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73次组卷 | 133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田家炳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苛政猛于虎”语出《礼记·檀弓下》,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礼记》中这一故事的引入,主要是说明了孔子(     
A.“以德服人”的理念B.“有教无类”的思想
C.“克己复礼”的要求D.“为政以德”的主张
2023-01-03更新 | 296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是
A.“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B.“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C.“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
D.“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2017-03-06更新 | 2273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乱后的休养生息阶段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期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根本原因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变社会动乱为“社会和谐”,贯穿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始末。“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符合以上四种言论的学派分别是(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C.儒家、墨家、道家、法家D.道家、墨家、儒家、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荀子强调礼“制裁”的一面
A.表现出其思想的法治趋向B.继承了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
C.是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D.使其成为法家思想的开创者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以法治国B.实行仁政C.无为而治D.思想统一
9 . “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孔子为此而采取的行动是
A.做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官B.收徒授业,整理文化典籍
C.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D.提出“正名”主张
2020-09-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材料二   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使他们能受到人们的尊敬的人,他就教导他们说道:“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够分辨好歹,单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所向往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但由于有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的人,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三   我们的好胜心会表现为两种不同品质:一种是目空一切的野心和毫无掩饰的贪婪;一种是谦逊有理和公正正直……前者促使每一只飘忽不定的眼睛去注意它;后者除了非常认真、仔细的观察者之外,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大部分人都是财富和显贵的钦佩者和崇拜者……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1788年

(1)概述材料一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的哪一思想?

(3)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财富与道德的论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共同的社会原因。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谈谈你对财富与道德关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