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98 道试题
1 . 元明时期,多使用“华夷一统”来反映社会状况。清前期,官方文献忌讳以满族为“夷”,拒绝将“华”置于“夷”之前,通常使用“中外一统”作为替代;清中期以来,官史文献中“中华一统”等文句接续出现。这一变化过程说明(     
A.民众国家认同增强B.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
C.华夷观念逐渐消除D.文化共同体发生根本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乡品本是魏晋中正代表乡党舆论为士人评定的资格等级。一般认为,魏晋士人乡品的评定基于“先天”的家世和“后天”的德行。实际上,中正授予乡品,往往把“后天”因素融入“先天”因素考量。这一现象(     
A.导致了选举权地方化B.表明选官制度逐渐趋于理性
C.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D.体现出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年)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其中19世纪五十年代财政收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注:清政府在国内交通要遵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且在实际征收中税率不限于1%,有的高达20%以上。
A.社会局势动荡B.民族工业发展
C.半殖民地深化D.封建剥削加重
2024-03-19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救亡图存的爱国斗争史。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爱国仁人志士,为捍卫民族的独立,争取民族的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和抗争。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涵包括:反对外国侵略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复兴建设祖国的思想。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汇成的力量,使中国没有彻底沦为殖民地,并最终取得了救亡图存的胜利,步入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摘编自黄长义《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三个主要问题》


根据材料,围绕“爱国主义”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B.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C.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朝时,崔瑶和伯父邠、父亲郾、叔父郸都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都担任过吏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清河崔氏“五十年间,四主文柄,上下六载,辉煌一时。”天下以为盛。这反映了当时(     
A.世家大族地位日益没落B.官吏选拔程序渐趋完善
C.科举已成主要选官方式D.旧时代的影响仍然存在
2024-02-24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74年,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行动纲领》等文件。联合国正式为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采取行动。此后,联合国在协调止战、维护和平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联合国的这些做法(     
A.消除了地区间的武力冲突B.推动了中国维和事业发展
C.促进了世界格局的新变化D.凸显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2024-02-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39年初,晋察冀边区决定开展农村戏剧运动。贾克的《拥护抗日军》、朱星南的《坚强》及方冰的《自首前后》等好剧本多次在各地演出,“多少壮丁,由于看了一出戏,而自觉地、坚决地参加了抗日部队。不少顽固分子因受到戏剧的感动而悔过自新”。据此可知,这一运动(     
A.宣扬了抗战必胜的信念B.有助于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
C.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反映出革命文艺载体的变迁
2024-02-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1949—2008年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建交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是国家对地方进行管制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无疑可以左右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统治者在乡村治理方面一直坚持“官民共治”的基本政策,即王权与族权的相互融合及博弈。国家依托乡村内部宗族,培养出一批委托管理人员并依此将“国家行政力量”深入农村。中国古代社会是通过强化宗法观念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的,通过税收集中乡村社会资源,通过科举制将国家和乡村联结起来,使封建正统理论在教化中占绝对地位。

近代以来,传统乡村中的宗族势力开始衰弱,乡村绅士不断变化,村庄以往的风俗习惯难以应付愈加复杂的社会关系,国家势力开始广泛渗入村庄,知识分子也力求乡村重建,村庄被各种外来价值裹挟,逐渐形成嵌入性的乡村治理。以往基于村民生产生活形成的风俗习惯,难以在嵌入性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而国家力量及知识分子对村庄重建的个人理念在乡村治理中则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共有600多个学术团体和教育组织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建立了1000多个乡村试验区,梁漱溟、黄炎培等都是当时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刘昂《中国乡村治理的三个阶段及其伦理特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乡村治理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说明近代乡村建设试验的历史作用。
2024-02-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