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美国作家德莱塞在创作中大量借鉴新闻素材,选取案例为创作蓝本,对美国工业化进程中那股非道德的内在能量进行了戏剧性的描述,为美国文学和新闻缺失的部分点亮了一盏灯。他试图帮助美国人用新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并承担起新闻工作者和作家的社会责任。德莱塞的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民族主义D.现代主义
2022-04-16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小说《变形记》开篇,没有过多的解释,没有任何的铺垫,直接是超现实的人类“变形”:“当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甲虫。”该作品
A.表达了强烈民族忧患意识B.剖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C.鼓励人们争取自由和理想D.注重表现人的主观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后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且已实行两党制,总统和各州州长选举均为两党竞选产生,民主党与共和党各自拉拢选票,不惜重金收买以实现胜选,两党互相攻击、造谣中伤。当时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揭示这一全过程。这一类型的文学作品(     
A.突出工业化带来的危害B.叙述内容均为客观事实
C.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D.带有强烈的反传统色彩
4 . “它展示了一幅广阔而典型的19世纪法国社会的现实画面,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穷困生活,对他们的遭遇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同时也对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控诉。整部作品堪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这部小说最有可能是
A.《巴黎圣母院》B.《悲惨世界》C.《红与黑》D.《人间喜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他们”的作品
A.描述主观内心世界,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B.揭露批判社会黑暗,冷静思考客观现实
C.捕捉世界的光与色,主张抒发自我个性
D.出现反传统的倾向,强调个人主观感受
6 . 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2019-01-30更新 | 137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福建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末法国作家左拉提出:“小说家不应只满足于做一个辑录现象的观察家,而应当做一个公正的实验员”,应“把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情感置于一系列的实验之中,并像化学师同物质打交道那样,检验情感与社会真相”。这一思想
A.体现浪漫主义特征B.与民主共和理想相契合
C.深受科学理性影响D.否定了现实主义的文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在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体现科技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茫
B.弘扬了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C.反映了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守财奴的经典形象,作为一个吝啬鬼,葛朗台只认金钱不认人,“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儿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断送她一生的幸福。可见这一作品
A.典型地再现了社会风貌B.反映了传统信仰的崩塌
C.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反思D.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世纪中后期,英、法、俄三国的文学主流都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和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熔铸在完整有机的情节结构中,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深度。这里的“文学主流”指的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