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为了了解某城市70后和80后市民每周的体育锻炼时长情况,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并按年龄段及周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否少于7小时,将调查结果整理成列联表,统计得出样本中周平均体有锻炼时间少于7小时的人数占,70后的样本人数占样本总数的,80后每周平均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样本有60人.(70后指1970年至1979年出生的人构成的群体,80后指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构成的群体)

时间

年龄段
少于7小时不少于7小时合计
70后


80后
60
合计

200

(1)请根据已知条件将上述列联表补充完整,并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分析周平均体育锻炼时间长短与年龄段是否有关联;
(2)现从70后的样本中按周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否少于7小时,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做进一步访谈,然后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3人进行体检,记抽取的3人中周平均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参考公式及数据:
0.10.050.010.050.001
2.7063.8416.6357.87910.828
2023-01-09更新 | 181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试题
2 . 在验证吸烟与否与患肺炎与否有关的统计中,根据计算结果,有99.5%的把握认为这两件事情有关,那么的一个可能取值为(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706

3.84

5.024

6.635

7.879

10.83

A.6.785B.5.802C.9.697D.3.961
3 . 某公司计划对A产品进行定价,前期针对A产品的售价以及相应的市场份额进行调研,所得数据如下表(1)所示.根据前期的销售情况,公司征求了所有员工对产品定价的看法,所得数据如表(2)所示
表(一)
A产品售价x(千元)223140
A产品所占市场份额y0.50.30.08
表(2)
认为定价应该超过3000元认为定价不能超过3000元
40岁以上员工(含40岁)10050
40岁以下员工150150
(1)根据表(1)数据建立A产品所占市场份额y与定价x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回归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根据表(2)中的数据,依据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产品定价的高低与员工的年龄具有相关性?
(3)若按照年龄进行分层抽样,从表(2)中认为定价应该超过3000元的员工中随机抽取10人,再从这10人中随机抽取3人,记40岁以下员工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以及数学期望.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方程中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参考数据:
0.1000.0500.0100.001
2.7063.8416.63510.828
4 . 某校高三年级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制订了两套学习方案,甲班采用方案一,乙班采用方案二,两个班均有50人,学期期末对两班进行测试,测试成绩的分组区间为,由此得到两个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1)完成下面列联表,画出等高堆积图.你能有97.5%的把握认为“这两个班在这次测试中成绩的差异与学习方案有关”吗?并说明理由;

成绩不小于130分

成绩小于130分

合计

甲班

乙班

合计

(2)现从甲班中任意抽取3人,记表示抽到测试成绩在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附:,其中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2

2.706

3.841

5.204

6.635

7.879

10.828

2022-08-22更新 | 54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三校(下关一中、昆明十中、 昭通一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二)·数学试题
5 . 为推行“新课堂”教学法,某化学老师分别用传统教学和“新课堂”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甲、乙两个平行班级进行教学实验.为了比较教学效果,期中考试后,分别从两个班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记成绩不低于70分者为“成绩优良”.

分数

甲班频数

5

6

4

4

1

乙班频数

1

3

6

5

5

(1)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并判断依据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成绩优良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

乙班

总计

成绩优良

成绩不优良

总计

附:,其中
临界值表

0.10

0.05

0.010

0.005

2.706

3.841

6.635

7.879

(2)现从上述40人中,学校按成绩是否优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8人进行考核.在这8人中,记成绩不优良的乙班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6 . 某中学是走读中学,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率的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学校在本学期第一次月考后设立了多间自习室,以便让学生在自习室自主学习、完成作业,同时每天派老师轮流值班.在本学期第二次月考后,高一某班数学老师统计了两次考试该班数学成绩优良人数和非优良人数,得到如下列联表:(单位:人)
是否设立自习室成绩合计
非优良优良
未设立自习室261440
设立自习室103040
合计364480
(1)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设立自习室对提高学生成绩有效?
(2)设从该班第一次月考的所有数学成绩中任取两个,取到成绩优良数为X;从该班第二次月考的所有数学成绩中任取两个,取到成绩优良数为Y,求XY的均值并比较大小,请解释所得结论的实际含义.
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
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
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
(参考公式:,其中
7 . 某农发企业计划开展“认领一分地,邀你来当农场主”活动.该企业把农场以微田园形式对外租赁,让人们认领.认领的田地由企业的专业人员打理,认领者可以随时前往体验农耕文化,所有收获归认领者所有.某咨询公司做了关于活动意愿情况的调查,随机抽取了100份有效问卷,部分统计数据如下表:
性别参与意愿合计
愿意参与不愿意参与
男性4860
女性18
合计100
(1)请将上述列联表补充完整,试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分析男性是否比女性更愿意参与活动;
(2)为了更详细的了解情况,在100份有效问卷中抽取不愿意参与活动的人员若干人组成观摩小组,观摩小组恰有男性4名,女性3名.从观摩小组中选取3人为免费体验者,设免费体验者中男性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附:.
下表给出了独立性检验中几个常用的小概率值和相应的临界值.
0.10.050.010.0050.001
2.7063.8416.6357.87910.828
8 . 为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某地区对体育测试选拔赛试行改革.在高二一学年中举行4次全区选拔赛,学生如果在4次选拔赛中有2次成绩达到全区前20名即可取得体育特长生资格,不用参加剩余的比赛.规定:每个学生最多只能参加4次选拔比赛,若前3次选拔赛成绩都没有达到全区前20名,则不能参加第4次选拔赛.
(1)若该赛区某次选拔赛高二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参加,统计出的参赛学生中男、女生成绩如下表:
前20名人数第21至第500名人数合计
男生15300
女生195
合计20500
请完成上述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选拔赛成绩与性别有关.
(2)假设某学生每次成绩达到全区前20名的概率都是,每次选拔赛成绩能否达到全区前20名相互独立.如果该学生参加本年度的选拔赛(规则内不放弃比赛),记该学生参加选拔赛的次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参考公式及数据:,其中
0.150.100.050.010
2.0722.7063.8416.635
9 . 某校为了解学生对体育锻炼时长的满意度,随机抽取了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回答“满意”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一半,且在回答“满意”的人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在回答“不满意”的人中,女生人数占
(1)请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面列联表,并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判断学生对体育锻炼时长的满意度是否与性别有关

满意

不满意

合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参考公式:,其中
(2)为了解增加体育锻炼时长后体育测试的达标效果,一学期后对这名学生进行体育测试,将测试成绩折算成百分制,规定不低于分为达标,超过的学生达标则认为达标效果显著已知这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试判断该校增加体育锻炼时长后达标效果是否显著
附:若,则
10 .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性.因其独有的新鲜性,刺激性及社交属性而深受各个年龄段人们的喜爱.已知系列盲盒共有12个款式,为调查系列盲盒更受哪个年龄段的喜爱,向00前、00后人群各随机发放了50份问卷,并全部收回.经统计,有45%的人未购买该系列育盒,在这些未购买者当中,00后占
(1)请根据以上信息填表,并分析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购买该系列盲盒与年龄有关?
00前00后总计
购买
未购买
总计100
附:
0.100.050.0100.001
2.7063.8416.63510.828
(2)一批盲盒中,每个盲盒随机装有一个款式,甲同学已经买到3个不同款,乙、丙同学分别已经买到个不同款,已知三个同学各自新购买一个盲盒,且相互之间无影响,他们同时买到各自的不同款的概率为
①求
②设表示三个同学中各买到自己不同款的总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022-05-26更新 | 1118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联合考试一模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