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69 道试题
1 . 1919年7月,中国某思想家发表文章指出,“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根本解决”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其观点错误的实质是(     
A.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适用性B.攻击民主与科学理念
C.对西方文化存在全盘肯定的倾向D.否定十月革命的道路
2024-04-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朝廷召集贤良文学共60多人讨论国家财政政策取向,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专卖制度,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与民争利”,主张自由放任,酸窗于民。最终,朝廷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这表明(     
A.国家经济决策吸纳民众意愿B.工商业者的政治影响力提高
C.儒家治国理念影响财政运作D.政府干预政策阻滞工商发展
2024-03-27更新 | 42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3 . 从孔子“仁者爱人”的解释,到孟子“仁民爱物”的倡导,再到宋儒张载“民胞物与”命题的提出,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成为古代开明正直之士及民众对为政者的政德要求。据此可知,儒学(     
A.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B.吸纳了佛道思想的核心理念
C.彰显出君权至上的道德规范D.受到了历代士绅的普遍推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学术研究,展开百家争鸣,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中外教员一视同仁。这旨在(     
A.鼓励和传播新文化思想B.缓和学校内部派系斗争
C.提高北京大学学术地位D.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到1981年,全国共扫除文盲约 1.4亿人,农村青壮年文盲率减少到15%左右。在改革开放初期,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0%,接近工业化国家水平,中学入学率远远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些成果(     
A.满足了现代化建设需要B.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现
C.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活力D.得益于教育体系的成熟
6 . 下图为1861年某思想家提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其主张的特色在于(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国)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A.完整阐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B.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
C.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D.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
7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王朝的“重商主义”

材料一:王安石在《答曾公立书》中说:“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南宋时,《文献通考》的作者马端临感慨:“噫!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指宋代)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朱元璋告诫臣僚:“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竞进,天下骚然。此可为戒。”

——摘编自吴钩《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

材料二:宋朝商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至道(宋太宗年号之一)中,岁入(商)税课钱四百万贯;天禧(宋真宗年号之一)末,增八百四万贯”;庆历(宋仁宗年号之一)年间,商税收入更是达到“一千九百七十五万余贯”;熙宁十年,华亭县辖下的青龙镇,商税收入达一万五千贯。

——摘编自脱脱等《宋史》、徐松《宋会要辑稿》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朝“重商主义”的利弊。
(2)在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在继承中发展,比如对核心思想“仁”的论述。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朝代与人物“仁”的论述
春秋孔子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
西汉董仲舒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人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
明王阳明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
——传习录
明末清初黄宗羲正言仁义功用,天地赖以接续不坠。自后世儒者,事功与仁义分途,于是当变乱之时,力量不足以支持,听其陆沉鱼烂,全身远害,是乃遗亲后君者也。——黄宗羲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话题(整体或者局部),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话题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一位理学家认为:“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据此判断该学者(     
A.倡导致良知B.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C.主张格物致知D.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梁启超认为,西方的强盛与“学会”有着密切的关联。他指出近代中国国民“爱国心薄弱,团结力相差”,只有“心相构,力相摩,点相切,线相交,是之谓万其涂,一其归,是之谓国”。由此可知,梁启超意在(     
A.揭示西方强大的原因B.调整民主革命的斗争策略
C.发挥学会的凝聚功能D.强调国民性教育的重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