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脊椎动物类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2021年福建发现一个新物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如下图),下列动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A.蜘蛛B.沙蚕C.水螅D.涡虫
2024-04-15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水分蒸发。
(2)B生活在水中,通过_______进行游泳,同时用_____呼吸。
(3)C动物因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_____中进行,不能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4)D身体呈_____型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_____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2024-04-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下列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关系连线错误的是(       
A.蚯蚓﹣﹣体壁B.鸟﹣﹣气囊
C.鱼﹣﹣鳃D.乌龟﹣﹣肺
2024-02-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校际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中医博大精深,一些动物的某些结构或分泌物可以入药。下列动物与其结构或分泌物对应错误的是(       
A.乌贼——海螵蛸B.水蛭——蛭素
C.牡蛎——石决明D.蟾蜍——蟾酥
2024-02-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1)水螅身体呈_______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食和防御。
(2)鲫鱼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呼吸,用_______游泳。
(3)蛔虫营寄生生活,体表的_______有保护作用。
(4)蝗虫能严重危害农作物,这跟它的_______式口器有密切关系。
(5)李同学画蝗虫(如图),根据昆虫的特征,图中的错误有:_______(填序号)

①身体分部       ②足着生位置       ③翅着生位置       ④足的数量       ⑤翅的数量
2024-01-3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6 . 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绘制的模式图,图中甲、乙分别代表两种生物,阴影部分代表二者的共同特征,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若甲为蝙蝠,乙为家鸽,则阴影部分表示双重呼吸
B.若甲为蝎子,乙为大鲵,则阴影部分表示为有外骨骼
C.若甲为鳄鱼,乙为蜗牛,则阴影部分表示为体温不恒定
D.若甲为蚯蚓,乙为沙蚕,则阴影部分表示为刚毛和疣足
7 . 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  )
   
A.果实、种子、果皮、胚
B.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
C.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D.昆虫、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
2023-06-12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泉州石狮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目前,我国多地松林呈现“红绿相间,状如山火”的画面,而这“尴尬的色彩”却是代表着这片松林正濒临死亡,这些松树得了松材线虫病。这是由一种身体呈圆柱形、细长的生物-松材线虫引起的疾病,它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见图。

(1)据图可推知,松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线虫堵住了_________,使水无法运输。松材线虫属于_________动物。
(2)由题意可推知,松材线虫病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
(3)据图可知,松墨天牛的发育属于_________发育,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4)成片松林死亡会破坏_________多样性。
(5)据题意,提出一种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鸟类体表覆盖羽毛,有利于在空中飞行
B.软体动物体表有贝壳,有利于分泌珍珠质
C.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遇到的阻力
D.陆栖节肢动物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10 . 草地贪夜蛾(图1)是入侵我国的农业害虫。为评估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生产中常用天敌对害虫的控害能力评估生物防治效果,相对值越大表明防治效果越好。科研人员首先测定了七星瓢虫对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控害能力,结果如图2。据图判断,七星瓢虫对_______的防治效果更好。
   
(2)科研人员对七星瓢虫进行24小时饥饿处理后,与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按下表所示比例组合放置于相同规格的培养皿中。24小时后统计并综合A、B组数据,得到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捕食量,结果如图3。

组别

每皿中草地贪夜蛾幼虫与七星瓢虫数量比例

A组

50:1

100:1

150:1

200:1

300:1

400:1

B组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400:0

   
①为保证七星瓢虫具有同等的捕食能力,实验中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②在有限的空间内,草地贪夜蛾存在一定的自然死亡。实验中设置B组的目的是_______
③据图3可知,随着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密度的增加,七星瓢虫日捕食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
(3)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采用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应考虑到______________因素,以达到最佳防控效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