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木材的材质与木质素含量有密切的关系,用木质素含量低的木材造纸能减少废料和污染。下图为木质素合成的部分代谢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树种的木质素含量正常与木质素含量低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该树种木质素含量低的三个突变体,是上图中三个酶对应的常染色体单基因纯合突变所致。三个突变体两两杂交,F₁的木质素含量都正常,说明三个突变体都是等位基因突变成为___________性基因。上述突变体木质素含量低是因为相应的酶失去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进而控制木质素含量这一性状。
(2)为了探究这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自交(不发生突变和互换),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
①若子代中木质素含量低的比例为5/8,用A/a、B/b、D/d表示基因,在该杂合子染色体上标出基因位置(如图)。___________

②若子代中木质素含量低的纯合子比例是___________,则三对基因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3)木质素的合成有多条途径。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改变木质素合成相关酶基因可降低该树种的木质素含量,说明基因组编辑可通过碱基的___________,使酶基因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与单基因被编辑的个体相比,多基因被编辑的个体木质素含量更低,原因是___________
2 .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A.B.C.D.
2022-07-22更新 | 1411次组卷 | 107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能产生4种配子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型,比例不一定为9:3:3:1
2024-01-11更新 | 627次组卷 | 47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如图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1、2、3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交换,则图中所示个体自交后代的表型种类数依次是(  )

A.2 、3、4
B.2 、2、4
C.2 、4、4
D.4、4、4
2023-05-24更新 | 408次组卷 | 45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某二倍体植物的高茎/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红花/白花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有植物红花高茎品系甲,白花矮茎品系乙、丙,某小组利用这些植株开展一系列遗传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让品系甲自花受粉,子一代中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植株,说明高茎对矮茎是_____,最早在子_____代能分离得到稳定遗传的高茎植株。
(2)将品系乙和品系丙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
①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9:7,则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_____种;
②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画出F1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_____
(3)将基因型为AaBbDd红花高茎植株自交,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上,若用测交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其子代的统计结果符合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的比例为_____
2022-04-11更新 | 4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6 . 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和B基因控制。现有果蝇品系甲为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利用该品系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2的表型及比例
F1品系甲暗红眼:白眼=1:1
品系甲F1暗红眼:棕眼:朱红眼:白眼=43:7:7:43

(1)根据杂交结果推测,A/a、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均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
(2)根据F2的表型及比例,推测A/a、B/b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推测杂交组合Ⅱ的F2表型出现棕眼与朱红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Ⅰ的实验时,发现极少数实验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而重复杂交组合Ⅱ的实验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不变,这种F1雄果蝇被称为雄蝇T。已知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SD+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雄蝇T的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SD基因在体细胞编码G蛋白,G蛋白可以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据此判断,极少数实验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SD基因是_______(填“显”或“隐”)性突变产生的。
②某人将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子代的表型是暗红眼。将子代中雄果蝇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后代全为暗红眼,由此推出SD基因与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③进一步用射线照射雄蝇T,得到一只变异雄蝇X,两者体内部分染色体及等位基因(SD、SD+)如下图所示。将雄蝇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全为雌果蝇,且暗红眼与白眼的比例约为1:1.据此推测,精子不育现象与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r(其在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对应的序列记为R)有关,请在雄蝇X的图中标注序列r和R最可能的位置_______。雄蝇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子代全为雌果蝇的原因是_______

7 . 甜瓜果皮性状的齿皮(A)对网皮(a)为显性,粗杆、细杆性状由基因B、b控制,全缘叶(D)对缺刻叶(d)为显性,控制果皮性状和茎秆粗细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某株网皮粗杆全缘叶甜瓜的花粉给多株齿皮粗杆缺刻叶甜瓜授粉,收获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F1中齿皮粗杆全缘叶:网皮粗杆全缘叶:齿皮粗杆缺刻叶:网皮粗杆缺刻叶:齿皮细杆全缝叶:网皮细杆全缘叶:齿皮细杆缺刻叶:网皮细杆缺刻叶=93:90:89:91:31:29:30:29。不考虑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茎秆粗细的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
(2)若要判断控制叶型与果皮性状的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关系,请从F1中选取实验材料进行自交,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结论一:若__________,则控制叶型与果皮性状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结论二:若__________,则控制叶型与果皮性状的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
8 . 某种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用纯合的褐色和黑色亲本杂交,F1全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虑互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F1全为白色的原因是A、B两基因的转录产物不能翻译的结果
B.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中白色个体占5/8,基因型有5种
C.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后代中可能没有白色个体
D.若F2中褐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则白色个体接近1/2
9 . 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E/e的控制。研究人员先用纯合高秆水稻与矮秆水稻进行杂交,F1全为高秆,然后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能表达抗虫特性的基因A转入某F1植株的一条染色体上,得到抗虫的水稻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获得抗虫水稻植株所用的原理是_____,在生产上,亲本杂交后代因具有杂种优势常直接留种,但该种只能用一年,需年年制种,原因是_____
(2)为证明基因A是否转入6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将该抗虫植株进行自交,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_____,则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上;若_____,则基因A转入了6号染色体上,且与基因E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已证明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上。现让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与未转入基因A的F1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矮秆抗虫植株的概率为_____
2022-05-10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12-13高二上·江西宜春·阶段练习
10 .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的F1有AAbb、AaBb和aaBB3种基因型,比例为1:2:1,则其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应是(       
A.B.C.D.
2022-10-26更新 | 46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7届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