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

——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史实。分析这种文化包容状态形成的背景。

材料二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三   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性,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并起,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囤聚堡坞,捃险自守,以避戎狄盗寇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


(3)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反映唐代历史的一句诗,并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2 .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岭南妇女趁墟贸易相当普遍,她们肩挑负贩于家庭与墟市之间,以家中余物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贩妇”模式。这
A.提升了唐宋妇女的政治地位B.活跃了岭南地区的商品经济
C.加速了重农抑商政策的衰落D.说明男耕女织模式走向瓦解
22-23高三上·山东枣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构成
买卖文书约75件卖牛契、卖地契、买车具契等
借贷文书约163件贷银钱、贷粮食、贷布匹等
租佃文书约103件庄园、土地租佃等
其他约103件大多为混合型契约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
2022-01-21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山东专用)03
4 .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构成来源
买卖
文书
动产买卖文书约32件卖牛契、买车具契、买马契、买奴契等《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英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文献)等
不动产买卖文书约43件卖地契、卖宅舍地基契、卖田契
借贷文书约163件贷银钱、货粮食、贷布匹等,文书多以“XX举钱契"“XX便麦契”等形式出现,都为借货契约
租佃文书约103件庄园、土地租佃等,文书中有“XX夏田券"“XX佃田契"“XX租田契”等,皆是租赁、租佃的意思
雇佣文书约93件雇牛、雇驼、雇车、雇工等
其他约103件大多为混合型契约,如《唐开元二十四年(734年)二月左小礼租田借麦契)等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较为规范
2021-05-07更新 | 64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6 . 《唐六典》记载,“凡市,……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唐代中后期的诗文中则有苏州“夜市必菱藕”、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等种种描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夜市在唐代已经普遍存在
B.诗文记录多夸张之辞,不足为信
C.史料记载了唐朝不同时期的情况
D.唐朝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管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早的组织,我们所见到的史料记载,就是唐宋时期出现的“行”。……这一时期形成的“行”,还不能认为它是工商业者保护自身利益的组织……到了宋朝,《都城胜记·诸行》中明确记载说:“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到了明清时期,“行”已经不是工商业者的主要组织形式了。他们根据自己商业活动的需要,通过各种关系,组合成有一定业务联系的组织,比较普通的形式就是“帮”,也称“商帮”。

一一摘编自王兆祥《中国古代的商人》

材料二惟思泉贝之流通,每与人情之萃涣相表里。人情聚则财亦聚,此不易之理也,矧桑梓之情,在家尚不觉其可贵,出外则愈见其相亲。我五邑之人来斯地者,无论旧识新知,莫不休戚与共,痛痒相关,人情可谓聚矣。则展成莫价生财之所,何可少缓须臾,而不亟为图谋乎?且会馆既立,五邑仕宦经过此邦者,皆得以瞻拜明神,畅叙梓谊。而在此经营者……数千里水陆平安,生意川流不息,皆聪明正直依人而行之明验也。

一一《嘉应会馆碑记》

材料三会馆等作为同乡的地域性组织,因其活动范围和能力受到限制,而不能适应和满足当时商人们各方面的需要了,所以这时期大批公所纷纷出现。据统计,截止到清末,各地都有公所建立。在名称上,公所大都是以行业命名的,如木业公所、纸业公所、蜡烛业公所等等。也有以地区命名的,实际上也是同业的组织,如苏州的江镇公所,是剃头业组织;七襄公所,是丝绸业组织;等。由于公所是以行业为基础组建的,行业一般划分是很细的,所以公所一般也以具体的行业专业为主而建立,不像会馆笼而统之地包括一个地区任何专业的商人或包括一个大行业下所有的商人。

——摘编自王兆祥《中国古代的商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行”的性质及其后来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馆的社会功能,并分析公所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商人社会组织的发展特点。

2018-05-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火箭班)
8 . 据史料记载,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这说明隋朝
A.北方仍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B.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社会财富都集中到国家手中D.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灭亡
2017-05-09更新 | 831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废五铢钱,铸‘开通元宝’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便之。后盗铸渐起。”《通典》
“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盗铸者论死,没其家属。”《旧唐书》
“铸‘开元通宝’……得轻重大小之中……盗铸者论死,没其家属。”《新唐书》

A.唐代存在非法铸造钱币现象
B.五铢钱比通宝钱价值高
C.唐朝全盛时铸造开元通宝
D.唐代设立防止盗铸钱币的钱监
10 . 汉至隋五铢钱广泛流通,但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重量大约在三铢左右。唐朝废止五铢钱,颁行重约三铢左右的通宝钱,通宝钱遂广泛流通开来。这表明通宝钱使用
A.开启了以重量命名钱币的时代B.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C.改变了古代铜铸币的基本样式D.使得五铢钱的价值完全丧失
2017-07-01更新 | 289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