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高一 期中 2022-11-06 2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们对于环保能源的需求迫在眉睫,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研发各种绿色环保的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传统的化石燃料大多消耗于交通运输业,而电动汽车能有效地节省化石燃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过电动汽车目前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不便长途驾驶,这也是令很多研发人员头疼的问题。

孟菲斯是瑞典的一名电力工程师,他一直专注于新型环保能源的开发,为了让电动汽车能适应所有的场合,他想了很多办法,对汽车上的电瓶做了很多优化和升级,但即使电瓶的容量再大、使用再持久,也总会有耗尽的时候,这仍然限制了电动汽车的便捷性。正如有人所说:“在没有充电设备的路段,耗尽电力的电动汽车一文不值。”

“那如果公路能充电呢?走到哪儿充到哪儿!”孟菲斯说道。其实这个主意并不是心血来潮,早在几年前,孟菲斯就曾思考过这个方案,不过并没有展开研发。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孟菲斯把这个方案正式上报给了所属机构,得到了全力支持,机构成立了项目研究团队,决定彻底解决电动汽车的使用局限问题。

2018年,瑞典开通了第一条“充电公路”。公路通过车辆底部连接的一根移动充电臂,将电力从地下轨道输送给车辆电池。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危险,但项目研究团队称,它的危险程度极低。这条充电公路由许多节50米的路段构成,每节路段独立供电,只给在该节路段上行驶的车辆充电。为确保安全,车辆停下来时,电力自动切断。

“针对未来建设,瑞典政府的公路部门已经绘制了规划草图。所以这只是第一步,以后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孟菲斯对此深信不疑

材料二

中国是最早拥有太阳能高速公路的国家之一。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在山东济南投资建设了全球首条高速光伏公路,公路全长近2公里。高速光伏公路的路面由一块块看似“玻璃”的光伏板组成,但行走在上面摩擦力十足。路面不仅能承载小型电动汽车,也能承载中型货车。该路面使用的这种技术被称为“承载式光伏路面技术”,是将符合车辆通行条件的光伏发电组件直接铺设在道路路面上,由于技术指标和通行安全系数均超过当前普遍使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所以被称作“透明混凝土”。

光伏道路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发电,直接给道路沿线的各类设施提供电能。据报道,济南建成的这条太阳能道路已经实现并网发电。高速光伏公路的路面是模块化生产,铺设的效率比沥青路面要高,道路的维修也不需要扒开路面,尘土飞扬了。普通路面上的路面标识都是需要人工粉刷的,而这种光伏路面是可以自动显示和调整路面标识。此外,光伏路面还能够实现电热转换,遇到冬季雨雪天可以防止路面湿滑结冰,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系数,甚至有业内人士预言,铲雪车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下岗”。

光伏道路最吸引人的优势是它可以为在其上行驶和停泊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磁感应充电。对电动汽车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福音。

但是,光伏道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造价昂贵。世界第一条太阳能公路在法国诺曼底小镇Tourouvre建成,道路长1公里,宽2米,由28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覆盖,造价500万欧元。在一次实地试验中,一些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发生了破碎,许多人担心破碎后的尖锐表面会带来衍生伤害。当然,可以继续研发新的材料来加固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强度。不过,这样的新材料是把双刃剑,如果太硬或增加过多辅助的支撑结构,可能会                。更何况,在一些试验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损坏情况超过了研究者最初的预期,更换是必然的,而带来的费用,会不会超过其产生的效益呢?

一名长期报道光伏行业的网站记者对高速光伏公路的发展前景存有一些疑问。他对光伏路面的除雪融冰功能持怀疑态度:“温度越高,发电效率就会降低,如果给路面加热,它发的电会大量消耗在这上面。”他还指出,如果光伏路面的个别组件出现损坏,或者地下线缆产生问题,道路养护工作人员将很难处理。此外,光伏路面的安全也是他比较担心的问题,一旦路面出现车辆碰撞起火的情况,在普通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上可能只是车辆本身的问题,但若下面是电器设备,安全隐患就会非常大。

1.材料一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迫在眉睫B.一文不值C.心血来潮D.深信不疑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电动汽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动汽车的发明可以节省化石燃料,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B.当前的电动汽车便于实现长途驾驶,而且能适应所有的场合。
C.孟菲斯优化了汽车电瓶功能,使电瓶可以永久使用而不会耗尽。
D.孟菲斯成立的研究团队,彻底解决了电动汽车的使用局限问题。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有关充电公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瑞典首条充电公路共50米长,独立供电,安全性高。
B.济南的高速光伏公路是世界上第一条光伏发电公路。
C.长2公里的济南高速光伏公路可承载所有类型的汽车。
D.充电公路和光伏公路都能为在其上停泊的电车充电。
4.根据材料二,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不过,这样的新材料是把双刃剑,如果太硬或增加过多辅助的支撑结构,可能会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述能为汽车提供充电功能的道路,现阶段存在哪些不足。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文段一 :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

文段二 :

《醉翁亭记》(节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亦忧,退亦忧               进:指“居庙堂之高”
B.斯人,吾谁与归               微:隐藏
C.游人而禽鸟乐也               去:离开
D.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乐:以……为快乐
7.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仁人不因环境变化和个人得失而改变志向,文中连续出现多个“忧”字,体现了他们忧患之深。
B.文段一中“嗟乎”“耶”“噫”等词语运用,加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C.文段二中树林阴翳之静与百鸟啁啾之动、夕阳在山之静与人影散乱之动相映衬,突出山林的静谧。
D.文段一表达的先忧后乐情怀和文段二流露的与民同乐思想,都是仁人志士们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长,曰王羲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故迹,岂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东方,出沧海,以娱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书晚乃善,其所能,盖亦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后世未有能及者,其学不如彼邪?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为其故迹,岂然邪               信:相信
B.而尝东方,出沧海                  极:至,到达
C.其学不如彼邪                         岂:表示揣度,大概
D.教授王君盛恐其不               彰:显著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有地隐而高                              后世未有能及者
B.有池洼然而方                       盖亦精力自致者
C.此为故迹                                 以娱意于山水之间
D.羲之书晚乃善                           夫人有一能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还曾经在这里停留过呢
B.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C.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
大概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
D.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劝勉那些在学术上有造诣的人吧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篇名为《墨池记》,着眼点却不在“池”,而在于阐释成就并非天成,要靠刻苦学习的道理,勉励学者勤奋学习。
B.作者由王羲之善书法之技,推及到仁人庄士的教化德行,勉励人们要培养“一能”,也要刻苦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C.文中使用了不少问句,而实际上多表达肯定的意思。这样写,既可以把话说得委婉含蓄,又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D.在表达方式上,此文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文一致,在记叙描写之后议论,描述浓墨重彩,议论惜墨如金。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事君以礼,人以为谄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礼,与其奢,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

12.下列对章句对“礼”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B.孔子高度重视“礼”,同时也认为践行“礼”可能引起误解。
C.作为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怎样对待礼仪制度和音乐呢?
D.孔子认同的“礼”在于仪式的简朴,以及内心情感的悲伤。
13.请结合上述章句内容,谈谈“仁”和“礼”的关系。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1】,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2】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注释:【1】流霞:美酒名。【2】落帽:用的是东晋孟嘉登龙山,风吹帽落的典故,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1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天高气爽、山明水绿的绚丽秋景,令人赏心悦目。
B.“携”“酌”“搴”“泛”生动地写出诗人洒脱畅饮、采花赏菊的情景。
C.第七八句写诗人独自登高,面对美景强颜欢笑,抒发了孤独无奈之情。
D.诗尾由写景转为抒情,以歌声收束全篇,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15.下列诗句中“水”的意象,与“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中的“水”意蕴不同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6.这首诗写诗人重阳节登高的所见所感,请结合诗句内容,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达热情而真诚地礼敬贤才的诗句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乡村中日常生活图景,表达田园生活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几句,李清照将情感融入落花,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几句,刻画了周瑜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儒将形象。
(5)古典诗词流露出的情志和我们的心灵感受有相通之处。当我们感到失落、想排遣内心的愁苦时,可以吟咏“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需要维护尊严、表达傲岸不屈的精神时,可以吟咏“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六、整本书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名校
18.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论述了“差序格局”的问题,请结合书中的内容,评价下面的事例。不少于150字。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小陈举报父亲之事,赢得了一些网友点赞,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宗璞

①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

②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抱着我,或用婴儿车推着我。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我想,最初我还不会知道那是什么。渐渐地,能认识那是一座大建筑。在上幼稚园时就知道那是图书馆了。

③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里面像是探险,有时我们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我们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就听见水落地“啪”的一声,觉得真有趣。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

④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去,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云彩大都简单,一两笔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多么高大,多么好看。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

⑤抗战开始,我们离开清华园,一去八年,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在清华园中长大的孩子对北平的印象不够丰富,而梦里塞满了树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礼堂、工字厅等处的祥云缭绕的地方。胜利以后,我进入清华外文系学习,在家中虽然有一个小天地,图书馆是少不得要去的。我喜欢那大阅览室,这里是那样安静,每个人都在专心地读书。只有轻微地翻书页的声音。几个大字典架靠墙站着,字典永远是打开的,不时有人翻阅。我总是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上,因为出入都要走一段路,就可以让自己多坐一会。在那里看一些参考书,做各种作业。在家里写不出的作文,在图书馆里似乎是被那种气氛感染,很快便写出来。当然也有时在图书馆做功课不顺利,在家中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得很快。

⑥在这一段日子里,我惊异地发现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小,不像儿时印象中那样高大,但它仍是壮丽的,也常有一两笔白色的云依在楼顶。

⑦四年级时,便要做毕业论文,可以进入书库。置身于书库中,真像是置身于一个智慧的海洋。还有那清华图书馆著名的玻璃地板,半透明的。让人觉得像是走在湖水上,也像是走在云彩上。真是祥云缭绕了。我的论文题目是托马斯·哈代的诗,本来我喜欢哈代的小说,后来发现他的诗也是大家,深刻而有感染力,便选了他的诗做论文题目。导师是美国教授温德。

⑧从清华图书馆里走出来的还有少年闻一多和青年曹禺。闻一多1912年入清华学堂,在清华学习九年中,少不了要在图书馆读书。九年中他在课余写的旧体诗文自编为《古瓦集》,去年经整理后出版。可惜我目力太弱,已不能阅读,只能抚摸那典雅的蓝缎面,让想象飞翔在那一片彩云之上。

⑨曹禺的第一部剧作《雷雨》是在清华图书馆里写成的。我想那文科的教育,外国文学的熏陶,那祥云缭绕的书库,无疑会影响着曹禺的成熟和发展。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我想,演员若能扮演曹禺剧中的人物,是一种幸运。他的台词几乎不用背,自然就会记得。“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头,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上中学时,如果有人说一句“太阳出来了”,立刻会有人接上“黑暗留在后头”。“我的中国名字叫张乔治,外国名字叫乔治张”,短短两句话给了多么宽广的表演天地。也许这是外行话,但这是我的感受。

从图书馆走出的还有许多在各方面有成就的人,无论成就大小,贡献大小,都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力量,想来在清华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教职员工都会感到安慰。

我已经把哈代忘了许多年。忽然有一天,清华图书馆韦老师告知我,清华图书馆中保存了我的毕业论文,这真是意外之喜。后知馆中还存有一九五零级、一九五一级的部分论文。我即分告同班诸友,大家都很高兴。韦老师寄来了我的论文复印件,可翻译为《哈代诗歌中的必然观念》,厚厚的有二十七页。我拿到这一册东西,仿佛看见了五十年前的自己,全部文章是我自己打出来的,记得为打这篇论文,我特地学了英文打字。原来我是想写一本研究哈代的书,这论文不过是第一章。生活里是要不断地忘记许多事,不然会太沉重,忘得太多却也可惜。我在论文的序言中说,希望以后有时间真写出一本研究哈代的专著以完夙愿。这夙愿看来是完不成了。我已告别阅读,无法再读哈代,也无法读自己五十年前写的文字。我想,若是能读,也读不懂了。

今年夏天,目疾稍稳定,去清华参观新安排的“冯友兰文库”,便也到图书馆看看。大阅览室依旧,许多同学在埋头读书,安静极了。若是5年换一届学生,这里已换过十届了。岁月流逝,一届届学生的黑发变成银丝,但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在。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            肃穆:严肃而庄重静穆
B.左顾右盼很是惬意               左顾右盼:得意地向左右看
C.宽广的表演天地                  宽广:可发挥的空间大
D.这夙愿看来是完不成了        夙愿:一向怀有的愿望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图书馆对大学的重要性,引起下文作者对清华图书馆的追忆。
B.第③段描写作者小时在图书馆的嬉戏行为,表达她对此做法的惭愧。
C.作者写闻一多和曹禺,意在表明清华图书馆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清华图书馆的无限热爱、由衷感激以及赞美之情。
21.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⑧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可惜我目力太弱,已不能阅读,只能抚摸那典雅的蓝缎面,让想象飞翔在那一片彩云之上。
22.文章的题目是“那祥云围绕的地方”,请结合全文,分析它有哪些含义。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有些先长叶后开花,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甲】,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23.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又开花的枝条
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
③叶芽发育为枝和叶
④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
⑤与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密切相关
A.②⑤③④①B.①④③②⑤C.④③①②⑤D.③④①②⑤
24.在文中【甲】处补写一个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2个字。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5. 农民们送给袁隆平“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请你针对这样的称呼,发挥想象,描写他在稻田进行研究的情景。要求:体现袁隆平院士朴实的气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6. 在“我的家乡”主题班会上,主持人请你介绍故乡的一种特产或一处名胜,以此宣传你的家乡。要求:特产或名胜有代表性,150字左右。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7. 苏轼曾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你对这句诗提到的读书方法是否认同,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150字左右。
2022-11-04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8. 作文:

2022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瑞典文学院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说,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的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


生活中,我们既要有敏锐的视角,也要有勇气探索和解决问题。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从“敏锐”和“勇气”中,至少选择一个关键词,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文体明确。
2022-11-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整本书阅读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科普-自然科学类非连续性文本
19-220.65宗璞(1928-)  记叙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6-70.65范仲淹(989-1052)  欧阳修(1007-1072)
8-110.65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曾巩
三、名著阅读
12-130.65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160.65李白(701-762)  写景抒情
五、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整本书阅读
180.65《乡土中国》  理解重要概念  探究、评价、运用概念或观点简答(单)
七、语言文字运用
23-240.65情境补写  衔接与排序选择+表达
八、作文
250.65微写作  描绘场景  描写类微写作
260.65微写作  实用类微写作
270.65谈观点  议论类微写作
280.4青年成长  价值理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