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圆与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满足的阿氏圆上的任一点,则该阿氏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若点为抛物线上的动点,轴上的射影为,则的取小值为___________.
2022-11-30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福州第十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数学适应性训练试题
2 . 几何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米勒问题:“设点是锐角的一边上的两点,试在边上找一点,使得最大.”如图,其结论是:点为过两点且和射线相切的圆与射线的切点.根据以上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定两点,点轴上移动,当取最大值时,点的横坐标是(       
A.1B.C.1或D.1或

3 . 瑞士数学家欧拉1765年在其所著的《三角形的几何学》一书中提出:任意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后人称这条直线为欧拉线.已知的顶点,其欧拉线方程为,则顶点的坐标不可以是(       

A.B.C.D.
4 . 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点,点,且其“欧拉线”与圆相切,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的“欧拉线”方程为
B.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
C.若点在圆上,则的最小值是
D.若点在圆上,则的最大值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时期,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割圆术可以视为将一个圆内接正边形等分成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变得很大时,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可得到的近似值为(       )(取近似值3.14)
A.B.C.D.
2020-10-12更新 | 1336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