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3-12 1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下老师还能干些什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传统授课模式被颠覆,网课成为社会化学习的宠儿。互联网确实激发了教学的潜力。一方面,数字校园建设以及“互联网十教育”大平台等扩展了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使教师可以通过更有效地“充电”,来提升备课、上课质量和互动交流频率,让精准教学成为现实。例如,有教师在化学课上借助互联网AI技术,把分子构型以3D的形式展示出来,大大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然而,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过度扩张,最近几年,舆论场上却出现了“教师夕阳论”“课堂无用论”的论调。比如,有人认为既然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选择课程,甚至定制课程,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教师了。还有人直言,未来网课将代替课堂,虚拟主持人将代替教师。这种对教师职业产生的质疑体现了人们对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的迷茫。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定位比较固定,教学主要的路径体现为“书本一课堂一学生一作业”的流程。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这种模式。一方面,全国几乎所有网民都利用手机上网,传统模式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获取知识的习惯;另一方面,教育公平的需求难以被满足,比如偏远乡村和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匮乏问题。所以,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教师的角色逐渐发生转变:一是从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变成了资源的整合者;二是从课堂的管理者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三是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知识的启发者、学习的引导者。新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价值的降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很多学生由于网络自主性的增加,容易下意识地只关注令自己心理舒适的内容,而忽略学科本身的逻辑。同时,由于网上资源良莠不齐,许多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影响学生的自律性甚至价值观。如果没有教师的启发指导,学生就像闯入玩具店的孩子,惊喜、好奇、迷茫而难有收获。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教学理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成为考试机器人。

所以,教师依然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才需求、教育形态,乃至教育理念。目前,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还不够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还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高端研究和实践人才依然短缺。在此背景下,我国需要继续支持“互联网十教育”计划,借助互联网技术给教师提供更大的平台,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教师的角色和价值,发扬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育理念,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摘编自聂书江《做互联网时代的“大先生”》)


材料二:

教育,民族之命脉;先生,教育之魂魄。“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今日之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梦之队”的筑梦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大先生”要胸怀“国之大者”。“大先生”之大,首在胸怀,要自觉以强烈的家国情怀观照教育职业,将其升华为国家民族复兴的事业,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铭记于心,甘当人梯、甘当学生发展铺路石。

“大先生”要心中有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以情动人、育人、化人,才能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培养出更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大先生”要“桶中有水”。古语云,“学不可以已”,意思是说学习是终身的、无止境的。作为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还要“长流水”。教书育人,扎实的知识功底是基础。作为教师,知识更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紧扣时代脉搏,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成就“大先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及风气。纪检监察机关应主动作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破除“五唯”、净化学术生态等方面加强监督,对学术不正之风和教育领域腐败问题坚决查处,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教书育人新风正气,为更多教师做“大先生”创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摘编自乐兵《做“大先生”育时代新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激发了教学潜力,有助于扩展课程资源、实现精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近几年社会舆论的诸多质疑,使得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都产生了迷茫。
C.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路径、教师角色、教学理念都有所变化。
D.教师是打造“梦之队”的筑梦人,学生要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
2.根据材料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加持下的教师,逐渐成为学习资源的整合者、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播者和学习的引导者。
B.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教师还不具备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
C.教育关系着民族的命脉,培育学生就是培育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D.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就要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牢记使命,彰显担当。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大先生”例证的一项是(     
A.丽江华平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25年如一日,身患重病仍坚守教育第一线,帮助20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求知求学、走出大山。
B.从“不想留”到“不想走”的90后特岗女教师闫子轩,扎根在河南封丘县艰苦的乡村,把知识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传递给乡村孩子。
C.著名实业家邵逸夫一生共捐赠内地教育超45亿港币,捐建项目超6000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等遍布全国。
D.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老师,70岁开始学电脑,84岁开始玩微博,近90岁玩微信,至今仍站在讲台上,与90后、00后交流顺畅无代沟。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成就“大先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狼图腾(节选)

姜戎

额仑狼群消失以后的第二年早春,兵团下令减少草原狗的数量,以节约宝贵的牛羊肉食,用来供应没有油水的农业团。首先遭此厄运的是狗崽们,草原上新生的一茬小狗崽几乎都被抛到腾格里,额仑草原到处都能听到母狗们凄厉的哭嚎声,还能看到母狗刨出被主人悄悄埋掉的狗崽,并叼着死狗崽发疯转圈。草原女人们嚎啕大哭,男人们则默默流泪。草原大狗和猎狗也一天天消瘦下去。

半年后,二郎远离蒙古包,在草丛中沉思发呆的时候,被一辆兵团战士的卡车上的人开枪打死,拉走。陈阵、杨克、张继原和高建中狂怒地冲到团部和两个连部,但是一直未能找到凶手。所有新来的汉人在吃狗肉上结成统一战线,把凶手藏得像被异族追捕的英雄一样。

四年后一个白毛风肆虐的凌晨,一位老人和一位壮年人骑着马驾着一辆牛车向边防公路跑去,牛车上载着毕利格老人的遗体。大队的三个天葬场已有两处弃之不用,一些牧民死后已改为汉式的土葬。只有毕利格老人坚持要到可能还有狼的地方去。他的遗嘱是让他的两个远房兄弟,把他送到边防公路以北的无人区。

据老人的弟弟说,那夜,边防公路的北面,老狼和狼崽的嗥声一夜没停,一直嗥到天亮。

陈阵、杨克和张继原都认为,毕利格阿爸是痛苦的、也是幸运的老人。因为他是额仑草原最后一个由草原天葬而魂归腾格里的蒙古族老人。此后,草原狼群再也没有回到过额仑草原。

1975年,内蒙生产建设兵团被正式解散。但水草丰美的马驹子河流域,却早已被垦成了大片沙地。房子、机器、汽车、拖拉机,以及大部分职工和他们的观念、生活方式还都留在草原。额仑草原在一年一年地退化。如果听到哪个蒙古包被狼咬死一只羊,一定会被人们议论好几天,而听到马蹄陷入鼠洞,人马被摔伤的事情却渐渐多了起来。

……

在北京知青赴额仑草原插队30周年的夏季,陈阵和杨克驾着一辆蓝色切诺基离开了京城,驶向额仑草原。

陈阵在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以后,一直在一所大学的研究所从事国情和体制改革的研究。杨克取得法学学士学位以后,又拿下硕士学位和律师资格,此时他已经是北京一家声誉良好的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人。这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友一直惦念草原,但又畏惧重返草原。然而30周年这个人生经历而立之年,使他俩立定决心重返额仑草原。他俩将去看望他们的草原亲友,看望他们不敢再看的乌珠穆沁大草原,看望黑石山下那个小狼的故洞。有时候他们脑海里甚至幻化出这样的一幅图景:风声呼啸、白毛狂飞,小狼像一条金色的飞龙,腾云驾雾,载雪乘风,快乐飞翔,飞向腾格里、飞向天狼星、飞向自由的太空宇宙、飞向千万年来所有战死的蒙古草原狼的灵魂集聚之地。陈阵还想再到草原感受并验证一下自己学术书稿中的论点。

吉普一进入内蒙地界,天空依然湛蓝。然而,只有在草原长期生活过的人才知道,腾格里已经不是原来的腾格里了。天空干燥得没有一丝云,草原的腾格里几乎变成了沙地的腾格里。干热的天空之下,望不见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黄的沙草地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板结沙地,像铺满了一张张巨大的粗砂纸。干沙半盖的公路上,一辆辆拉着牛羊的铁笼卡车,卷着黄尘扑面而来,驶向关内。一路上几乎见不到一个蒙古包、一群马、一群牛。偶尔见到一群羊,则乱毛脏黑、又瘦又小,连从前额仑草原的处理羊都不如……两人几乎打消了继续前行的愿望。他俩都舍不得自己心中湿润碧绿的草原美景底片被干尘洗掉,被砂纸磨损。

杨克在路边停下车,拍了拍身上的干尘对陈阵说:前十来年实在太忙了,没时间回草原看看。这两年,我下面的人都可以独当一面了,这才腾出空儿。可说真的,我心里还是怕见草原。今年春天张继原回了一趟额仑,他跟我讲了不少草原沙化的事儿。我作了那么长时间的精神准备,没想到草原沙化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陈阵拍了拍方向盘说:让我来开吧……阿爸才走了20多年,咱们就亲眼看到他所预言的恶果了,咱俩还真得回额仑草原去祭拜他。而且,再不回去看看,小狼的那个洞可能真要被沙子填死了。老洞是称霸草原千万年的草原狼留在世上的唯一遗迹了。

杨克说:百年老洞都是最结实的洞,几百年都塌不了,才过了20多年就会坍塌?老洞那么深,没一百年风沙也填不满它吧?

陈阵说:我也想念乌力吉,真想再见到他,再向他好好请教请教狼学和草原学。只可惜,他对草原伤透了心,退休以后就离开了草原进了城,住到女儿家里养病去了。中国没有竞争选拔人才的科学民主机制,耿直的优秀人才总被压在下面,这位中国少有的狼专家和草原专家就这么被彻底埋没了。我看,体制黄沙比草原黄沙更可怕,它才是草原沙尘暴的真正源头之一。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产建设兵团开进额仑草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蒙古牧民的生活习俗及其环境地貌。
B.为节约宝贵的牛羊肉食,兵团下令大量宰杀草原上新生的狗崽来补充人们食物的不足。
C.新来草原的汉人和陈阵等人对“二郎”被杀态度的不同,折射出对生命的冷漠和悲悯两种不同人性。
D.草原中狼咬死羊现象成为人们的谈资和人马因鼠洞而摔伤的常见均与狼群消失不无关联。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母狗“凄厉的哭嚎声”、“叼着死狗崽发疯转圈”、女人们的“号啕大哭”和男人的“默默流泪”等情景从不同侧面表现了狼群消失后草原狗的惨状。
B.毕利格老人天葬于边防公路北面荒草连天的无人区,彻夜未停嚎叫的狼群此后再也没有回到过额仑草原,人与狼的命运相互映衬,满蕴苍凉与凄怆。
C.小说调动人们的多种感官,以轻松的笔调从视觉、听觉、触觉上描写了小狼飞向灵魂集聚之地的欢快之景,虽为虚幻,读来却令人如临其境。
D.作者借陈阵之口,交代擅长狼学和草原学的乌力吉遭受排挤的事实,将体制黄沙与草原黄沙作巧妙映衬,表达了对草原黄沙源头的深入探寻和深刻反思。
8.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9.小说多次写到小狼的故洞,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冯道可道,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去事宦者张承业。承业监河东军,以其文学荐之晋王。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道尝戒明宗曰:“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水运军将于临河县得一玉杯,有文曰“传国宝万岁杯”,明宗甚爱之,以示道,道曰:“此前世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明宗武君,不晓其言,道已去,召侍臣讲说其义,嘉纳之。道前事九君,未尝谏诤。世宗初即位,刘旻攻上党,世宗曰:“刘旻少我,谓我新立而国有大丧,必不能出兵以战。且善用兵者出其不意,吾当自将击之。”道乃切谏,以为不可。世宗曰:“刘旻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山压卵。”道曰:“陛下做得山定否?”世宗怒,卒自将击旻,果败旻于高平。世宗取淮南,定三关,威武之振自高平始。其击旻也,鄙道不以从行,以为太祖山陵使。葬毕而道卒,年七十三,谥曰文懿,追封瀛王。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益以旧德自处。道事四姓十君,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誉之。

(节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B.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C.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D.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取字并取号,以便于平辈或后辈称呼,表示尊重。
B.中国,指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由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也可指京都地区。本文取前意。
C.天成,指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皇帝即位时或在位间改换年号称之为“改元”。
D.山陵使,古代皇帝死亡,葬地所在称山陵,山陵使掌皇帝丧葬之事,多由大臣临时兼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道刻苦节俭、坚守操行。当晋梁双方对峙时,冯道能够在茅屋中卧草而眠,对于将领赠送的抢来的女子也能返还原主。
B.冯道做事审慎、居安思危。面对连年丰收,他善用出使中山的亲身经历来委婉劝说皇帝要注意谷贱伤农的情况,获皇帝肯定。
C.冯道不惧君威,敢于谏言。冯道之前虽不曾直言规劝过皇帝,但在刘旻攻打上党时,他却犯颜直谏,从而遭到新帝嫌弃。
D.冯道德才兼备,广被称誉。冯道年轻时凭借才华得以升职,后为人稳重,虽然历侍四姓十君,但依旧因为德行受到景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
(2)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
14.《尚书》有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根据文章概括冯道做了哪些事体现了这一观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谭孝廉赴举

李咸用【注】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

【注】李咸用,晚唐诗人。晚唐时社会矛盾激化,兵戈不断,不仅民不聊生,就是士人进身之路也多有阻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借代,交代了谭孝廉赴京科考的时代背景,赞扬其行为的难能可贵。
B.颈联“也知”扫去贵贱命中注定的消极情绪,为后一句表达嘱托之意蓄势。
C.尾联指出当下儒学之道急需人才,表示自己会竭力向王卿贵族们举荐谭孝廉。
D.这首诗情中蕴理,语言浅近而蕴意深远,表现出作者对后辈殷切寄望的情谊。
16.这首送别之作,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