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87 道试题
1 .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2020-11-12更新 | 807次组卷 | 9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美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大国在联合国事务中的一致表决外的投票一致率(单位:%)。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阵营开始走向分化B.美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的合作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美国与欧洲之间的盟友破裂
3 . 《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与材料描述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内外朝制
2020-11-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秦朝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什么地方制度?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相比有哪些变化?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5 . 唐代属州输送与节度﹑观察使府的赋税,谓之"送使"。节度使留够了自己的,剩下的才会上缴给中央。唐宪宗时规定,直辖州的征税权完全交给节度使,但是对于其他的非直辖州,其财政则完全上缴中央。这一做法
A.延续着藩镇割据的局面B.力图限制藩镇的自治权
C.使属州的财政归入中央D.有利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政府的工作流程应是
A.尚书省——中书省——皇帝——门下省——礼部
B.门下省——尚书省——皇帝——尚书省——礼部
C.中书省——皇帝——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皇帝——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7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B.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C.修筑长城,统一文字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8 . 元世祖沿用金国行尚书省的旧例,在朝廷设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派中书省宰执带相有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和征伐事务。比如,河东行省、北京行省、山东行省等,就是这一类型。这说明元初行省
A.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B.违背了郡县制的精神
C.是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D.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罗马法规定: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反映了罗马法
A.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B.注重保护贵族的利益
C.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提倡社会各阶层的平等权利
10 .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三权分立理念。下列选项中符合①②③应填内容顺序的是
A.行政、司法、立法B.立法、司法、行政
C.司法、立法、行政D.行政、立法、司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