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科学是启蒙思想家们彻底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已不单纯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的互动,为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科学文化在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后,变得愈加丰富多彩,法国科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出现空前繁荣。启蒙运动参与到民族主义话语对于历史和民族认同的建构之中,在理论层面上阐释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哲学家们”还在公共领域中传播着这些观念,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公共舆论中,民族主义已经获得了更为普遍的接受。反思启蒙是学者们对研究领域的重要拓展。近代启蒙实际上抽离了人的信仰与道德,人的纯粹理性没有价值关怀。近代启蒙的后果是物质文明伴随着物欲的泛滥,并最终使人.类陷身于疾病、灾害与诸多血腥的争斗之中,近代启蒙之后出现了传统社会不可能有的诸多灾难。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
A.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麦克·哈特: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C.严复: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发展“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杨凤城: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3 . 有学者提到:“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下列关于该学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康梁是当事人,陈述自己亲身参与的事件带有一定主观性
B.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是同一派,仅凭他们陈述很难构成信史
C.研究戊戌变法仅凭文献资料而没有实物史料,不足以采信
D.戊戌变法的研究需要多方面收集史料证据进行甄别和辨伪
2013-12-23更新 | 5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亲见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恒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大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认清了工业文明的本质
B.发展了进化论思想
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否定民主政治实践
5 . 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一套“蒙学教科书”,其中《蒙学修身教科书》分修己、保身、待人、处世四章,有关守法、纳税、财产和政治等内容属于“处世”章,相关课文有:“纳税者皆有监督用此税项之权”;“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天下无无政治之国家……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这一事件(     
A.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
B.推动了国人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C.推动学校教育内容开始突破传统经学典籍
D.反映了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
6 . 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在《新史学》写道:“夫所以必求其公理公例者,非欲以为理论之美观而已,将以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焉。历史者,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梁启超的主要观点是:
A.史学应追求理论的美观B.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C.历史研究具有永恒的价值D.史学研究贵在博古
2013-11-06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潮的显著特点是
A.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
C.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D.个人价值与民族命运相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