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浪漫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719年《鲁宾逊漂流记》正式出版,主人公鲁宾逊出生于英国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在巴西通过开办种植园和从事海外贸易获利丰厚,在一次航海途中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他凭借勤劳、聪慧建造一个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新世界。据此可知,该作品(     
A.创作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
B.真实再现英国殖民扩展史实
C.刺激了列强瓜分世界的野心
D.有鲜明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霍夫曼(1776-1822),德国小说家。他的作品常常将现实社会与梦幻世界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同时运用荒诞离奇的故事和鬼怪题材来揭露和讽刺丑恶的现实,借助神秘力量来惩恶扬善,以作家的幻想世界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据此可知,与霍夫曼的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A.雨果B.巴尔扎克C.莫奈D.马尔克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27年,作家雨果发表5幕韵文剧《克伦威尔》的长序。他在序中提出,戏剧应表现新思想,应强调艺术自由。诗人戈蒂耶说:“《<克伦威尔>序》在我们心目中有如摩西重要宣言(《圣经·旧约》中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学现象体现了当时法国知识分子
A.延续了主权在民意识B.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的遗产
C.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D.痛斥了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些文学作品继承卢梭提出的“回到自然”的口号,把大自然作为描写和歌颂对象,把大自然的“美"和现实生活的“丑”相对比。这类作品
A.遵循了写实原则B.抒发了浪漫情怀
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
2021-08-29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

——丹纳


结合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任一现象,对上述材料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30年代,①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准绳,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人们普遍感到失望。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②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③拜伦的《唐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这些作家④强调集中表现自我,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迷湾尽致地渲染苦、迷恭、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材料中划线部分有两处陈述不符合史实,请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1-04-15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021-04-01更新 | 482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4届福建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19世纪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独立的女性形象,最典型的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这些作品表达了女性追求独立、增强自觉意识的情感。其可用来说明
A.女权意识开始觉醒B.工业化社会的来临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现代主义文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不羁的精灵,你啊,你到处运行;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哦,听!”诗人以西风象征革命的力量,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西风摧枯拉朽创造新世界的形象。据此判断,这首诗歌属于
A.浪漫主义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
C.古典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2021-02-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信勒·凡尔纳(Jules&Vem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以空想的方式将当时的科技成果神奇化,大胆猜测、热情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并对种种社会弊端进行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制,生前其作“光是无插图小型本便销售了约160万部”。七八十年代,日本明治文坛搬起“凡尔纳翻译热”。作品热度仅次于莎士比亚,成为中国作家“改译”的基础。1902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创办《新小说》杂志,将《海底旅行》归类为“科学小说”进行连载,并亲译介绍西方少年探索冒险、同舟共济精神的《十五小豪杰》。同年4月,赴日留学的鲁迅订阅了该杂志,翌年秋译成《月界旅行》,讲述三名探险家乘坐空心炮弹飞往月球的故事。鲁迅译本重“科普”而轻“幻想”,“不适于我国人者”多有删节与调整;采用章田体,加入对偶的破题诗,但正文“掺用文言俗语”,随处可见“自由、人民、进步、法则、研究、发明”等新调汇。鲁迅认为:“(读者)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摘编自(日)山田敬三《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等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