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我们的数学课本《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第121页的《阅读与思考》中介绍:“一般地,如果某物质的半衰期为h,那么经过时间t后,该物质所剩的质量,其中是该物质的初始质量.”现测得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1350年(每经过1350年,该元素的存量为原来的一半),某生物标本中该放射性元素的初始存量为m,经检测现在的存量为.据此推测该生物距今约为(       )(参考数据:
A.2452年B.2750年C.3150年D.3856年
2 . 基本再生数与世代间隔是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基本参数,基本再生数指一个感染者传染的平均人数,世代间隔指相邻两代间传染所需的平均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可以用指数模型:(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描述累计感染病例数随时间(单位:天)的变化规律,指数增长率近似满足.有学者基于已有数据估计出,据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增加倍需要的时间约为(       )(参考数据:
A.B.C.D.
2023-05-10更新 | 1632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科目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3 . 基本再生数与代间隔T是流行病学基本参数,其中基本再生数指一个感染者传染的平均人数,代间隔指相邻两代间传染所需的平均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可以用指数模型:描述累计感染病例数随时间t(单位:天)的变化规律,指数增长率rT近似满足.有学者基于已有数据估计出.据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是原来的2倍需要的时间约为(备注:)(       
A.0.9天B.1.8天C.12天D.3.6天
2023-04-03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十四中凤起康桥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5 .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某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亿吨)后开始下降,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亿吨)与时间(年)满足函数关系式,若经过5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亿吨).已知该地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亿吨),则该地区要能实现“碳中和”,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年?(参考数据:)(       
A.43B.44C.45D.46
6 . 把物体放在冷空气中冷却,如果物体原来的温度为,环境温度为,那么经过后物体的温度(单位),科学家在建立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需求的“物体冷却模型”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从幂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和对数函数模型中,筛选出指数模型:,其中k是一个随着物体与空气的接触状况而定的正常数.
(1)科学家最后确定了mn这两个系数为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
(2)现有的水杯中的水,放在的环境温度中冷却,以后的温度为,求的值(结果用对数表示,不要作近似计算);
(3)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水的口感与茶叶类型和水的温度有关.经验表明,某种绿茶用的水泡制,等茶水降至时饮用,可以达到最佳饮用口感,那么在的环境温度下,用的水泡制该绿茶,需要放置多少时间茶水才能达到最佳饮用口感?(单位:,最后结果取整数).
(注:本题取值
2023-02-27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
7 . 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21世纪以来首次由一种冠状病毒导致的大流行.基本再生数与代间隔是流行病学基本参数,其中基本再生数指一个感染者传染的平均人数,代间隔指相邻两代间传染所需的平均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可以用指数模型:描述累计感染病例数随时间(单位:天)的变化规律,指数增长率近似满足.有学者基于已有数据估计出.据此计算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翻两番需要的时间约为(备注:)(       
A.1.8天B.2.9天C.3.6天D.4.5天
8 . 已知,则pqr的大小关系为(     
A.B.
C. D.
9 . 黑嘴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全球数量只有2万只左右.据温州网2022年11月26日的报道,今年越冬候鸟黑嘴鸥已到达温州湾,人们可以在密集的芦苇丛中进行观赏.研究发现黑嘴鸥的飞行速度(单位:m/s)可以表示为函数,其中x表示黑嘴鸥每秒耗氧量的单位数.已知黑嘴鸥在飞往温州湾的过程中,最低飞行速度为10m/s,最高飞行速度为30m/s,则黑嘴鸥每秒耗氧量的单位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023-02-04更新 | 4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A卷)
10 . 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树龄一千年以上的古树10745株,其中树龄五千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对于测算树龄较大的古树,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碳-14测定法测定树木样品中碳-14衰变的程度鉴定树木年龄.已知树木样本中碳-14含量与树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其中为树木最初生长时的碳-14含量,n为树龄(单位:年),通过测定发现某古树样品中碳-14含量为,则该古树的树龄约为________万年.(精确到0.01)(附:).
2023-01-16更新 | 42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统测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