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某高三理科班共有60名学生参加某次考试,从中随机挑选出5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数学成绩/分145130120105100
物理成绩/分110901027870
数据表明之间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1)求关于的经验回归方程.
(2)该班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为110分,利用(1)中的经验回归方程,估计该学生的物理成绩.
(3)本次考试中,规定数学成绩达到125分以上(包括125分)为优秀,物理成绩达到100分以上(包括100分)为优秀.若该班数学成绩优秀率与物理成绩优秀率分别为50%和60%,且除去挑选的5名学生外,剩下的学生中数学成绩优秀但物理成绩不优秀的共有5人.填写列联表,并依据的独立性检验分析能否认为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有关?
单位:人
数学成绩物理成绩合计
优秀不优秀
优秀
不优秀
合计
参考公式:.
附:.
2 . 在2018、2019每高考数学全国Ⅰ卷中,第22题考查坐标系和参数方程,第23题考查不等式选讲.2018年高考结束后,某校经统计发现:选择第22题的考生较多并且得分率也较高.为研究2019年选做题得分情况,该校高三质量检测的命题完全采用2019年高考选做题模式,在测试结束后,该校数学教师对全校高三学生的选做题得分进行抽样统计,得到两题得分的统计表如下(已知每名学生只选做—道题):
第22题的得分统计表

得分

0

3

5

8

10

理科人数

50

50

75

125

200

文科人数

25

25

125

0

25

第23题的得分统计表

得分

0

3

5

8

10

理科人数

30

52

58

60

200

文科人数

5

10

10

5

70

(1)完成如下2×2列联表,并判断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选做题的选择”与“文、理科的科类”有关;

选做22题

选做23题

总计

理科人数

文科人数

总计

(2)若以全体高三学生选题的平均得分作为决策依据,如果你是考生,根据上面统计数据,你会选做哪道题,并说明理由.
附:

0.050

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


3 . 中国是世界互联网服务应用最好的国家,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跑遍国内所有地方,中国市场的移动支付普及率高得惊人.一家大型超市委托某高中数学兴趣小组调查该超市的顾客使用移动支付的情况,调查人员从年龄在内的顾客中,随机抽取了人,调查他们是否使用移动支付,结果如下表:

年龄

使用

不使用

(1)为更进一步推动移动支付,超市准备对使用移动支付的每位顾客赠送个环保购物袋,若某日该超市预计有人购物,试根据上述数据估计,该超市当天应准备多少个环保购物袋?
(2)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使用移动支付与年龄有关?

年龄

年龄

小计

使用移动支付

不使用移动支付

合计

附: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
参考数据:

,其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