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算法与程序框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
A.B.
C.D.
2018-04-18更新 | 449次组卷 | 7卷引用:2019届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最后一模)数学(理)试题
2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值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三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按照这样的思路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一直算到了正边形,如图所示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设计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则的值可以是
(参考数据: )
A.B.C.D.
4 . 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 )

A.0B.2C.4D.14
2019-01-30更新 | 10593次组卷 | 7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一)试卷数学(理)试题
5 . 公元263年左右,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率近似值的方法.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值为24,则判断框中填入的条件可以为
(参考数据)
A.B.C.D.
6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值为
A.B.C.D.
2018-03-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3月)数学(文)试题
7 . 执行如图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等于

A.1B.2C.3D.4
8 . 下面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的最大正整数的值,那么在                    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
A.“”和“输出
B.“”和“输出
C.“”和“输出
D.“”和“输出
2018-03-0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
9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的值为
A.B.C.D.
10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A.B.C.D.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