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据《周礼》记载,在朝觐礼中,“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不同的人所执的圭不同,以此作为各自的身份凭证。据此,周代的圭(     
A.具有一定的政治等级性B.是王权和神权结合的象征
C.体现鬼神观念渐趋加强D.使周王拥有了绝对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逸周书》记载“周公摄政君天下,弭乱六年,而天下大治,乃会方国诸侯于宗周,大朝诸侯明堂之位。……明堂,明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致其方贿”,根据材料可知(       
A.诸侯对周王室承担一定义务
B.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
C.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制度
D.原始民主传统仍有一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段材料反映了(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B.内外服制扩大统治
C.分封制和宗法制结合D.周天子权力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鲁国为西周初年的封国,位于今山东省中南部,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 据《史记·鲁世家》记载:“鲁起周公至倾公,凡三十四世”。关于鲁国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鲁国都城位于山东临淄B.鲁国建立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
C.周公乃周天子的嫡长子D.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3-10-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浙江·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诗经·閟宫》记载,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后,周成王感念周公的功劳,将周公的长子伯禽封于鲁,到那里奋发有为、拓土开疆,做大周王室的忠臣良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同姓贵族是分封的唯一依据B.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是周成王的主要目的
C.鲁国是最早的一批封国D.鲁国的分封强化了中央集权
2022-12-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六)(13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史记·周本纪》记载:“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武王驰之,纣兵皆叛纣”,该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A.镐京B.巨鹿C.牧野D.咸阳
2022-11-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郑伯手下)射王中肩。”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周王室权威强化B.诸侯间纷争不断
C.分封制走向崩溃D.宗法制逐渐瓦解
2022-11-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8 . 城市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功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逸周书·作雒解》记载西周初期营建的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郭方七十里”此为天子之城的规制。《左传》记载,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注曰:“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李金玉《论两周时期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   1875年,英国人修建的海关花园是在武汉最早兴建的租界公园。此后,租界内公园不断修建,这些公园由于是洋人开辟,所以园林的设计、建筑的风格都具有异国文化特色。1928年筹建的中山公园则可视为近代中国城市公园的代表,园内配置亭台楼阁,栽植各种花木,还建有运动场、游泳池、溜冰场、民众教育馆和中山纪念堂等,成为“亚洲第一个综合公园”。此后,武汉又陆续兴建了汉口府前公园、武昌蛇山公园等。这些由市政当局提倡、组织、规划设计、兴建的近代减市公园,结合了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特色。

——吴薇《近代中国城市公园建设解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体系逐步合理化。1949年,全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别为5718102个,所占比重相应为3.8%、5.3%、13.6%、77.3%,到157年底各类城市分别为101437115个,所占比重为5.7%、8%、21%、65.3%。至1957年底,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数分别由1949年的69个、54个、13个增加到73个、73个、30个,致使东部地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重由50.7%下降到41.5%,中部地带由39.7%上升到41.5%,西部地带由9.6%上升到17%。

——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西周城市营建的规则,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武汉城市公园建设演进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武汉城市公园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体系逐步合理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一时期“城市体系逐步合理化”的重要因素。
2023-05-03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9 . 《国语·楚语》中记载:“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这一内容体现了
A.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B.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君存百姓的民本思想的体现D.分封制度下严格的等级秩序
10 . 下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吕氏春秋·观世》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史记·周本纪》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史记·殷本纪》

A.周初分封只包括王室同姓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
C.分封制是周朝唯一政治制度D.周王朝的分封制甚为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