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赠友送别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46 题号:1429456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谭孝廉赴举

李咸用【注】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

【注】李咸用,晚唐诗人。晚唐时社会矛盾激化,兵戈不断,不仅民不聊生,就是士人进身之路也多有阻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借代,交代了谭孝廉赴京科考的时代背景,赞扬其行为的难能可贵。
B.颈联“也知”扫去贵贱命中注定的消极情绪,为后一句表达嘱托之意蓄势。
C.尾联指出当下儒学之道急需人才,表示自己会竭力向王卿贵族们举荐谭孝廉。
D.这首诗情中蕴理,语言浅近而蕴意深远,表现出作者对后辈殷切寄望的情谊。
2.这首送别之作,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知识点】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刘长卿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注]①上人:对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之尊称。②杖锡: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③沃洲:山名,在浙江新昌县东。相传晋高僧支遁曾隐居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无心”是佛教用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用来评价禅客的随心自在。
B.鞋随身行是常理,但颔联中“身随敝屦”在反常的表述中寓有随缘无心的深意。
C.颈联中的“空”字用得绝妙,写出与灵澈上人分别后诗人内心有无限失落与寂寥。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遭遇冷落后内心的凄苦。
2.诗歌是如何塑造灵澈上人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3-21更新 | 31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怀求古翁

李商隐

何时粉署仙,傲兀逐戎旃。

关塞犹传箭,江湖莫系船。

欲收棋子醉,竟把钓车眠。

谢脁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注】①求古翁:李远,字求古,蜀人。大和五年(831)进士。忠、建、江三州刺史,终御史中丞。②粉署:尚书省之别称,汉代尚书省皆用胡粉涂壁,画古贤人烈女。李商隐与李远曾同在尚书省任职。
1.关于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怀古翁由粉署而逐戎旃,写出了怀古翁兀傲不羁的性情。
B.国家当处战争之中,故而求古翁欣然放弃江湖奔赴疆场。
C.爱喝酒,精棋道,喜钓鱼,求古翁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
D.诗人借求古翁抒己怀,诗中融入了自己切身的人生感受,两人同病相怜。
2.诗歌抒发了诗人对求古翁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1-09-08更新 | 1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①划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②南徐:地名,今江苏镇江市。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先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然后写涨满的春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B.“弱柳”句中“柳”和“留”谐音,字而写柳树系不住船,实则写词人殷勤挽留朋友但是朋友还是要登船离去。
C.“为君”句写词人想象着朋友离去,一路陪伴他的只有划船摇橹的声音,心中不禁滋生出无限的愁绪。
D.下片前三句写朋友到了南徐渡口后还会走上曾经一起踏青走过的那条路,但已经是路依旧人不同了。
2.结尾两句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在写景、抒情方而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2020-09-08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