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脊椎动物类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4 道试题
1 .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1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浮头呼吸频率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8mgL

隔夜自来水

58

59

60



(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6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除此因素外,其它的条件如水温等都要求相同。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______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______
(5)鱼鳃主要由鳃丝组成,它能在水中完成______。因此,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的成分变化是______减少。
2022-12-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 2022-2023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1 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1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浮头呼吸频率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8mg/L

隔夜自来水

58

59

60


(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6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_。除此因素外,其它的条件如水温等都要求相同。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_____________
(5)鱼鳃主要由鳃丝组成,它能在水中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的成分变化是__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_增多。
2022-11-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九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1年10月14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方法和全球通力合作,又成为国际范围的热点关注内容,其包含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等多个层次。
资料二: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排放、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
资料三:靖安县是有名的中国大鲵(娃娃鱼)之乡,为保护大鲵,靖安县建立了以大鲵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我市一直大力保护各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野生动物类群初步调查结果如下表:
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
59种237种37种10种1352种
(1)“碳排放”“碳中和”中的“碳”一般指____________,这一气体与温室效应密切相关,也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___的主要原料之一。
(2)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资料三的表中直接体现的层次是________的多样性。
(3)大鲵属于表中的____________动物,其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________呼吸。
(4)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碳排放的是________
①优先选乘坐公共交通;②纸张双面打印;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④使用节能灯泡
2022-07-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调查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绿色植物为我们营造了清洁,幽静、优美、温馨的生活环境。在校园或居民生活小区栽种植物时,需要选择形态优美,颜色鲜艳,易管理、好成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种类并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国庆放假期间老师要求同学们尝试对生活周边的生物及其环境进行调查。小红对自己生活的小区进行了生物调查,并做好了记录。下表为小红的调查表,请回答:
幸福苑小区生物调查记录表
调查人:小红     调查地点:幸福苑小区     查时间:2021.10.03
编号生物名称生活环境主要特征
1麦冬花台边矮小、叶长条形,贴地生长
2栀子花树花圃树的主干不明显,
3黄桷树小区广场树干木质程度高,植株高大,枝叶茂盛
4房檐上毛色黑白相间,奔跑轻盈
5宠物狗小路上卷笔大耳朵,憨态萌宠
6美人蕉花圃叶片宽大,茎内中空
7鸽子小区广场体表被覆灰色羽毛、能飞行
8蜗牛墙壁边背着螺旋状的贝壳
9荷花水池里叶圆形,根茎沉入水下
10肾蕨水池边羽毛状叶,地下茎

(1)调查表中属于草本植物的是_________
(2)肾蕨因其羽状叶美观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其繁殖方式是_________繁殖。
(3)蜗牛身体柔软,背着螺旋状贝壳,属于_________动物。
(4)猫和宠物狗同属一纲,该纲最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在后期的整理过程中,将猫、宠物狗、鸽子、蜗牛归成一类,麦冬、栀子花树、黄桷树、美人蕉、荷花、肾蕨归成一类,其归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2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黑头鸥头呈暗色,腿深红色,通常在田野里寻食,主要食物是昆虫。黑头鸥的巢建在地面上。一大群黑头鸥的巢通常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巢区。每当繁殖期,雌黑头鸥每次能产下2到3枚受精后的卵,最多的可以产下6枚。生物学家廷伯根的研究团队在研究黑头鸥育雏行为时发现,当雏鸥孵出,双亲会小心地把卵壳残片用喙捡起,然后飞到远离巢穴的地方将其扔掉(如图所示)。
资料二:自然条件下,乌鸦和银鸥是黑头鸥的两种主要天敌,他们常常取食黑头鸥的卵和雏鸥。黑头鸥的卵壳表面为杂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廷伯根推测,黑头鸥天然杂色的卵壳有利于防止卵被乌鸦和银鸥捕食。他进行了下边的实验:它们先把一些完整的天然杂色卵分散地放置在沙丘上,其中有些卵保持黑头鸥的自然杂色,其他卵都被涂为醒目的白色。廷伯根从隐蔽处观察沙丘数日,并记录乌鸦和银鸥(黑头鸥的主要捕食者)对这两种卵的捕食率,结果如下表。
表1黑头鸥卵的被捕食实验
白色卵天然杂色卵
被乌鸦捕食数148
被银鸥捕食数191
被其他动物捕食数104
未被捕食总数2655
资料三:那么成年鸥为什么要移走卵壳碎片呢?科学家提出了三种假设:①破卵壳锋利的边缘有可能伤害到雏鸟;②破卵壳妨碍了成年鸥孵卵和喂养雏鸟;③破卵壳内表面的白色十分醒目,容易招致天敌的注意,对完整卵及已孵化的雏鸥的安全造成威胁。于是廷伯根和同事们设计了第二个实验:它们先把一些完整的天然杂色卵分散地放置在沙地上,再把一些破卵壳放置在离完整卵不同距离的地方(分别是15米、100米和200米),观察完整卵被捕食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黑头鸥属于脊索动物门___________类(纲)。
(2)与鱼、青蛙的卵相比,黑头鸥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_____。这一结构既有保护作用,又能___________,从而更好适应陆地干旱环境,雌鸟产卵后还有孵卵行为,而爬行动物不孵卵,推测原因是:鸟的体温___________,可以为受精卵的发育提供适宜温度。
(3)资料二中,科学家投放了两种颜色的黑头鸥卵,其中对照组是___________色卵组。两种卵除了颜色不同以外,大小、形态、新鲜程度都基本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乌鸦和银鸥对白色卵的捕食数量都___________天然杂色卵,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资料三中所做的实验,是针对假设___________(①、②或③)设计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完整卵与破壳卵的距离越远,完整卵被捕食的数量越___________
(5)结合以上的三个资料,可以得知,雌雄黑头鸥在繁殖期表现出来的“抛壳”行为有利于减少被天敌发现的可能性,从而对___________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2023-03-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宁强县,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属暖温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生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请回答问题。
(1)宁强县土地总面积约3260.31平方千米,耕地和池塘中有大量的蚯蚓、水蛭等环节动物,他们的身体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构成的。
(2)“宁强矮马”属国家珍稀的家畜原种,属于哺乳动物,其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______,哺乳(母兽以乳汁哺育幼兽),牙齿有分化,体温恒定,大脑发达。
(3)宁强县境内已查明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8目50科142属,属于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可以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结构更加稳定。
(4)下表是秦岭地区鹳形目鸟类的统计表:

鹳形目

鹭科

鹳科

鹮科

白鹭苍鹭

夜鹭牛背鹭

黑鹳

东方白鹳

朱鹮

白琵鹭


由表可知,与朱鹮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
(5)秦岭地区共有鸟类18目69科218属49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包括黑鹳、朱鹮和金雕等。保护秦岭的珍稀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2023-0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30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溶氧量培养环境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第1次统计第2次统计第3次统计
4mg/L隔夜自来水113111112
6mg/L隔夜自来水767874
8mg/L隔夜自来水575961
(1)金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的器官是__________
(2)根据实验原则,表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______条。
(3)每组实验进行3次统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图,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_

(5)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___________
8 . 实验探究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会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1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4     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     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8     mg/L

隔夜自来水.

58

59

60


按表中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1)根据实验原则推断,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____条,该探究实验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__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其中X的数值为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减少实验的________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的次数会越________
9 . 综合运用
下表是关于脊椎动物的形态解剖的比较,据表回答问题:

比较项目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皮肤

湿润

有鳞片

湿润

干燥

有鳞片

干燥

有羽毛

干燥

体表被毛

呼吸

鳃呼吸

①②

肺呼吸

双重呼吸

肺呼吸

关节

(1)将合适的内容填入表中:①幼时:____________;②成体:____________
(2)鸟和哺乳动物在体表分别有羽毛和毛发覆盖,有利于保持__________________
(3)鳃和肺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较大、内部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
(4)有关节对动物的生活、生存意义是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
20 ? 数量多
排列整齐
7.34
20每日饲喂含0.3% 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
排列散乱
1.84
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

(1)小鼠属于_____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和_______,此特征提高了后代的_______
(2)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3)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__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________。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__
(5)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6)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 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 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 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 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2023-01-17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