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算法案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二进制记数法的人,用二进制记数只需数字0和1,对于整数可理解为逢二进一,例如:自然数1在二进制中就表示为1,2表示为10,3表示为11,7表示为111,即,其中,记为上述表示中0的个数,如.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到127这些自然数的二进制表示中的自然数有35个
2021-06-24更新 | 1839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考试数学试题
2 . 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之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mn分别为24,28.则输出的m=(       
A.2B.4C.6D.7
2020-07-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文科)二模试题
3 . 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了对现代计算机系统有着重要意义的二进制,不过他认为在此之前,中国的《易经》中已经提到了有关二进制的初步思想.在二进制中,只需用到两个数字0和1就可以表示所有的自然数,例如二进制中的数,转化为十进制的数为,记作,则二进制中的转化为十进制的数为(       
A.B.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算法框图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相术”,执行该算法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12、30,则输出的
A.2B.4C.6D.18
2020-06-03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辽南协作校高三第二次模拟数学理科试题
6 . 中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古人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五进一,用来记录捕鱼条数,由图可知,这位古人共捕鱼(       
A.89条B.113条C.324条D.445条
2020-04-08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3月线上教学质量监测数学(文)试题
7 . 中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公元1208~1268)在《数书九章》中给出了求次多项式处的值的简捷算法,例如多项式可改写为后,再进行求值.下图是实现该算法的一个程序框图,该程序框图可计算的多项式为
A.
B.
C.
D.
8 . 如图是秦九韶算法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
A.a1+x0(a3+x0(a0+a2x0))的值
B.a3+x0(a2+x0(a1+a0x0))的值
C.a0+x0(a1+x0(a2+a3x0))的值
D.a2+x0(a0+x0(a3+a1x0))的值
2018-03-22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理科)三模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是秦九韶算法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的值为(       
A.的值
B.的值
C.的值
D.的值
10 . 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后,若输入和输出的结果依次为4和51,则   
A.18B.5C.15D.8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