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08 道试题
1 . 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是由五个互不连通的自然保护区组成的,2023年该地区15头野生亚洲象“离家出走”事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追踪迁徙中的象群数量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B.栖息地碎片化会形成许多小种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气温、干旱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亚洲象的种群密度无关
D.大象利用耳朵收集次声波来辨别方向,大象迁徙时“迷路”可能与信息传递失调有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单糖一定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7日内更新 | 130次组卷 | 66卷引用: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一中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3 .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人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
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7日内更新 | 101次组卷 | 44卷引用:一轮巩固卷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福建专用)
4 . 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4:1B.9:6:1C.3:5:2D.1:2:1
2024-05-24更新 | 345次组卷 | 64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5 . 某生物的卵原细胞在培养液中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研究人员在该生物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将一个双链均被14C标记的基因A1和一个双链均被13C标记的基因A2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在普通12C培养液中培养,先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再发生如图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反”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Ⅱ分离
B.8个子细胞中,最多有4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
C.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1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1个卵细胞含13C标记
D.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2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6个极体含有13C标记
9-10高一下·湖北荆州·期中
6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2024-05-05更新 | 256次组卷 | 194卷引用:必刷卷01-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7 . 在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的西北地区,苹果树腐烂病在各苹果产区经常发生,已成为苹果产量和安全种植的主要限制因素,筛选苹果腐烂病的拮抗放线菌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工作者利用PDA培养基培养放线菌和苹果树腐烂病菌,在PDA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将培养皿置于28℃培养箱培养,待甲图培养皿的菌体长满培养皿时,测量乙图中放线菌周围抑菌圈的直径,进行筛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注:菌饼是将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与琼脂混合后,制成薄片,用以接种微生物。
A.甲图的培养皿为对照组,乙图的培养皿为实验组
B.应从发病的土壤取样,分离得到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放线菌
C.PDA培养基中含有两类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
D.乙图中显示抑菌圈直径越小的放线菌,其拮抗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能力越强
2022·上海·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8 . 正常体色雄性家蚕(ZAZA)与透明体色雌性家蚕(ZaW)交配,F1均为正常体色。F1个体之间交配产生F2.理论上,下列对F2表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雄家蚕均为正常体色
B.雄家蚕均为透明体色
C.雌家蚕均为正常体色
D.雌家蚕均为透明体色
9 .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手段,科研人员针对HPV疫苗的研发做了如下研究。
(1)为构建重组疫苗,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将含有HPV病毒衣壳蛋白L1基因的DNA片段用_________酶和_________酶酶切后,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用添加_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对长出的单菌落提取质粒,利用_________技术鉴定导入的质粒是否含有L1基因。

(2)大肠杆菌表达产物衣壳蛋白L1经纯化,加佐剂SA04吸附后,二者共同被免疫系统识别加工,发挥免疫作用,吸附后制成疫苗用于预防HPV,与传统灭活疫苗相比,这样的重组疫苗更安全又有效,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为评价SA04疫苗佐剂能否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科研人员将L1及L1经SA04佐剂吸附后分别注射于小鼠体内,然后在第7、14、21、28天测定相应抗体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
②请指出本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并改进实验方案:_________
10 . 研究发现,小鼠四倍体胚胎具有发育缺陷,只能发育成胎盘等胚胎以外的结构。ES细胞能够诱导分化形成所有的细胞类型,但很难分化形成胎盘。四倍体胚胎与ES细胞的嵌合体则会使二者的发育潜能相互补偿,可得到ES小鼠,其中的四倍体胚胎只能发育成胚外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2细胞期胚胎用灭活病毒诱导法使2细胞融合,可得到一个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B.嵌合体中的E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只能分化为胎盘等胚外组织
C.嵌合体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时需移植入小鼠子宫内才可以进一步发育
D.嵌合体发育形成的ES小鼠基因型与供体ES细胞的基因型不同
2024-04-18更新 | 52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考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