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81 道试题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张廷玉《明史》卷一〇九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狐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前期对传统中央官制创新的主要史实。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阁臣权力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明中期阁臣对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后,德国工业化的发展更加迅速。德国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重视发明创造。在世纪之交,德国已具备欧洲最先进科研水平。同时,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投资和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也推动了专利的发明。在1870-1914年间,国家在这些领域的支出就增长了10倍,创办了许多大学和技术学院。这些学生在毕业后都走进了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和研发部门。与此同时,德国科学家们时刻关注着大西洋彼岸美国的发展,并注重学习创新美国的发展理念和生产方法。从1867-1914年,德国工业总量增长了8倍。在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

——摘编自杨鑫、徐继承《工业化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二   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比较落后的国家。苏联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和战争逼近的条件下独自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存活下来,必须尽快地建立自己足够强大的经济和国防,不然就会被吃掉。这种紧迫感,使得苏维埃政权必须把最高决策权集中在自己手里,通过高度集权的行政手段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摘编自范良河《浅议斯大林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工业化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为加强皇权……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然而,由于皇权高度集中,却使皇帝所管政务大大增加。明成祖即位后,参据此制,简选翰林院文臣入文渊阁参预机务,成为皇帝的参谋。此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狐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材料三   20166月,英国通过脱欧公投,宣布退出欧盟,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特蕾莎·梅继任首相。20176月,英国提前进行大选,特蕾莎·梅率领的保守党成为第一大党,但未能获得半数以上席位,出现“悬浮议会”,最后在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授权下,由保守党和民主统一党共同组阁,但脱欧协议先后三次都未能获得议会通过。20191月,议会提出对现任政府的不信任案,6月特蕾莎·梅宣布辞职,英国脱欧硬核派鲍里斯·约翰逊成为英国新一任首相。


(1)材料一中的“丞相”设置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归纳明朝设内阁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阁臣的地位和权力有何变化?指出明中期阁臣对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说明英国内阁和明朝内阁的本质区别。
2022-01-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协商民主”的概念,但也存在着许多蕴含或体现协商元素的实践。朝堂议事机制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们所实施的一种听政议政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各个王朝统治者们为解决事关国家或民族重大问题,以及其他统治事宜而开展商讨的一种决策机制。虽然这种机制涉及的仅仅是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少数人,是一种内输式的、精英阶层的协商,但仍具有其积极意义的。

——摘编自杨守涛《我国古代协商传统研究》

材料二   近代中国“协商政治”是从追求“议会协商”开始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晚清政府对其政治体制进行了一次革新,试图通过立宪改革来挽救其败亡的命运。谘议局与资政院就是立宪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们是清政府试行议会、开放政权的第一步。中华民国成立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乱象丛生,接连受阻,之后又在早年国民党的一党训政体制中彻底沦为边缘角色。

——摘编自周巧生《近代中国“协商政治”的制度渊源探究》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就注意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将协商融入政治生活中,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通过有效协商开展合作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协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抗战胜利,重庆谈判达成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共识,从此“政治协商”承载了国人对战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状况下和平建国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协商会议虽未落地生根,但这种集众家之长、和平协议国是的传统却被中共和民主党派继承下来,并在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发扬光大,直至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摘编自张晓《浅议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协商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期协商政治不成熟不成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实行协商民主的意义。
2021-11-0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协商民主”的概念,但也存在着许多蕴含或体现协商元素的实践。朝堂议事机制就是我国古代王朝统治者们所实施的一种听政议政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各个王朝统治者们为解.决事关国家或民族重大问题,以及其他统治事宜而开展商讨的一种决策机制。虽然这种机制涉及的仅仅是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少数人,是一种内输式的、精英阶层的协商,但仍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除了这种发生在统治阶级内部的传统协商机制之外,还有诸多发生在官府和百姓之间的协商机制,主要包括官府与百姓之间对话的官民对话机制、民间人士评议治国事宜的庶民议政机制、谋士说客建言献策的游说论证机制。这些机制发生与存续的政治环境多数是专制统治制度,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系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但是这些机制的运行也确实为广大百姓谋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合法合理的利益。

——摘编自杨守涛《我国古代协商传统研究》

材料二   近代中国“协商政治”是从追求“议会协商”开始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晚清政府对其政治体制进行了一次革新,试图通过立宪改革来挽救其败亡的命运。谘议局与资政院就是立宪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们是清政府试行议会、开放政权的第一步。谘议局和资政院的设立,满足了新式士绅阶层参与政治的愿望,为“制度化容纳民意”提供了参考和实验平台。清政府被推翻后,承担向议会政治过渡职责的资政院和各省谘议局终止了自身的历史使命。中华民国成立后,乱象丛生。社会对以武力为手段的革命空前崇拜,认为革命是“救亡图存、解决内忧外患的根本手段”,而勃兴于晚清后期的“协商政治”精神在“革命与反革命”的语境中被湮没,之后又在早年国民党的一党训政体制中彻底沦为边缘角色。

——摘编自周巧生《近代中国“协商政治”的制度渊源探究》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就注意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将协商融入政治生活中,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通过有效协商开展合作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协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抗战胜利,重庆谈判达成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共识,从此“政治协商”承载了国人对战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状况下和平建国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协商会议虽未落地生根,但这种集众家之长、和平协议国是的传统却被中共和民主党派继承下来,并在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发扬光大,直至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摘编自张晓《浅议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协商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协商政治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实行协商民主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将之置于与行政机构并列的位置。在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相对于行政机构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坚持依法监察,监察法规逐步完善。监察机构职权涉及察德、察政、察能。同时,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监察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比较特殊的官职,其产生、职权伴随着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随着共和国历史的发展,监察官基于实践的需要,其权力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人口和财产调查权,到后来的公民道德监督权,再发展到元老遴选权,监察官的地位日益神圣和显赫。由此看出,监察官的权力扩张恰好对其他官员起着很大的制衡作用,从而推动着古罗马共和宪政的平衡与发展。

——摘编自连佳《浅议古罗马共和宪政下监察官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特点形成的原因。
7 .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有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 (明朝)阁臣至仁宣时,地位骤显。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威廉统治末年 ,内阁成员的相对固定化以及内阁会议召开的惯常化 ,促使内阁完成了从私密状态向公开状态的转变 ,……内阁也逐渐完成了从君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议会辩论中,“新政府”“上届政府”“现任政府”等常被议员们提及。而这里所谓的“政府”,实际上就是“内阁”,二者之间几乎可以通用。由此表明,内阁已开始取代枢密院而转化为实际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在罗威尔看来这是过去两百年间“文明世界所发生的行政机构的重大改革之一”。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是什么?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代内阁和英国内阁在行政权力方面有何不同。
2020-03-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狐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的职能,并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并分析其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代王朝加强君权的基本策略。
2020-03-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百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在内阁的杨士奇所记:“初建内阁,属时几务孔殷,常旦及五(午),百官奏事退,内阁之臣造扆前进呈文字,商机密,承顾问,率漏下十数刻始退。”甚至于连明成祖立太子之事,新进阁臣也发挥了至为重要的关键作用 …… 入阁诸人位于天子之侧,事权伴随着时间的发展有渐趋增大之势……初建阁臣,既无定员,也无一定的选用标准和进用途径,只需得到皇帝的任命便可入阁。不称帝意者,皇帝也可以各种理由委以他任,调出内阁。

——摘编自程军《浅议明代的内阁》

材料二   在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府、州县以下的建制无多大变动。但在省—级则有较大的变动,这反映出朝廷既要紧密控制各省的一应行政权力,将财权、军权、司法审判权尽可能集中于中央,但在实际统治中,又深感地区分散辽阔,不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实难充分并较好地履行统治职能。为此,在500多年中,随形势的变异,一再对行省做了实际上的重大调整。

——摘编自侯力《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内阁出现的背景及其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对行省制进行多次调整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清时期机构调整的认识。
2020-02-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不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体制,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韩恩山《浅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彭真同志曾在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指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编自人大制度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

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编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的具体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