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1)【说一说】

材料   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然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一个是1948年到1952年,美国为欧洲重建所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另一个便是1953年开始的苏联援助中国的工业建设,它们都不出预料地达到了振兴经济的目的,不过却有着不同的路径和结果。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请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的特点,并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进行说明。
(2)【谈一谈】

1977年6月,教育部在山西太原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对于招生制度要不要改革与怎么改的问题,会上还是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人提出应按照1972年周恩来提出的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大学生的意见,恢复高考录取制度,允许选拔一些高中生直接升大学。会议没有接受这些意见,最后还是决定维持现行的招生办法,在此基础上作一些小的修补,招收占总人数2%~5%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黄如军:《伟大的转折:1978年的中国》


请回答: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的认识
(3)【辩一辩】

材料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纪委进行了机构改革,在宣传教育室基础上组建了宣传部。中纪委宣传系统把多个部门整合起来,一起在反腐宣传工作上发力。中纪委的网站点击量一直非常高。根据中纪委网站发布的数据,2014年全年网站点击量超过9.7亿次,最高一天超过600万次。据此,解放军报评论认为:“反腐似乎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

——据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改编


请回答: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反腐似乎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2022-11-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说一说】

材料   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新的经济因素开始产生和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路德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系统的以“因信称义”(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即可灵魂获救)为基础的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人均可阅读理解《圣经》,不需要通过教会就能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打破了教会的权威,培养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并把人们从教会繁琐礼仪的束缚中解救出来,给人以精神的自由,这成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路德的理论满足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丛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出现的原因,理解“路德的理论满足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谈一谈】

材料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

【辩一辩】

材料一   当时(1517年)还是维隆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合、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路德的什么思想“削弱了教会的权威”?材料二体现了加尔文的基本观点?二者思想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023-04-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3 . 20世纪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产生了许多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鱿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标试验用书《历史》

材料二   (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卒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摘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表述的是什么思想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材料三   24年前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鲜明地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袖。在24年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领导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根本指导忍想,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逐渐成为集中全党智慈的毛泽东忍想.……会议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刘少奇的报告.在随后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用两天的时间,向代表们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刘少奇在会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准确而科学的定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代表全党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个报告获得了一致通过.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也成为中共“七大”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之

——《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特点,指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新贡献。

材料四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时期又形成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4)综上,谈一谈你对这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认识。
4 . 所谓“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结束了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城邦的鲜明个性,使古代希腊有关对人的价值的看法沿着一条人本主义的道路发展。而吹响古代西方人类精神觉醒之号角的,应该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笔者认为古代西方人文主义最为显著的特点也就是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所没有的,那就是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和从人的自然性上得出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这些特点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益发展成熟,构筑了以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和价值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潮主要有两点:在人与自然关系(即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在人类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君——民关系)方面,特别强调民的作用。以时间顺序来看,前者体现于春秋时代,后者则勃兴于战国时期。

——周巩固《轴心时代的中西方人道主义》

材料二   春秋时的诸子百家所研究的基本上是围绕如何治国平天下,如何统治人民的经术,也就是王道和霸道之辩;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对于个人理性思考方面以及人性方面的研究也是很少的。中华文明的思维注重整体,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一种整体观的思维。

——朱本源《世界文明的轴心时期》


(1)根据材料一、二,对比轴心时代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认识的异同。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而文言文多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文言文中常有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国人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等都在历代的文言文中得到了保存,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

——据王力主编《古代汉语》

材料二  如果从20世纪初期算起,现代汉语的形成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在百年

汉语的发展历程中,“欧化”的思想与实践始终伴随,把欧化概念用于文学及语言,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最早发端于傅斯年,他提出“欧化文学”“欧化国语”以及“欧化的白话文”等概念。具体说来,欧化的白话文首先是西方的地名、人名、器物名以及制度文化层面的新词语直接用西方字母表达,其次是汉语的词组、句法、句子结构发生了不少变化,主要是句子变长,句子结构分为主语、谓语、宾语等。在此过程中,汉语出现了“欧而不化”的现象,写出不中不西的语句,使汉语不通、不简、不洁。

——据刁晏斌《汉语的欧化与欧化的汉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言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汉语欧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3-09-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19·纲要上第19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文艺复兴

材料一   14世纪到16世纪长达300余年的时间里,爆发了早期资产阶级冲击封建贵族统治的两大革命。革命之一的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而后传播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全欧洲。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学艺术的复兴,而且是思想和科学的复兴。

——摘编自孟节省、林雪原编著《西方文化漫谈》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主题二宗教改革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它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指向那种否定现世生活,把来世的天堂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目标的人生虚无主义态度。虽然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利己主义仍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即追求享乐的唯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比较研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并说明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材料三   16世纪,贪婪无度的罗马教会使用出售赎罪券这种敛财手段达到极致,引起广大民众极大的反感。151710月,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从基督教教义的角度激烈地抨击出售赎罪券这一做法,由此开始了席卷整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

——摘编自朱孝远《宗教改革区分的神圣与现实》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

主题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材料四   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人们期望用理性思想改变整个世界。……希望用纯粹的理性分析来审视人类,找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能力提升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四中“牛顿的宇宙理论”出现的背景。并概括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主题四启蒙运动

材料五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以往神学神权的枷锁中慢慢挣脱出来。而启蒙运动则使人们的理性光芒无比耀眼,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对于人们的理性自信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启蒙运动后,人性的复归伴随着各种相关理论得到了众多的实践,理论渐渐变为行动,思想渐渐变为现实,社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神权已经从政治舞台中心褪去。可以这样说,文艺复兴将人们的思想带回到了此岸世界,但是并没有真正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将人们的思想和世俗权利带回到此岸世界,但是依旧没有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而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

——摘编自涂文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的理解。
历史纵横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
2023-05-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08·纲要下册第8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7 .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韵文化,赓续千年

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宋韵文化产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体现了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王国平《研学宋韵:关于宋韵文化的思考》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宋韵文化“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的理解。(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合理,论述逻辑清晰。)
2023-03-26更新 | 942次组卷 | 9卷引用:纲要上第1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厉、幽(周厉王、周幽王)之后,随着封建制度(分封制)松懈,礼崩乐坏,这种忧虑(崇德行、重人事,而以为天不足信的忧虑)更加严重。王纲解纽,诸侯相争,在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中,民为邦本的地位更加凸显,其含义也更加丰富。诸子勃兴,百家争鸣,带来古典思想的突破和繁荣,传统的民本观念,亦在融合新旧经验的基础上,而有系统化的构造和表达。

——摘编自梁治平《民本思想源流》

材料二   黄宗羲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反对君主“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视天下为人君囊中之私物”,“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他还认为君主应该养民,教民,“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四民异业而同道”应使之各尽其心,从而达到天下大治。

——摘编自林红《黄宗羲民本思想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民本思想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认识。
2022-09-03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

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

——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121日、3日)

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

——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1222日)

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

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

——(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11日)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
2022-06-22更新 | 5066次组卷 | 25卷引用:专题10近现代中国思想、科技文化-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1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事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摘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现代学者王增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释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这些论述精准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释放出传统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号,展示出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和自觉境界。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包容态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向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等选取任意信息谈谈你的看法并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层次分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