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科学家为了探究生物的免疫做了如下表中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禽流感病毒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A组

活的

将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一只鸡体内

不久,此鸡死亡

B组

灭活的

将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另一只鸡体内

几周后,再注射活的禽流感病毒,结果该鸡存活


(1)B组实验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其中灭活的禽流感病毒相当于______,因此该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______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在经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该鸡______(填会或不会)感染疾病并随之死亡,原因是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禽流感病毒的抗体对其它病毒无效。
(3)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实验。
(4)在A、B两个实验中,A实验起______作用。
(5)携带病毒的鸡对健康人来说属于______,经常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_
2023-03-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科学家为了探究生物的免疫做了如下表中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禽流感病毒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A组活的将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一只鸡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组灭活的将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另一只鸡体内几周后,再注射活的禽流感病毒,结果该鸡存活

(1)B组实验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其中灭活的禽流感病毒相当于__________,因此该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在经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该鸡_______(填会或不会)感染疾病并随之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实验。
(4)在A、B两个实验中,A实验起____________作用。
(5)携带病毒的鸡对健康人来说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经常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4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2023年秋季开学以来,甲型流感在我国进入高发期,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咽痛、肌痛,严重的会引发肺炎或其他脏器的衰竭。甲型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方式传播。请结合以下案例回答有关问题:

(1)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甲型流感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胞中,属于____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简单(上图所示),在它的繁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是____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小秦同学属于____,小秦一发病就请假离开学校,医生让他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班里的同学适时对教室进行消毒,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
(3)经研究发现,甲流患者早期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是由于人体呼吸道黏膜对进入体内的甲型流感病毒的防御导致的,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的第____道防线,此时的免疫类型属于____免疫。
(4)小秦康复后两个星期,班级里陆续有同学患甲流,但是小秦没有被感染,试分析原因:____
(5)为避免被感染,许多同学接种了预防甲流的疫苗。人体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某同学接种过乙肝疫苗,他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甲型流感。他的这种想法对吗?请说明理由,____
(6)两个星期后,小秦又出现了鼻塞、流涕、发烧等症状,试分析原因?____
2024-04-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包头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2008年4月25日为首个世界疟疾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40%的人口受虐疾威胁,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110万人因疟疾死亡,每天有3000儿童因患疟疾而失去生命。发病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对全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人而言,疟疾迄今仍是公众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的疗效,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全世界对疟疾和青蒿素的关注。
(1)疟疾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__________
(2)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奋战在预防传染病疫情蔓延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属于__________,按蚊属于__________
(3)防治疟疾,应根据疟原虫生活史和流行区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因时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一方面用抗疟药杀灭人体内发育各阶段的疟原虫;一方面积极防治媒介——蚊虫,这两种方法分别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防治疟疾。
(4)疟原虫已经对传统抗疟药物奎宁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这是传统抗疟药物奎宁对疟原虫变异个体不断________的结果。
(5)从野生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含量偏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将FPS基因导入青蒿,获得了青蒿素含量比野生黄花蒿高2-3倍的青蒿植株,这项生物技术属于___________,说明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联盟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___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_,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______
(3)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抵抗结核杆菌,但对其他病原体并不能起作用,这种免疫属于______
(4)为了更好地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2022-03-18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生物试题
6 . 请阅读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2018年5月8日,刚果卫生部确认出现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导致至少17人死亡,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感染者有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发烧、体内外出血等症状。在世卫组织协助下,刚果政府21日开始为部分医护人员接种埃博拉实验疫苗rVSV-ZEBOV,这是世卫组织首次使用疫苗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材料二:抗生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抗生素过多,有些病菌不再“害怕”抗生素了,人们就称那些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为“超级细菌”,如图是科研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曲线图。

(1)材料一中,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是______;“对感染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这一措施属于______。医护人员接种实验疫苗rVSV-ZEBOV后,刺激体内________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形成由______共同组成的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
(2)材料二中,请据效果曲线图分析此“超级细菌”形成的原因:______
(3)某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原因是______
(4)由上述材料可以知道,在安全用药方面应该做到______
2021-01-3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材料二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又名SARS-CoV-2)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病毒,其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具有变异快、遗传多样性大、流行性高等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的飞沫和接触传播,其传染性非常快,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可以治疗该疾病,但还是可以治愈的。
(1)从组成看,新型冠状病毒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从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_________,结核病人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实施地点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卡介苗属于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它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抵抗结核杆菌。
(4)据所学知识分析,接种卡介苗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作用吗?__________。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021-01-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材料一: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8年8月,我国在沈阳发现第一例非洲猪瘟,至今为止,猪瘟疫情已遍布全国,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对于发现疫情的疫区内所有生猪均被扑杀并深埋,其它猪场养殖户要对人员、车辆、水源等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防控猪瘟。2019年我国科学家分离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发现病毒的重要抗原表位,为疫苗研发提供了核心信息。
材料二:2016年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手足口病EV71疫苗获新药证书。该疫苗对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率达到100%,临床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通过上述资料分析可知,手足口病和非洲猪瘟都属于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是引起非洲猪瘟的___________,患病生猪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的__________。猪场养殖户对人员、车辆、水源等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的_______________
(2)防疫部门给幼儿注射手足口病EV71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注射过疫苗的幼儿体内会产生________,该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免疫。
2021-05-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材料分析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该病传染性较强。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件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流行期间应注意尽量①减少外出活动,外出戴口罩,②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③每日监测体温,④常洗手,⑤主要疫区交通管制;⑥发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立即强制免费隔离治疗等。钟南山院士在一次访谈中称:最终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像人类战胜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一样还是要靠注射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毒属于________。它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______中。
(2)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_____(填写序号)。
(3)新冠肺炎患者口服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的包装盒上标注有“Rx”表明它属于______(填“处方”或“非处方”)药。药物到达肺部毛细血管发挥作用所经过的路径依次为小肠毛细血管→[ ]_______→右心房→右心室→[ ]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

(4)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属于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疫情初期某人未戴口罩,与新冠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家药店排队(间隔30厘米)买药时被传染,说明该传染病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空气”或“饮食”或“生物媒介”)传播。
(5)用肥皂水洗手主要是免将手上的病毒带到口、鼻、眼等处,再进入人体,病毒一般不会从手上进入人体,说明皮肤是保卫人体的____________防线。
2022-08-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初,免洗手消毒液因免水洗手、温柔护肤、杀毒杀菌、持续作用等特点登上热搜,并出现脱消。复学之后,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想了解学校配备的免洗手消毒液是否有强效的“抗菌”能力,于是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方案:
①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入9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灭菌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个,分别编号为A、B、C。
②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20分钟,C组不做处理;
③在A组培养皿中加入______,B组培养皿中加入2mL无菌水,C组不做处理。
④将9个培养皿盖好,分类放入恒温箱中,在30℃条件下培养3天,每天观察两次并记录。(注意不要打开培养皿)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若统计记录结果是A组菌落平均数较少,B组菌落平均数较多,C组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______
②若统计记录结果是A组、B组菌落平均数较多,C组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____
(3)设置C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4)实验设计A、B、C的三组时,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而不只设置1个培养皿,他们的设计目的是______
(5)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洗手属于______
2021-09-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