰箱储藏室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
(5)如图是温室栽培菠菜时测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的为______℃。

(6)当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的结构A、C的细胞时,通常观察不到细胞内染色体,其原因是______
2019-05-0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实验探究:如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用图中字母和“→”表示)。
(2)根据淀粉遇变蓝的特性,预测1、2号试管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
(3)若在D环节时将两支试管放入冰水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由此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需要________
(4)设置1、2号试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用于_______
2019-04-10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生物探究实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所做的几个实验:
(一)“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水温时间加碘液
1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充分搅拌37℃10min2滴
2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充分搅拌37℃10min2滴
3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37℃10min2滴
4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充分搅拌0℃10min2滴
5馒头碎屑和2mL煮沸的唾液,充分搅拌37℃10min2滴

(1)以上可形成______组对照试验,滴加碘液后,只有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色。
(2)若选1号和4号作对照实验,则可探究______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3)设置3号试管是为了证明______对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所起的作用。
(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两个实验的相关问题:

(4)“测量胸围差”实验测量时,软尺的位置会影响“胸围”的准确度。图1分别表示不同小组测量时软尺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5)王华同学想了解和探究他生活的周围的空气质量,采用了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方法,下面是他在五处各抽测一平方厘米的粒子数,如图3,他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___。如图4,第1格中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
(6)污染物的过度排放造成“雾霾”,“雾霾”不仅降低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
(7)日常生活中,人们开始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请你写出一条关于“低碳”生活的建议:_____________
(三)“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图3所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8)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过程中,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9)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管图像,你认为[1]是______血管。
(10)图3中[6]是______。某人经常情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偏少,这种病人应多吃一些含______丰富的食物。
2023-02-1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食物中的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糖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图一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二是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饭后1小时(cd段)血糖浓度出现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营养物质中葡萄糖被______吸收进入血液。
(2)从图二可以看出,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作为效应器的胰岛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由此可见,正常人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人体对血糖调节的反射类型属于______反射。
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引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甲鼠乙鼠
1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2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3重复步骤2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鼠的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
(4)《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下列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措施有______(用序号表示)
①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②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       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④暴饮暴食
2023-06-1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发现,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组别处理方式
A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

(1)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逐渐分解成___后被小肠吸收。
(2)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若A和C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
(3)该研究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越___;据图1可知,48h时分解淀粉能力最强的是___组,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
(4)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嗜淀粉乳杆菌,科研小组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甲、乙、丙。用原有菌株和突变菌株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分解淀粉___分解淀粉能力最强。
2024-06-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营养需要先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消化过程示意图。
①图2中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对应图1中的结构是[ ]_____,物质X代表________
②图2所示结果可以说明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和结构名称)。同时它也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根据图1说明此部位适于吸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
(2)小刚同学提出疑问: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为什么要先进行消化,才能被吸收呢?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及部分操作如图3所示。一段时间后,取4支试管,编号1-4,从A的玻璃管、A的烧杯、B的玻璃管、B的烧杯中各取鱼鳔2毫升液体,分别加入到1-4号试管中。处理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1(A试管)2(A烧杯)3(B试管)4(B烧杯)
处理加2滴碘液加2滴碘液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
沸水浴加热
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
沸水浴加热
结果变蓝不变色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砖红色沉淀
注: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混合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①比较1、2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3、4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向A组试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一段时间后,取2毫升A烧杯中的液体置于5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后,可预测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回答小刚的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3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中考6月模拟生物试题
7 . 实验探究。
(1)图为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示意图。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中加入2毫升唾液。据图回答问题。

①如果分别向A、B两试管中滴入2滴碘液,再将两支试管振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浴热十分钟,内容物变蓝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唾液淀粉酶可以使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
②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假若现在买到一袋担心掺有淀粉的劣质奶粉(从包装上很难分辨),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帮助鉴别。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2毫升奶粉溶解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试管振荡后,观察试管中内容物颜色所发生的变化。
④若试管中内容物_________,说明奶粉中掺有淀粉。否则,奶粉中未掺有淀粉。
2021-02-13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8 . 在学习人体的过程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不同的科学探究:
(一)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实验中①、②试管中都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的原因是______
(2)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原因是______,当温度升高时,消化酶活性会______(减弱/增强/不变)。
(3)细嚼馒头有甜味的原因是淀粉被初步分解成______
(4)为探究消化液中含淀粉酶的情况,某同学把唾液换成胃液、胆汁,其他条件不变
试管编号123
2毫升淀粉糊保温2毫升唾液、搅拌37℃2毫升胃液、搅拌37℃2毫升胆汁、搅拌37℃
2滴碘液后颜色不变蓝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预测2号、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此实验验证了:胃液和胆汁中不含______
(二)另一组同学探究血液和血管。如图1所示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图3所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5)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过程中,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使用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选填“低”或“高”)。
(6)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管图像,你认为[1]是______血管。
(7)若某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生活,则图3中的[ ]______会增多。
(8)图3中的4与5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022-01-13更新 | 6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初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9 . 水饺是中国北方较受喜欢的一种传统美食,也有喜庆团圆的寓意。鲜美的水饺入口后,会在你的体内经过如图所示的神奇旅行,最后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Ⅰ.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包水饺的面皮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__,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
(2)水饺馅中的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它的消化是在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填字母)段完成,最终被消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长期不吃蔬菜水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缺乏__________
Ⅱ.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饺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下表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

试管编号

1

2

3

4

水饺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有无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4)为探究“唾液对水饺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试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____
(5)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号试管;如果选用1、3.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1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2022年4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183天后顺利返回地球。长时间处于失重环境,可能会导致航天员出现腹痛、腹泻等情况。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相关研究。

(1)科研人员选取体重、年龄相同的90只雄性健康大鼠,平均分成三组。将其中的两组大鼠用吊尾装置吊起,分别饲养14天和21天,模拟失重状态(如图)。另外一组设为对照组,其处理方式应为________,饲养21天。
(2)实验后,取三组大鼠的小肠进行切片观察,测量并处理数据,结果如下表。

对照组

悬吊14天

悬吊21天

视野中小肠绒毛数(条)

54

50

33

小肠绒毛长度(μm)

312.9

182.5

151.3

小肠绒毛宽度(μm)

36.7

40.3

57.7


①科研人员记录了90只大鼠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_________处理后得到上表中结果。
②据以上数据,请你画出失重条件下小肠绒毛形态变化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③小肠是_________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可知,失重环境会使其数量及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功能也会有所_________,进而导致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3)科研人员针对以上实验情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如下图。

综合以上实验,说明宇航员在太空中适度运动可以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