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原和抗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中非地区一年四季气候高温,当地却生活着胸部和四肢长满长毛的壮发蛙。科学家发现壮发蛙的长毛是皮肤的补充增生物,可分泌黏液保持体表湿润。除了长毛,壮发蛙更为出名的是它灵活伸缩的爪。遇到危险时,壮发蛙会将骨折断,锋利的骨刺随着肌肉的猛然收缩穿破皮肤而出,攻击敌人。当肌肉放松后骨爪就会自动缩回,被损坏的组织可以快速再生修复。
资料二:许多生物都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身体受到损伤时,免疫系统率先触发自我修复机制,身体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细胞代谢来促进组织修复。细胞是自我修复的关键,如在皮肤愈合过程中,会产生和分泌生长因子,刺激其他细胞发生增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1)资料一中,壮发蛙的长毛可分泌黏液,由此可推测长毛主要由___组织组成;长毛内还分布着丰富的___,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资料二中,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生物机体受损时,死亡和受损的细胞相当于___被免疫系统清除;同时利用___系统为伤口处的正常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通过___(填细胞结构名称)控制物质的进出,从而提高细胞的代谢,促进组织修复。
(3)壮发蛙遇到危险时,会将骨折断,利用肌肉___(填“收缩”或“舒张”)产生的动力,将断裂的骨爪推出体外攻击敌人。危机度过后,破损的皮肤可以快速恢复,是因为细胞基本结构中的___控制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生长因子可以通过刺激细胞的___过程,产生皮肤不同组织的细胞,促进伤口愈合。
(4)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远远不如壮发蛙,这种能力的差异实质上是由___决定的。
2024-05-0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万阅大湾区百校联盟一模检测)生物学
2 . 【主题思考】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如果自然界没有微生物的存在,植物就不能进行代谢,人类及动物也难以生存。一旦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就可能产生疾病。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所示的四种生物中,在细胞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B.C.D.

(2)下图所示的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毒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图中代表抗原和抗体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
2024-03-2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一模生物试题
3 . 材料1:近期,国内多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它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有3种传播方式。一是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黏膜表面;二是接触传播:在接触感染者接触过的东西后触碰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导致病毒传播;三是空气传播:病原体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具有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大力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疫情爆发期间,我们应该做好防护和隔离措施,避免传染。平时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和密闭的场所,如果必须出门,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平时还应该注意不要接触野生动物,不要吃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生鲜食品,食用肉类和蛋类之前要充分的加热煮透。要保持室内通风透气,整洁卫生,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捂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口鼻。平时室内可以用75%的酒精或者含氯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或者擦拭消毒。
材料2:2020年2月1日消息,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某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当地按照有关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已扑杀家禽17828只,全部病死和扑杀家禽均已无害化处理。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是___,它必须寄生在___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2)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_;“全部病死和扑杀家禽均已无害化处理”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买回家的家禽要彻底煮熟才能食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___
(3)从免疫意义上说,甲型H5N1流感病毒是___,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___,患过H5N1的人对H7N9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___免疫的特征。
(4)与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不同,流感引起___系统方面的不适。
(5)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___
2024-02-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4 . 资料一:当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广东各校陆续复学,某学校为了让全校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做好防疫工作,强化校园管理,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登记、体温检测,落实好“一米线”、人脸识别等疫情防控措施。倡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勤通风,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营养,加强锻炼等;一旦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资料二:人民日报讯,3月15日,中国复星医药发布了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德国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许可在中国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COVID-19的疫苗产品,新冠疫苗的临床应用的步伐将不断加快。而大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都会产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如图的漫画模拟人体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请据图回答问题:
   
(1)资料一复学过程中学生要勤洗手消毒,这种措施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一旦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立即进行隔离治疗,这种措施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二图中①表示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②代表人体内的___________细胞。
(3)当①侵入人体后,会刺激②产生一种抵抗它的特殊蛋白质[③]________,该物质能与①特异性结合,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将①消灭。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通过注射疫苗也能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疫苗属于__________(填“抗原”或者“抗体”)。
(5)该漫画表示的免疫类型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
2024-01-05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料分析
岁末年初,一场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疫情悄然而至。给全社会各方面带来全方位冲击。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已构成全球大流行。为有效应对疫情,人们采取了诸多措施:
①封城!新中国历史上头一遭,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千万级别大城市采取最严厉的防疫措施。1月23日武汉作出部署: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坚决防止疫情向其他地区扩散。
②、隔离!确诊病人集中隔离治疗;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从重点疫区返回人员,必须接受严格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管理,一律不得外出。
③宅家!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一再叮嘱广大国民,“呆在家里,没有特殊情况,千万不要出门”。
④戴口罩!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地疾控中心纷纷制定《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引》,引导公众科学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护公众健康。
⑤、消毒!各地疾控中心纷纷制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相关场所消毒指引》,对相关场所消毒提出了具体措施和要求。
⑥洗手!用流动的水或肥皂(皂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按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洗手。
⑦疫苗研发。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2月21日的介绍,“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估计最快4-5月可以有部分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或在特定条件下争取应急使用。
……
(1)2019-nCoV是一类生命体不是由______构成的生物;它不能独立生活,营养方式是________;它是“新型肺炎”的______;从“新型肺炎”传播途径看,它属于_____传染病。
(2)上述采取的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___
(3)假如疫苗研发成功,给健康人群注射疫苗可使人体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清除,这属于_____免疫,是人体的第____道防线;它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
2023-09-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请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无论严寒酷暑,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相对恒定,这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传至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
资料二:当体内有炎症时可能会引起“发烧”,体温升高可加速血液循环,这有利于白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还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该物质随血液运往全身识别并作用于特定的病原体。
(1)资料一中,人体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基本方式是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人在寒冷环境下体温仍能维持恒定,由此推测此时人体内的______激素分泌量会______
(2)资料二中,当体内有炎症时,血液中________的数量会增多,可吞噬病原体;免疫系统产生的“特殊的蛋白质”是________,该物质对病原体的免疫作用属于___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3)综合分析资料可知,人体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_______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体温适当升高可影响_____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三者构成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网络。人在极端天气下由于无法保持体温导致受伤甚至死亡,说明人体体温调节能力是_________
2023-07-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22年5月22日开幕,本届世界卫生大会的主题是“健康促进和平和平促进健康”,讨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危机。会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2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报告称,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范围内由于传染病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下降,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风险。高收入国家的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脏病、痴呆和卒中。低收入国家尽管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然承担着全球大部分的传染病负担,包括结核病、艾滋病毒、疟疾、热带病和乙型肝炎。
资料二   报告称,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下降了45%。2000年至2020年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了27%,死亡率下降了近50%。但进展在2017年后有所停滞甚至倒退。2019年全球有2.96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全球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比例从20世纪末的约5%下降到2019年的略低于1%。
(1)资料一中《202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称,全球目前存在的主要的健康风险是______,如______。而传染病引起的健康风险主要是分布在______国家。
(2)资料二中的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是该传染病的______。与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病人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会被感染。据此,请列举一点预防结核病的措施:______
(3)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以前通常用氯喹来进行治疗,但疗效越来越不好。用达尔文的______学说来解释,长期用氯喹来治疗,因为氯喹的选择作用,会使疟原虫耐药性个体______,导致疗效下降。疫苗是终结乙肝的利器。接种的乙肝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来消灭乙肝病毒。
(4)目前,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抗击疫情的“良方”,请列举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______(合理即可)。
2023-04-2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考适应性考试题(一)
8 . 资料分析
材料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5月15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逾442万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疫情在各个地区呈现出不同的传播态势,各国政府也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
材料二:中国的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及时措施得当,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4月27日,广东省各中学高三、初三年级开学复课,之后其他各年级错峰开学,各学校为了让全校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做好防疫工作,开展了情景演练工作,分别模拟师生校门迎检、课室上课、教师办公、食堂用餐、宿舍休憩、应急处置等6个场景的日常防护流程和紧急处置措施。
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回答:
(1)从材料一得知新型肺炎这种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_两大特点。
(2)据专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看,新型肺炎属于______传染病。
A.呼吸道B.消化道C.血液D.体表
(3)根据寄主的不同,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病毒。
A.植物B.动物C.细菌D.体表
(4)传染病流行有三个基本环节,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人属于______,无免疫力的普通人属于______
(5)复学过程中教室要开窗通风预防“新型肺炎”,这种措施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某个学生从武汉回到广东上学,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医院立即将其进行隔离治疗,这种措施属于______
(6)一般情况下,新型肺炎患者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因为他身体内产生了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2022-08-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卓越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考查范围:初中综合 )
9 . 综合应用,2021年7月河南省普降暴雨引发水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并派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投入抢险救灾,进行了一系列的救援。
(1)水灾发生后,街道积水成河,在有些特殊地段救援队要划船救人,划桨屈肘时,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会牵动骨绕着______活动。
(2)救援中,若发现被困人员因溺水暂时呼吸心跳停止,可采用______的方法实施急救;若发现被困人员伤口出血,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流出,应按压其______止血(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如果失血过多的伤员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会出现昏迷甚至体克的症状,这是因为失血过多会导致体内______细胞数量急剧减少,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严重下降。
(3)救援中,被困人员的“求教声”会刺激救援队员耳内的听觉感受器是______,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导到______形成听觉。
(4)水灾过后病原体滋生,传染病频发,如细菌性痢疾。从免疫的角度来说,痢疾杆菌属于______,侵入人体后会制激______产生抗体。为了防止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传播,要全面强化日常的消毒杀菌工作,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是为了______
2022-06-0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模)生物试题
10 . 资料一:红火蚁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物种之一。红火蚁食性复杂、习性凶猛、繁殖迅速,成虫食性广泛,不单取食植物,还取食昆虫等小动物。
资料二:球孢白僵菌,通过孢子侵染红火蚁,受到感染会令产卵量减少。可在30天左右达到防除效果。
资料三: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蛰刺的能力。红火蚁毒液注入皮肤会出现水肿、水泡、脓包,有烧灼般刺痛感和瘙痒感而部分过敏体质的人被叮咬后,会出现全身红肿的现象,被个别的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如果送医不及时,有可能危及生命。
(1)红火蚁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可以判断属于 _____动物;它和白蚁、蜜蜂等动物一样是具有 _____行为的昆虫,作为外来物种,大量取食各种植物和昆虫等小动物,严重威胁入侵地的 _____
(2)红火蚁侵害当地的蜜蜂蝴蝶等昆虫,会影响当地一些农作物的 _____,造成农作物减产。
(3)球孢白僵菌是 _____(细菌或真菌);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利用一种球孢白僵菌来控制红火蚁比用农药灭杀最大的优点是 _____
(4)红火蚁叮咬后有的人会出现过敏性休克,从免疫上看,红火蚁的毒液是 _____,会导致淋巴细胞产生 _____,从而出现过敏,这是 _____免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