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7 道试题
1 .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2012-06-13更新 | 617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2 .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屠规益教授曾对学生说过:“是病人要做手术,不是医生需要,所以一定要根据病情决定做不做,做大还是做小”、 不能只讲“切切切”!外科医生只知道怎么做手术是不行的,应该知道怎么不做手术。”屠教授的话蕴涵的哲理是
①客观决定主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任何治疗都要以人为本
③要全面看问题,切忌片面性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2-05-25更新 | 774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政治试卷
3 . 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种朴素的阴阳和谐体现了(  )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2011-06-15更新 | 80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政治卷
4 . “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并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但并不那么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却有刺。鲜者,取其鲜;香者,取其香;带刺者,更宜贵其鲜而香。”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D.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
2011-06-06更新 | 8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2010·江西宜春·一模
5 . 中国画的艺术创造是建立在中国人文思想基础之上的。既具有中国独有的意象建构与表达方式,又包含独有的中国智慧与哲理。下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面上是两只小鸡在争夺一条蚯蚓,画题为“他日相呼”。对该画意象的认识准确的是

①美妙的意象根源于大师的合理想象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010-06-04更新 | 384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中国有个说法: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意思是:过于坚硬刚强,则容易折断;过 于干净洁白则容易受到污染,变得肮脏。以下哲学寓意相同或相近的是
①水至清则无鱼,人之察则无徒   ②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
2010-05-19更新 | 930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马特莱法则”(又成80:20法则),它的涵义是把80:20作为确定比值,主张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企业不必面面俱到,而应侧重于关键的20%,再以这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马莱特法则”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在矛盾特殊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此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
C.要先试验后推广,从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事物的共性
D.要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中把握矛盾双方的斗争性
2010-03-03更新 | 627次组卷 | 6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高二10月月考文科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