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898年,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著作时对其“进化与伦理”的主题进行了选择性的取舍-精译“天演”,略去“人伦”。严复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宣传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B.阐明生物进化理论的进步之处
C.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陈旭麓曾指出:“进化论大大地开拓了维新派的眼界,使古老的“三世”说不再是“一治一乱”的僵化公式,而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社会进化历程。”这体现了维新思想的
A.社会化B.糅合性C.理性化D.空想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严复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材料   严复《天演论》出版之后几年,便风行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上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陈炯明不是号竞存吗?我有两个同学叫孙竟存,一个叫杨天择。我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胡适:《四十自述》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的贡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当时所参与的那场政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2021-04-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与中国巨人赛跑一严复与近代中国

11867年,严复进入近代海防史上第一所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就读;五年后作为海军军官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
21880年,严复出任始成立的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31885年开始,为改变官阶太低和不是科举正途出身的窘境,严复历经九年,四次参加乡试,想博取举人功名,屡试不中
41895年以后,严复开始以著述为主的生活,写下了《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原强》等文章,专门探讨八股经义的危害,主张废八股,讲西学;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国富论》和孟德斯鸠《法意》。在《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广为流传
51909年,严复被清政府授予“文科进士出身”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严复人生历程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说:赫胥黎犯了倒果为因的错,事实上人跟禽兽最初没有分别,个人组成社会是为了安全利益,而不是因为有天良,适者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种族和社会。原文不具有的“国族竞争”的意义,在《天演论》中却呼之欲出。可见,严复译书的目的是
A.纠正进化论的错误
B.丰富进化论的内涵
C.激励国人自立自强
D.谋求国人安全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严复《文钞•原强》:“中国知西法之当师,不自甲午败衂之后始也。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拉杂数之,盖不止一二十事。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效。”据此,严复的主旨是
A.肯定了师夷长技的成就B.阐释了富国强兵的内容
C.否定了学习器物的价值D.强调了政治变革的必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严复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口血气体力之强,二日聪明智慧之强,三日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除而不骤”的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摘编自冯保善《严复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严复“教育救国论”形成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教育救国论”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三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3)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9 .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2018-06-09更新 | 9591次组卷 | 146卷引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4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895年严复发表了《救亡决论》,首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救亡”成为以后半个世纪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救亡”口号的提出,反映了
A.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社会矛盾完全变化
D.统治阶级自我反思
2018-05-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金沙中学2018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模拟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