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06-23 4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名著阅读、写作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比及三年,_____________。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侍坐》)
(2)____________,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谏太宗十思疏》)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4)简能而任之 ,_________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
(5)故今具道所以,________________ (《答司马谏议书》)
(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强调自己虽想解释,但终究不会被对方理解,考虑自己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并力西B.小则获邑,则得城
C.弊在D.能守其土,不赂秦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B.然后得一夕安寝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021-06-2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阚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阅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B.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C.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D.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战国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东汉刘向所编定,又称《国策》、《短长》、《修书》等。
C.《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同属儒家“十三经”
D.选文中的“国尉”是战国时期诸侯国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仟免与考核。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奢是赵国田部的一个收税的小官,他到平原君家收取租税,但平原君家人不肯缴税,赵奢根据律法治了他们的罪,杀了平原君家九个主事的人。
B.平原君认为赵奢很贤能,就把他举荐给了赵王,赵王任用他管理国家税收,国家税收非常顺利,百姓富裕,国家府库充实。
C.秦军的奸细偷偷进来,被赵奢关押起来,但他趁机逃走了。
D.赵奢听取了许历的意见,发兵大破秦军,得到了赵惠文王的赏赐。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2)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2021-06-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少年游

周邦彦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裳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9.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女性抒情主人公的口吻,通过对比手法,写男女相契的欢好,情溢于词,韵传字外。
B.词的开头两句写山像被石黛染过一样明亮,单衣虽薄却可耐住早上寒气。
C.一夜春风,“楼上卷帘看”,看的不单是“海棠”,还有自己所思之人。
D.“南陌暖雕鞍”一句借物抒怀,流露出女主人公相思之时内心的伤感情绪。
10.如何理解词的结尾“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6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民阅读”,并会同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微信“朋友圈”中的读书人多了,报刊媒体上倡导全民阅读的声音响了,各种荐书书目看不过来了,众多民间图书馆、绘本馆、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2017年4月18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注]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

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

(摘编自2017年4月《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注]接触率:一个人或家庭在一特定时间内接触某一媒体的次数。

材料三:

亚马逊中国发布“2017全民阅读报告”。从阅读报告整体来看,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受众的阅读热情不断高涨,阅读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超10本,并且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电子书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读者接受,而年轻一代更成为了电子阅读的生力军。其中,90后和0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纸、电“一起读”成为主流。同时,7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与网友“一起读”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依然是畅销书榜的常客,《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持续畅销,诗词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带火诗词类图书。

(摘编自2017年4月《techweb》)

材料四:

古有鱼传尺素,今有图书漂流。而当图书漂流遇到高铁,旅行的你会跟哪一缕书香邂逅?“鱼书计划”旨在推动全民阅读,“鱼书”二字出自中国古代典故“鱼传尺素”。意味着书信的传递。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的旅客,可在候车厅的自助式图书漂流点——鱼书漂流站上选取想要阅读的书籍,并通过输入身份证号码或车票信息注册个人信息,扫描图书编码之后,即可将图书借走。此外,读者可以通过扫描漂书上的官方二维码,进入漂书讨论区,与来自不同城市的漂书人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参与实时书评互动,让图书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漂流起来。

(摘编自2017年4月《长沙晚报》)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后,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民阅读”,并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
B.分析各类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我国成年国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近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C.数据显示,我国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与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2009年的差距最小,2016年的差距最大。
D.数字阅读时代,年轻人成为电子阅读的生力军,他们大多愿意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在国家层面出台鼓励全民阅读的相关政策、措施,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
B.相较于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上升较快。
C.大部分读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并且对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随年龄段的增大而提升。
D.热门影视剧推动了其原著的畅销,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稳居畅销书榜首。
1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全民阅读。
14.学校为促进学生阅读,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请详细说明?
2021-06-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4个鸡蛋

玉如意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终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说: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是土路,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子。很小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心疼了。我不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喜欢的长头发。以前的李暖暖,天天穿得怪异而艳丽,喜欢那些小首饰,曾经在一只耳朵上戴过四个耳饰,为此差点儿被她爸赶出家门……而现在的她,素面朝天,极其简约。

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抱住了我。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早早地为此而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结果她就来了,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天,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C.小说标题简洁醒目,吸引读者,“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谜底揭开,孩子们的行为感动了李暖暖,使她最终决心留下来。
D.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16.小说第5段写到了“我”去看李暖暖时的路途境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7.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抒写的是师生情的真挚,有人认为反映的是青年人的成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2021-06-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8. 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农业知识的表达十分复杂,行业内的“缄默知识”、经验方法等要转化为数字表达十分困难。__在这个区域、这个品种适合的农业数据,在另一个区域、另一个品种未必适合,这些都导致智慧农业的业务门槛相对较高。智慧农业早期投入大,回收期长,_____;但是科技巨头、上市公司更注重长期效益,他们将努力克服困难,布局智慧农业。中国农业未来市场规模巨大,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向智慧农业集聚。我们有理由相信,___
2019-03-27更新 | 1006次组卷 | 22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六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眼也不眨地望着鲨鱼向前游来。绳子短了,少去它割掉用来绑鱼的那一段。老头儿现在的头脑是清醒的,正常的,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希望不大。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看鲨鱼飞快地逼近船后边。它去咬那条死鱼的时候,老头儿看见它的嘴大张着,看见它在猛力朝鱼尾巴上面的肉里咬进去的当儿,它那双使人惊奇的眼睛和咬得格崩格崩的牙齿。鲨鱼的头伸在水面上,它的脊背也正在露出来,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①(     )的声音。他攮进的地方,是两只眼睛之间的那条线和从鼻子一直往上伸的那条线交叉的一点。事实上并没有这两条线。有的只是那又粗大又尖长的蓝色的头,两只大眼,和那咬得格崩格崩的、伸得长长的、吞②(     )一切的两颚。但那儿正是脑子的所在,老头儿就朝那一个地方扎进去了。他鼓起全身的气力,用他染了血的手把一杆锋利无比的鱼叉扎了进去。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③(     )他抱有坚决的意志和狠毒无比的心肠。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④(     )的鲨鱼。

19.给①②处加点字填写正确的拼音。
20.在③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21.请从“为所欲为”、“无所不为”、“安分守己”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④处。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22. 《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     
A.王熙凤B.探春C.元春D.袭人
2021-06-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下列人物中不是“金陵十二钗”的是(       
A.薛宝钗
B.薛宝琴
C.贾巧姐
D.史湘云
2019-12-09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外国语学院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五月测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近年来,中小学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数见不鲜;学校运动会上再难见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中国青少年的力量、连度、耐力等多项指标下滑,身体素质令人担忧不已。

材料二: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将中考体育的分值上调到100分。几乎同一时间,天津市教委将中考体育成绩从30分提高到40分。

材料三: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身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而收效远。——毛泽东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班级计划举办以“体育与健康”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触?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名著阅读、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3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名句名篇默写
2
作家作品
3
阅读与鉴赏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名著阅读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篇名句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二、文言文阅读
2-40.65苏洵(1009-1066)  《六国论》  议论类
5-80.65司马迁(前145-前90)  《史记》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9-100.4周邦彦(1056-1121)  词
四、现代文阅读
11-140.4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15-170.65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19-210.65海明威  《老人与海》选择+表达
230.65《红楼梦》  名著阅读选择题
六、名著阅读
220.85曹雪芹(1715-1764)  《红楼梦》  名著阅读
七、作文
240.4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