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夏商周三代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国家。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甲骨文中对周的记载既有商王可以“令周”,即周是商的属国,也有“伐周”,即周为商的敌国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官僚机构形成
B《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代统治者秉承民本思想,治理国家
C周公平定殷商旧部叛乱后,把反周的商族遗民迁到今洛阳附近,并将王室子弟分封到这里,作为周的屏障周推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
D湖北毛家嘴、洛阳下瑶村西周早期遗址都出土了青铜臿(掘土农具),江苏破山口西周墓葬出土一件刃口锋利的青铜镰西周时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A.AB.BC.CD.D
2024-05-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何尊,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是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贾村镇。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里的“中国”意指(     
A.主权国家B.普天之下C.邦联国家D.国之中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023-10-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培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史记》记载西周开国功臣太公望被封到齐国后,“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据此可知,分封制(     
A.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文化交融
C.扩大了国家统治范围D.巩固了王室权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卫国的巫师),使(巫师)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不听,三年,乃流王于彘(地名)。这说明当时(     
A.国人通过舆论影响朝政B.原始民主传统可制约君主
C.宗法制分封制走向解体D.高度集中的权力受到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汉书·地理志》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这里的“周制”指的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礼乐制D.郡县制
2023-10-1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史记》记载:“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大公于齐,兼五侯地。”该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察举制C.分封制D.郡县制
8 . 《左传》记载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祝佗追述西周分封称“伯禽集团与殷民六族在鲁,康叔集团与殷民七族在卫,唐叔集团与怀姓九宗在晋。他们又分别依靠各地土著居民作为劳役群体,组合成各地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王族到重要地区(     
A.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B.限制了受封诸侯的权力
C.使中国的疆域基本确定D.加速了王权与族权分离
9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5946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023-03-15更新 | 66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