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表是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不同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英军经由三元里往牛栏岗方向抢劫,三元里等80余乡数万民众将英军包围,歼敌200余人,后由余保纯(注:时任广州知府)解围,英军方得出围回归《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英军分扰三元里等处,民众愤甚,“歼而瘗(注:掩埋,埋葬)之”。5月30日,英军大至,前来报复,民众十余万与之相战,斩其头领,歼敌数百人。……余保纯(注:时任广州知府)前往劝谕,民众离散《南海县志》
中方民众在四方炮台集结列阵,英方遂率军进攻,由于大雨,英军燧发枪无法射击。民众聚集万人,包围英方阵地。余保纯(注:时任广州知府)前往劝解,民众撤离英方陆军司令郭富写给总督的报告

A.英军抢劫激起了民众反抗B.民众在三元里与英军交战
C.政府镇压了民众抗英斗争D.抗英斗争阻止了英国侵略
2021-10-01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清政府代表曾纪泽与俄方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沙俄在归还伊犁的同时,也制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以北的大片领土。这些史料反映出当时
A.新疆主权在实质上仍未回归B.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中国在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D.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艰难斗争
2020-12-3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思考】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史料所贯穿的两条主线?并指出其所体现的核心主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评价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见亦美,其皆禁勿伐”。随行大臣提出:“其禁树木尽如荣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封山禁伐)。”《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

——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

材料二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死,宋孝宗继位,诏求直言,朱熹上疏提出了他的“帝王之字"的两条基本原则:“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诚心正”。这样就可以应对天下的一切事务。朱熹认为,扩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就会“圣心洞然,中外融彻”,也就是心正意诚。据《宋史》记载,此后不久,有人在路上碰到朱熹,劝他见皇帝不可再讲“意诚心正”,因为“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朱熹回答:"吾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

——摘编自李申《简明儒学史》

材料三   左宗棠事迹简表

时间

事迹

1852年

太平军围攻长沙,左宗棠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

1860年

随曾国藩办军务;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

1862—1864年

左宗棠率部在浙江与太平军交战,从太平军手中夺得金华,绍兴、杭州等地

1866年

左宗棠致力于创办军事工业,在福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厂

1868—1874年


左宗棠协助李鸿章剿灭了华北地区农民武装西捻军;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在兰州创办甘肃机器制造局;沙俄于1871年侵占伊犁,左宗棠力主收复

1876—1878年

左宗棠出兵新疆,打败叛乱势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上书朝廷,要求收回伊犁以及在新疆设省(新疆在1884年正式建省)

1880—1882年


清廷派员出使俄国,重议伊犁条约;左宗棠兵分三路向伊犁挺进;沙俄被迫放弃一些侵略要求,清朝收回伊犁;左宗棠筹建多年的甘肃织呢总局正式开工

——摘编自罗正钓《左宗棠年谱》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两则史料中所记述的秦始皇的不同,以及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朱熹的思想和品格。
(3)依据材料三,以左宗棠的历史功过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2020-0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华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19-20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林仁川《中华之根》:“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在《盟约书》中宣布‘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据当时日方记载‘甚至妇女童稚,全都勇敢地手携长枪,向我追赶而来’。”这段材料
A.再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场景
B.体现台湾军民的保家卫国
C.是研究八国联军侵华的史料
D.是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见证
2019-10-28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历史必修试题
7 .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
C.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与历史解释
8 . 针对有人提出的反对西征、坚持海防为先的观点,左宗棠指出“敌人如要侵犯东南沿海,不能无因而至,要看西陲的成败决定动静。……保住西北边塞,正是有利于东南海防”。据此可知,左宗棠(  )
A.认为塞防价值高于海防B.辩证认识解决边疆危机的不同策略
C.吸取了黄海海战的教训D.希望尽快收复新疆以加强中央集权
2021-01-09更新 | 20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段考历史试题
9 . 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
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
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10 . 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
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
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2016-12-11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