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事件
19世纪50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前期)
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戊戌维新运动
1911~1919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期)
1921中国共产党诞生
20世纪20年代后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如图是19世纪5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趋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A.晚清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晚清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的特征
C.清政府强化对关税控制D.商品经济发展和通商口岸增加
3 . 1852年,清廷谕令各省办理团练,此后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员受到政府重用。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事权发生转移B.汉族地主的离心力增强
C.外重内轻局面形成D.清廷的社会控制力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咸丰元年(1851年)到六年,南方多地官员变动十分剧烈,如皖、赣、桂、苏、湘、鄂等七省官员变动数达50%,其中安徽、江西、广西三省的变动数达70%以上,安徽省死亡的知县就占全省知县的50%以上。这反映了(     
A.自然灾害频发导致人口锐减B.天京变乱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C.洋务运动失败造成社会动荡D.太平天国运动冲击清王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61年11月“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开始重用汉人。她任命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李鸿章、唐训方、阎敬铭、曾国荃等人,也分别出任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省巡抚。湘淮军将帅也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这种情况反映了(     
A.君主专制体制受到巨大冲击B.地方官员致力于维护本地秩序
C.清政府中央权力出现下移D.洋务派掌握了地方大权
2023-01-04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初,有人在《民报》上撰文指出,“太平天国之起也,鞑虏已濒于灭亡,其所以失而复得者,胥赖疆臣之力”,疆臣“铲灭同种,以媚胡族”。据此可知,这些疆臣的所作所为(     
A.加强了中央集权体制B.推动了革命思潮传播
C.稳定了清朝统治秩序D.抨击了天朝上国体制
2022-12-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他们在十多年的时间(1851—1864)里控制着大清国最富庶的一些地区,对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生存形成了最严重的威胁。”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     
A.湘淮军B.绿营军C.太平军D.北洋军
2022-12-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洪秀全宣称要开创一个无尔虞我诈的太平世界,并宣扬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及一夫一妻制的平等思想。然而在定都天京后,他不仅极力改建天王府,内置妃嫔无数,其高级将领也广蓄妻妾。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畴B.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C.政策主张具有极大的随意性D.完全没有建设新国家的意愿
9 . 1861年底,太平军攻克宁波。两个月后,怡和洋行宁波支店的负责人格林慨叹:“过去两周,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得出去。”沈梓在《避寇日记》中写道:“余生三十年,目不见赌,独有此时。窃思长毛号令,清时地方官所不逮也。”这些现象可用于佐证太平天国(     
A.突破了封建秩序B.重视社会风俗的整顿
C.顺应了时代潮流D.践行了《天朝田亩制度》
2022-12-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TOP二十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 …… (宋代)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二: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尽管采用满汉并用的政策,但实权却掌握 在满洲官吏手中,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汉人排斥满族的“大汉族主义”情绪。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封建统治的“稳定”,肆意干涉地方政务,地方要员也“扶洋自重”。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国内一些持巨资的买办、商人在地方投资设厂,使得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对地方依赖。作为封建王朝支柱的八旗军腐朽不堪,面对地方起义,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镇压。

——摘编自马淑娴《略析晚清中央体制变化的动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中央集权变化的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动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