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量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善织,日增功速,初日织三尺,末日织五尺,今共织四十四尺,问织几日?”其中“日增功速”的具体含义是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同样多的布.则此问题中,该女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布的尺数为(       
A.B.C.D.
2023-02-25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夏日影长为(       
A.1.5尺B.4.5尺C.3.5尺D.2.5尺
2022-12-19更新 | 74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原创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Ⅱ卷)-理科数学
3 .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数学命题:“九百九十六斤绵,分给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七数来言.”题意是:把996斤绵分给8个儿子做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17斤绵,那么第7个儿子分到的绵是(       
A.167斤B.184斤C.191斤D.201斤
2021-07-19更新 | 764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4 .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唇(guǐ)长损益相同(暑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暑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是连续十二个节气,其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夏至、处暑、霜降三个节气日影子长之和为16.5尺,这十二节气的所有日影子长之和为84尺,则夏至的日影子长为__________尺.
A.3B.2.5C.1.5D.6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它对我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东方古代数学的名著,在这部著作中,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以歌诀形式呈现的.“九儿问甲歌”就是其中一首:一个公公九个儿,若问生年总不知,自长排来差三岁,共年二百一十六,借问大儿多少岁,各儿岁数要谁推.这位公公年龄最大的儿子年龄为(       
A.9岁B.12岁C.21岁D.36岁
6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戊所得为(       
A.B.C.D.
7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其中记载着这么一道“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且每日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日织布4尺,20日共织布232尺,则该女子织布每日增加(       )尺
A.B.C.D.
8 . 在巴比伦晚期的《泥板文书》中,有按级递减分物的等差数列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大意是:10个兄弟分100两银子,长兄最多,依次减少相同数目,现知第8兄弟分得6两,则长兄可分得银子的数目为(       
A.B.C.D.
9 .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一千一百二十五里,良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二马相逢.问相逢时驽马行几里?(       
A.540B.785C.855D.950
2020-09-08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0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其中记载着这么一道“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且每日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日织布5尺,30日共织布390尺,则该女子织布每日增加(       )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