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 . 下面是出自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之手的征兵文案,请仔细阅读,结合“滑坡谬误”的相关原理,简要说明它是怎样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从而积极应征的。

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应征入伍后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者没有战争,没有战争有啥可怕的?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上前线后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以治好和治不好,可以治好有啥可怕的? 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2023-12-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教学检测(一)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劳动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破解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如果没有劳动,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也就无从铸就。人们耳熟能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警句,也从惜物的角度,提醒我们珍视劳动的价值。(1)只要珍视劳动的价值,就能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是,一些人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一定程度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学校肩负重任。如何创新机制、优化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一道现实考题。一方面,学校应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2)学校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学生也必能认真对待劳动课。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编制相关课程内容。各校有各校的校情,不可盲目照搬。(3)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才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社会引导。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之外,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4)而孩子有了热爱劳动的意识,将来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进而言之,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5)让热爱劳动蔚然成风,青少年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真正以劳动为荣。

1.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含有条件关系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替换词话,但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画横线的五处有三处存在逻辑推断问题,请找出其他两处。并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1)珍视劳动的价值和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必然联系。
2022-12-2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耗费大量精力去改造国民性,为唤醒民众不遗余力。他时刻不忘对那些麻木的看客大声疾呼,呐喊声足以;他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深恶痛绝,常挥动写辛辣文章揭露丑恶,痛打落水狗;他有着英勇无畏的精神,环境愈险恶,斗争愈坚强,宁愿,死而后已;而对学生后学,如刘和珍、柔石、萧红等,他都悉心帮助,又表现出极大的热心和关怀。

作为普通人,鲁迅先生的幽默机智同样让人钦佩不已。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林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鲁迅先生一下站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拍在桌上: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1.在文中横线处分别填上恰当的成语。
2.分析短文第二段中鲁迅先生故意犯了哪种逻辑错误?并说明其表达效果。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短视频时代,现代人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读书。

读书,首先是一种心态。古人的青灯黄卷,首先归于他们       的读书精神。什么是读书的心态呢?那就是与人的灵魂       的心理状态。宦海击浪,商战奔突,急功近利,立见实惠等等,都是一种令人心跳目眩的高节奏      。说到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临阵磨枪的学生们,表象看似埋头读书,实为一种苦海心理的挣扎。

读书的心态,首先是灵魂的 。她的一呼一吸,应当与大自然相通,应当与心律相合。

正因为真正的读书心态,使我们毫无心机而忘情于字里行间,霎时我们成为一个可爱的大孩子。只有在这种时候,你才可能获得巅峰体验。这种巅峰体验,恰恰是花钱买不到的。人间尚存花钱买不到的事物,读书的心态正是如此。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安之若素     休戚相关       律动     沉浸
B.安贫乐道     息息相关       躁动     沉浸
C.安贫乐道     休戚相关       躁动     沉溺
D.安之若素     息息相关       律动     沉溺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述不规范,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因为真正的读书心态,我们才能毫无心机而忘情于字里行间,霎时我们成为一个可爱的大孩子。
B.真正的读书心态,使我们毫无心机而忘情于字里行间,霎时我们成为一个可爱的大孩子。
C.真正的读书心态,使我们毫无心机而忘情于字里行间,霎时成为一个可爱的大孩子。
D.正因为真正的读书心态,使我们毫无心机而忘情字里行间,霎时成为一个可爱的大孩子。
3.读书是一种心态。当搜索引擎几乎可以帮我们解决一切咨询类的问题时,我们还需要读书吗?今天,我们读书的理由是什么?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来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50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与论证上存在两处问题,请对其进行修改并阐述理由。
①当代中学生理性思维的缺失,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他们知识的匮乏。②人的思维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的,知识的积累深厚了,思考问题自然也就客观了。③所以对中学生而言,阅读书籍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④只有拥有了理性的思考,才能更好地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促膝长谈”,开阔视野,积累知识。⑤鲁迅不断地勤学苦读,慢慢地锻炼出了理智的头脑,终成坚定的战士;毛泽东广泛地涉猎书籍,渐渐地拥有了宽广的胸襟,终成伟大的领袖。⑥作为青年一代,为了充盈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选句        ,理由是                ,应该修改为                              
选句        ,理由是                ,应该修改为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各行各业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化的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载的。“工匠精神”的传承,依靠言传身教的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以程序指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
①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是手工匠人应该具备的,但并非只有手工匠人具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7 . 下面文段有三处逻辑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从科学研究来看,经常跑步,能改善人体的心血管状况,加速新陈代谢,消除人体堆积的多余脂肪。所以,想保持身体健康,不肥胖,就要常常跑步。近年来马拉松运动颇受青睐,也是这个原因。马拉松,人人都能跑。跑马拉松除了能锻炼身体外,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力,而意志力增强了,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①除了跑步,还有其他方法保持身体健康、不肥胖。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最近,由于“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兴起了一股“文物热”。许多年轻人将参观博物馆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带动了博物馆衍生产业的发展,多数博物馆必将实现盈利,我国迎来了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春天。
(1)“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并非兴起“文物热”的原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开心农场”“偷菜”等游戏在网上极其流行,无数网友一夜之间变成“种菜人”或“偷菜人”,从小学生到大叔大妈,“种菜人”和“偷菜人”乐此不疲,甚至定闹钟半夜起来“偷”菜。有人认为从中找到了乐趣,而有的人则觉得这无聊的游戏浪费时间和精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明。(70字内)
2018-01-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远不只是“衡中模式”,还有席卷各地的“择校热”、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大战”等等。只要改革,就能彻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没有“超级学校”,人们就不会为教育而发愁。在改革中让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平衡,让上升通道更为多元和公平,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社会关切后顾无忧了,素质教育就会取得圆满成功。


①改革并不一定能彻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