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某校《雷雨》话剧表演的构思,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8月,美军在喀布尔无人机袭击行动中误杀了10名阿富汗平民,美国空军“监察长”却称此行为未违反包括战争法在内的任何法律,没有人要对此负责。美国一直宣称最为重视民主和人权,如果诚如其所言,就不该______阿富汗人的生命和人权。而现在这10名阿富汗平民白白丧生,美国却_______,这与其标榜的尊重民主、保护人权的理念_________,又一次暴露了美方在人权问题上的傲慢虚伪和双重标准。美方的调查结果是对3200多万饱受战火蹂躏的阿富汗民众最冷酷无情的“判决”。事实上,在过去20年间,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等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80万人死亡,其中平民约33.5万。国际社会迄今未看到美国对此进行调查,更无人为此承担责任,这是国际人权史上无法抹去的污点。美方应彻底纠正打着民主、人权旗号_____干涉他国内政的做法,(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漠视     百般推脱     南辕北辙     任意
B.漠视     强词夺理     背道而驰     肆意
C.忽视     百般推脱     背道而驰     任意
D.忽视     强词夺理     南辕北辙     肆意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防止侵犯人权的事件再次发生,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
B.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防止侵犯人权的事件再次发生,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
C.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防止侵犯人权的事件再次发生
D.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防止侵犯人权的事件再次发生
3.请简要分析材料是如何使用归谬法(反证法)来驳斥美国宣称重视人权的。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会导致眼睛近视,这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由于蓝光能量高,可直达视网膜,对其造成光学伤害,引发各种眼病。第二,,这是因为屏幕频闪的光会伤害泪膜层造,导致眼睛容易出现干涩、刺痛、流泪等症状。第三,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引起睫状肌痉挛,加重视力疲劳,尤其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

因此,不要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避免增加眼部的压力而导致近视。如果在用过手机后感到眼部不适,那肯定是玩手机的时间过长了。如果不玩手机,你的视力就不会出现问题。那些有着近视眼的人,都是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的人。

1.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上面第二段中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①感到眼部不适,不一定是玩手机的时间过长。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0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         。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          ‘呦喇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阐述《红楼梦》语言特点的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有人用“黠而侠”评价《红楼梦》中刘姥姥,意思是说刘姥姥既有“狡黠”的一面,又有“侠义”的一面。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刘姥姥的“黠”和“侠”的理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烟是雾,我们辨识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度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          )。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夸张、借代、反复B.比喻、借代、排比
C.排比、反复、拟人D.夸张、比喻、拟人
2.文中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七股大水的(     
A.流速、气势、颜色B.水声、水色、水趣
C.声势、形态、颜色D.声势、流速、颜色
3.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边却似有千军万马,喑恶叱咤,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
B.一边却喑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
C.一边却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喑恶叱咤
D.一边却似有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的千军万马,喑恶叱咤
2022-02-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10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李膺正在朝中任司隶校尉,官高位显。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李膺应接不暇,只好设定条件加以限制,非中表亲戚及有名望的杰出士人,门卫一律挡驾。孔融虽然年幼,却也久违李膺大名,很想登门拜会。一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外,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李膺对进来通报的人说:“既然是亲戚,就请他进来吧!”

孔融落座以后,李膺左看右看,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是谁,只好试探问道:“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

孔融从容答道:“从前,我的先人仲尼与您的先人伯阳(老子李耳号伯阳公)有师友之交,这样算起来,我和大人也算是世家通好吧?”听了孔融的回答,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都说:“真是个神童啊!”

后到的陈炜听说此事,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了,当即朗声说道:“想君小时,必然了了。”意思是陈大人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敏的人了……在座客人听后哄堂大笑。

1.上述文段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得体或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的最后一段中,暗含一个三段论的推理,请按相关提示写出这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
孔融反驳陈炜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
孔融反驳陈炜的小前提是:______________
孔融对陈炜的评价结论是: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与例句推理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A.只有杂种水稻二代才会出现分离,某种水稻后代发生分离,所以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二代。
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送来”就是“抛给”,即经济或文化侵略;鸦片、废枪炮、香粉等是“送来”的,所以是侵略。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四句中,违反了同一律的一项是(     
A.科代表催王同学:“就缺你的,别老缺交”。王同学说:“天天交作业的,成绩未必比我好。”
B.上次张同学转发十次“锦鲤”图片,考出好成绩。这次我也转发了,我也一定能考好。
C.你们说的明星人设崩塌、带货主播被罚,我从不关心,我只知道某带货主播被罚13.41亿。
D.吴京主演的电影《长津湖》票房大卖,他应把片酬捐给志愿军老兵,才能证明自己爱国。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猹在咬瓜了”“还有一棵也是枣树成为T恤上的印花,你是个好人”“从来如此,便对么?成为书签上的slogan……当与鲁迅同时代的很多作家作品都已成为经典——年轻人敬而远之的那种,鲁迅依然①________。

一个的诞生,首先要有广泛的认知基础和认同度,这也从侧面说明,鲁迅的文本②________。这一届年轻人,与鲁迅的亲密接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语文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狂人日记》……那是一个③________的鲁迅;一个是网络段子,很多话都可以是鲁迅先生说的,闰土与猹也成为一种CP,那是一个被亚文化解构的鲁迅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有人认为,文中年轻人对鲁迅的解构看似“亲密”,实则“远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100字以内)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爆竹声中旧岁除,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2022-01-13更新 | 1214次组卷 | 120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