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陕西 高一 期末 2022-07-27 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族不仅仅是以血缘、地域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人类共同体,更为重要的是以文化的共同体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巨大的文化差异使人们可以区分我族他族,民族认同是一种心理活动,在民族认同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族群成员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感受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因此,可以说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和天然边界,是体现民族认同的一个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民族的认同感总会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上得到表现,留下或隐或显的印记。

民族认同的文化联结来自原生性要素的纽带,如习俗、血缘、祖源、语言等的共同性,除此之外,宗教、服饰、建筑等所有外显的文化要素都可以作为人群互相区别的标志,这种认同的因素,在中国古代可能表现得更为直接或明显。

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后,服饰便成为必不可少的日用生活品,服饰除用来遮蔽和保护身体外,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功能就是社会标志功能。《驹支不屈于晋》所载我诸我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是中国古代对一个群体的不同认识。通过一个人的服饰、可以大致看出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等。《春秋繁露》载: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礼记·大传》载: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中国封建社会中,服饰强烈地反映着等级、名分的差别,社会成员都必须依照自己的等级身份来穿戴,衣、帽、鞋、袜、装饰品等,无一不在形制、质料、图案花纹及色彩上有严格的区分,不能僭越。

也正因为服饰有如此多的功能,所以在中国古代特别重视服饰,每逢改朝换代,首先便要易服色,以宣示新朝的建立及正统性,让服色的政治意义首先服务于新王朝的合法性,在运用改正朔、易服色来说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时对之进行了种种改易,正朔、服色的影响最终仅作为一种仪式性的政治名分而存在。帝王通过改正朔、易服色、别衣服,可以使臣民意识到改朝换代,促使其认同的转变,达到取得天下正统的目的。

不仅如此,服饰也时常是民族边界的一个标志,冕旒衣冠,在现代人看来,也许只是外在装束,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民族风格,或者在正式场合中作为身份标志,并没有什么太严重的意义,但在古代东亚,冕旒衣冠却是承认认同的象征,不仅涉及民族(华夷),而且涉及国家(王朝),甚至呈现文明与野蛮(文化)。传统儒家学说所形塑出来的政治制度和观念世界,似乎特别在意衣冠的象征性,无论是政治上的等级,还是家族内的亲疏,都要依靠衣冠服色来确认,就连王朝的合法性与文化的合理性,也得要靠衣冠来建立。

也正因为服饰在中国古代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此,《论衡》有言苏武入匈奴,终不左衽;赵他入南越,箕踞椎髻,誓汉朝称苏武而毁赵他”。在各个新建王朝服制改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强烈的反对或抵抗等事件,尤其是在非华夏民族建立政权的情况下,反抗行为可能会表现得更加激烈,而这种反抗情绪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民族情感及认同倾向。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清朝的剃发令引起的风波:从清初入关起,满族统治者就强调天下应当剃发易服,以表示遵从大清正统,这也说明在满族人的心目中,服饰与发型也是王朝认同的一种标志。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服饰作为民族认同、民族界限的标志已经有所弱化,但是,从古代帝王以改正朔,易服色的方式试图改变民众的认同,到自古观念中的胡族披发左祍、汉族褒衣博带的固有认识,可见在中国古代,服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民族或政权的边界表征,那么对服饰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民族认同。

(摘编自吴洪琳《合为一家: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更为重要的是以文化的共同体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共同体,不同民族的文化
差异巨大,民族认同感一定会在民族文化上得以体现。
B.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和天然边界,体现了民族认同的一个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族群成员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感受进一步确认民族身份。
C.民族认同的文化联结来自原生性要素的纽带以及宗教等所有外显的文化要素,一直以来这些要素表现得特别直接或是明显。
D.“易服色”是改朝换代的一种标志,它可以迫使百姓意识到新朝建立,促使认同的转变,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项是(     
A.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丰富的史籍资料,翔实而严谨地证明了在古代,服饰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民族或政权的边界表征,对服饰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认同。
B.文章在论证结构上,从功能到意义,用了层进式的论证方式,阐释了服饰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认同。
C.文章引用人们称颂苏武、斥责赵他的事例是为了证明服饰在中国古代有很重要的意义。
D.在各个新建王朝服制改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强烈的反对或抵抗等事件,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冕旒衣冠成了“承认”和“认同”的象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饰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同时又受到民族性、阶级性和区域性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折射。
B.在古代,不仅皇帝的服饰不准臣民僭越,百官的服饰有区别,就连一般老百姓——士、农、工、商的服饰也各有区分,这样一套完整严密的服饰制度,把人们的高低贵贱区分得清清楚楚。
C.在现代社会中,服饰作为民族认同、民族界限的标志已经消失,因此、服饰的选择就不再具有社会功能和政治意义。
D.影响民族认同的因素既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因素,同时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这种复杂性决定了民族认同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视角。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长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当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必须开发新动能。就劳动力供给而言,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我国劳动者队伍从数量型增长向技能型发展转变,将有力对冲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

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与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技工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例和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两者均不高,分别仅为26.8%30%

(摘编自吴帅《技能中国行动,满足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

材料二:

液压式伺服冲压机、扫描透射电子全息显微镜、加氢反应器、电波暗室……这是我国尚未掌握的核心技术清单。而这只是我们国家‘卡脖子’技术的一部分。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一份当前我国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集成电路产业目前人才缺口是30万,补齐需要10年时间,在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继旺说道。

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不单出现在像集成电路等这样的高科技产业,社会生活服务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迫在眉睫是京东集团副总裁姜耀东对京东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描述。整个物流行业已由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产业,很多新兴岗位应运而生。目前这些新兴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姜耀东说。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增长。缺口大、任务急,怎么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认为,未来三十年的发展主题是投资于人。他表示,新时代对劳动者知识能力素质和知识能力复合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需要根据人才成长需求来设计,包括课程、学制、场景都应该满足和适应这样的需求变化。

(摘编自唐芊尔《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

材料三:

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整个技能人才队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政策供给等方面持续推进,20年前高技能人才队伍只占技能人才队伍的4%;现在能占到20%以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总体上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目前所谓的差距是从科技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来研判的,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现在来看并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和知识型技能人才。崔秋立说。

技能提升行动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上。目前,人社部在组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工院校改革创新计划等多项具体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2017年以来,人社部先后与湖北、云南、河南、山西等9个省份签署技能人才工作领域部省共建协议,积极推动技能社会建设。

(摘编自敖蓉、梁婧《技能人才画像来了,像你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大、中、小全部工业门类和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国家。
B.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技工短缺问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三成。
C.如果不掌握液压式伺服冲压机、加氢反应器等核心技术,可能会使我国部分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D.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占技能人才队伍比例大幅增长,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保证在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能够继续开发出新的动能,因此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支柱。
B.现代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并且根据人才成长需求来设计课程、学制等,以满足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
C.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其在企业人才结构中逐渐被技术技能型人才取代。
D.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目的是提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这需要人社部、技工院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6.请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油布包

张品成

又是敲门声,很轻,但秦千起还是听到了。那天他觉得娘突然从床上跃起,棉被被掀开一角,凉风贼似地蹿进被窝。秦千起趴门缝看,看见爷了。的一声,门缝那边昏暗的油灯忽的一下灭了。娘回到床上躺下。

爷回了。秦干起说。娘吓了一跳:哎呀!你没睡?”“娘,我看见爷了。”“你做梦了,你梦到你爷了?”“娘,不是梦,是我看见你和爷在堂屋里说话。爷给你一个油布包……”“没有的事。”“娘,我听到爷说四个人四个角……爷说我们发誓,不反水……活到那一天,四个人把四片布拼了……人在旗在!

没的事嘛!娘有些急了。我从门缝里看到的,我碰倒了吹火筒,你和爷把灯吹灭了。”“哦哦!伢仔,万万不能对人说。就是梦也不能对人说,说了要被杀头的。

秦千起真的常常梦见爷,梦见那个油布包。他经常在屋里到处翻找,还是没找到那个油布包,但他坚信那包包一定在家里。他想那油布包在爷就一定会回来。

有一天秦千起憋不住了,问娘:爷去哪里了?娘说:去了该去的地方。娘抹着眼睛。秦千起问娘:你老抹眼睛干嘛?”“松明子火燃了烟大。娘弄熄了松明火说,睡哩!睡!

日子越发艰难,娘起早摸黑、披星戴月,秦千起小小年纪就下田劳作。苦煎苦熬的日子又过了几年,娘病了。娘躺在床上,每况愈下。那天娘的气更虚了,游丝样从那灰白的两唇缝隙里进出。

娘费力地朝秦千起招着手,他就到了娘床边。娘指了指屋梁。秦千起搬来梯子,小心地爬上去。他抠出石头,伸手摸到那油布包包了。他取出来在手里掂了掂,感觉不像是银洋,更不是金银,是票子哩。他想。

秦千起小心地把那包东西递到娘的面前。娘说:伢仔,你打开!他小心地打开油布包,没银洋、金子,也没票子,是一块红布。他对娘说:是块红布。娘说:那块红布,你爷说那是他命根子。”“命根子?娘说:他们四个人,被仇人追杀。你爷他们要分散走。领头的把一面旗裁成四块,说人在旗在。只要活着旗就在,谁也不能死。等有一天大家拼旗,不能让旗少了一角。秦千起点着头,似乎明白了。

娘怕是等不到你爷回来的那一天了。等有一天,你爷要是活着回来,你把这东西交给你爷。你爷要是死了,你把它交给你爷队伍里的人。秦千起点头说:娘你放心!儿在东西在。娘笑着闭上了眼……秦千起埋了娘,在娘的坟前埋了几块大石头,他把油布包藏到石缝里。秦千起对着娘的坟磕三个响头,扭头走了。

秦千起去了码头做苦力。有一天,码头的人谈论山外的时事,说当年的红军要回来了。他想,等了那么多年,我爷要回来了。

半月后,果然远远听到隆隆炮声。随后有队伍从水路、陆路来到镇子上,是支大军。他们在城隍庙前场坪上做演讲。

秦千起在城隍庙见穿军装的人就问:你见到秦高丰没有?有人摇头,但也有人反问他:秦高丰是谁?他说:那是我爷,我爷也是红军。”“哦,现在不叫红军了,现在叫解放军。”“反正我爷是你们队伍上的人。”“你把你爷的名字、年龄和籍贯什么的告诉我们,我们帮你找。秦千起说:好喔,好喔。

秦千起听到敲门声,飞快打开门。不是爷,是三个穿军装的陌生男人。一个男人问:你来找过秦高丰?”“嗯!他是我爷,我爷十五年前跟红军走了……你们进屋,你们屋里坐。三个男人进了屋。

我爷跟我娘说,他一定会回来的,可是我娘没等到这一天。三个男人站在那好不自在,他们眼看别处,搓着巴掌。我爷呢?秦千起问。那个领头的男人说:秦高丰同志当年为掩护大家牺牲了。秦千起了声,很轻。他是人民英雄,革命烈士,他是好样的。”“哦,哦。秦千起轻轻地应了两声,他想起娘死前的嘱咐:你爷要是活着回来,你把这东西交给你爷,你爷要是死了,你把它交给你爷队伍里的人。娘的话由远处飘来。

我带你们去!那三个男人跟到了坟前。秦千起站在娘的坟前,对着坟说:爷队伍上的人回了,爷没回,我就照你说的把东西交给他们。说着秦千起挪动坟前那几块石头。

秦千起把那油布包取出来交到高个男人手里,高个男人小心地打开纸包。秦千起说:那年……就是我五岁那年,夜里睡着睡着不见了娘,娘半夜关了门在堂屋里说话,爷说四个人四个角,爷说我们发誓,不反水……活到那一天,四个人把四块布拼了……人在旗在!三个男人眼睛湿了,点着头。

男人说:你爷秦高丰同志说得对!人在旗在!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同样的一块红布。另两个男人也掏出留存完好的两块红布。他们把四块红布拼到一起,那面红旗,完好无损。

后记:

秦千起被那个高个男人接走了。他入了伍,后来秦千起所在的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后,秦千起被上级授予战斗英雄勋章。那枚勋章上也有一面红旗。回国后,他把那枚勋章别在胸前去了娘的坟前。他在坟前站了很久,他想要是娘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该有多好。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18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借深夜“轻轻的敲门声”“贼似的凉风”“昏暗的灯光”营造出紧迫的氛围,加上孩童视角带来的神秘色彩,暗示故事发生在白色恐怖时期。
B.小说中没有直接描写“爷”秦高丰的出场,但从儿子、妻子、战友口中,我们仍能勾画出他鲜明的形象,既重情重义,勇毅果敢,又信仰坚定。
C.小说人物刻画细腻又生动,情节曲折繁复、真实感人,场面波澜壮阔,多处都表现出革命儿女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矢志不渝的信念。
D.小说用两个“拼图”构建故事情节—四块红布拼接成整幅红旗,秦千起作为见证人拼接整个故事—这种结构让叙事远离单调的线性,匠心独具。
8.秦千起前后两次讲述“爷”的誓言,这样讲述有什么作用?
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油布包”与“红旗”(“旗”),实质一样而说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陵少卿,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所以被称为“贰师将军”。后投降匈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指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取字,女子十五岁取字。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与“拜相如为上大夫”“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中的“拜”意思相同。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称呼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都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为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希望能自成一军,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全军突围,韩延年战死,李陵被迫投降,四百多人逃回塞内。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下狱施以腐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
(2)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
2022-07-2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