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乳山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12-14 1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刚出版的《黑池坝笔记(二)》,自然是7年前《黑池坝笔记(一)》的延续。这些碎片式的随笔,是诗人陈先发在黑池坝湖边散步时内心的游思,与黑池坝既有关又无关,体现出一种断想短章式的复合文本形式。套用宗白华先生散步美学的说法,这无疑是陈先发的散步诗学,而在我看来,这种散步诗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诗学。诗人始终端坐在语言的轮椅上,以诗一般的语言谈论写作、诗歌和诗歌语言,以语言的灵性带动思辨,融语言灵性与思想于一炉,由此建立起个人的语言史和思想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恰恰是在语言问题上,形成了诗人与诗人、诗作与诗作的根本区别。正如论者所说:陈先发式的写作,一直注重语言的‘在场’。在他看来,写作的最高意义是对我们时代精神的记录。在《黑池坝笔记(二)》中,陈先发更加坚定地通向语言之途,有意识地凸显语言的神秘性、独创性和未完成性,以此对诗人、写作、世界和时代旁敲侧击。

语言的神秘性意味着世界的神秘性。一个诗人对世界和语言要完成双重的体验。一个小说家呢?对世界重在体验,对语言则重在理解,他最核心的需要,是语言的工具理性。而诗人须更深地参与语言中禁忌的、混沌的、神秘性的一面。这种语言神秘性似乎是对世界神秘性的模仿,在坝上记事中,陈先发多次述说这种神秘性,比如那个令人费解的巫师老乔,奇异本领突然而来又突然而去;那些精神病人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刺绣作品,因为他们更能直观世界和语言的神秘。

语言的独创性意味着语言的个体性和思想的创造性。按陈先发的意思,一个优秀的诗人应当能够清算语言的遗产恢复与拓展语言的表现力,能够把字和词的沙子拧成语言的绳子形成不可复制的个体语言特性。个体化的语言并不意味着独语,而是意在提醒诗人自己,必须要有语言危机意识,慎重对待一切习以为常的公共性语言对个体语言的驯化。另一方面,在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上,陈先发更强调语言的生成性。他借王尔德的话 语言,它是思想的母亲,而不是思想的孩子 表明,语言孕育思想,语言的创造性就意味着思想的创造性。他的这种笔记体写作同样如此,正是借助语言的召唤和催生,语言学、诗学、社会学、心理学、现象学哲学等各路思想纷至沓来,如奔马、闪电,亦如流水、落叶。

语言的未完成意味着作者写作和读者接受层面的创造性。陈先发不仅强调诗人写作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更深谙读者的接受美学之道。诗将世上一切‘已完成的’,在语言中变成‘未完成的’,以腾出新空间建成诗人的容身之所,这才是真正的‘在场’,而作者在一首诗中的完成度越高,读者就越难在这首诗中抵达他自己。换言之,未完成的诗歌语言为诗人的创造和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的阅读,是凝视语言的发现力而抑制语言带来的每一种情绪冲动。可惜的是,今日之读者不少还陷在情绪冲动的圈囿里。

(摘编自江飞、陈先发的散步诗学

材料二:

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需要历时性地探索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理论的历史生成规律,从语言之维重新勾勒中国现代诗学及诗歌创作的语言史。同时,需要共时性地考察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影响力和理论价值的新诗语言原理,全面立体地呈现百年中国现代新诗语言艺术原理的历史脉络和整体风貌,揭示这些语言艺术原理的美学价值和推动新诗形式发展与创作实践的现实意义。

要全面发掘、整理和提炼中国现代新诗的语言艺术原理。新诗是多元发生的文体,不仅是思想文化大变革的产物,也是语言大变革的产物。而现代新诗的语言艺术原理正是随着现代新诗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并成为中国现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诗语言艺术理论的复杂性在于:其提出者是多元的,既有创作新诗的诗人,也有专业的诗论家和语言学家:其借用的思想资源是多样的,既有中国古典诗歌语言观,更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语言观;其理论形态和话语形式是多样的,既有工具性的诗歌语言观,也有本体性的诗歌语言观,既有经验的感性的只言片语,也有相对科学的严谨的学理表述。因此,需要在纷繁复杂的文献和诗学理论中,细致而全面地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具有较高价值的新诗语言艺术原理。

要还原、解析中国现代新诗语言艺术理论的历史生成特点和规律。为了实现诗体的大解放,创造国语的文学,胡适主张并践行了以白话取代文言,以语言的自然(自由)打破古典诗歌的语言束缚(格律)。这次语言解放树立了白话的正宗地位,但也造成新诗语言散文化之异。为了矫枉救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格律诗派吸纳古典诗歌和民间歌谣的语言特性,京派文人对诗语形式做了更深的学理求证,并大量翻译外国诗歌,试验外国诗体,推动了新诗第二次语言解放;三四十年代,经由三次大众化讨论和新民歌、朗诵诗、街头诗等运动,新诗语言的民间化、大众化特征日趋鲜明,自由化、散文化与格律化并行不悖。新时期,以现代语言学为基础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被引入国内学界,在诗歌创作领域掀起第四次语言解放。诗学理论批评也发生了语言论转向。在每个时期,诗人、诗论家和语言学家都通过对西方语言、中国古典语言和中国民间语言这三种语言资源的不同配置,从各自的写作经验和专业立场出发提出自己对新诗语言的看法。

(摘编自江飞《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

材料三:

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界的泰斗《中国新诗总论》的文编谢冕一开讲就说明了自己的初心。谢冕始终关注着中国新诗领域的理论与批评。他介绍,中国新诗的创立,不是先有创作,而是先有理论。在从不成熟慢慢地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中国新诗的理论价值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访谈的最后环节,对于中国新诗今后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这一话题,谢冕表示,《中国新诗总论》中体现了一个核心思想——诗言志,即诗歌要表达人民的志向和愿望。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诗歌的这一伟大传统没有中断,今后的中国新诗依然会秉承着这个传统继续发展下去。

(摘编自《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回望中国新诗百年理论蝶变》)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散步诗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断想短章,更是诗人陈先发对创造、对生活、对时代精神的思考。
B.与小说家不同,诗人追求选用的语言与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在神韵和情感等方面高度一致。
C.语言的独创性就是用独特的方法组成语言,而这种语言形成了一种不可复制的语言风格。
D.诗人创作时应该留给读者再创造空间,读者阅读时也应该被作品带来的情感变化所左右。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立体地呈现百年中国现代新诗语言艺术原理的历史脉络和整体风貌,有助于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
B.由诗人、诗论家、语言学家等提出的新诗语言艺术理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新诗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
C.胡适对现代诗歌语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造成了新诗语言“散文化”之弊端。
D.中国现代诗歌语言借用中国古典语言和民间语言以及西方语言等语言资源,各时期它们占的地位和分量不同。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一篇评析创作者陈先发语言特点的小论文认为陈先发有意识地凸显语言的神秘性、独创性和未完成性。
B.材料二直接入题,指出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的要求,接着从两个方面具体论述构建这一理论体系的方法。
C.材料三虽为访谈录,但特点并不明显,而主要介绍谢冕对诗歌理论的认识及对诗歌创作发展方向的理解。
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所不同,但都采用的是先提出观点再分条论述的总分式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是一致的。
4.“散步诗学”是材料一提出来的理解陈先发诗学主张的一个重要概念,请给它下个定义。
5.中国新诗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如何创造新时期中国诗歌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光似水

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男孩子们又要求买一艘划艇。

他们的爸爸说:“没问题,我们回到卡塔古娜再买。”

但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远比父母想象中来得坚决。他们齐声说:“不,我们现在就要。”

他们的母亲说:“但是,这儿只有淋浴间的水可以划船。”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他们在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船坞的院子,还有一个可容纳两艘大游艇的棚舍。但是,他们在马德里这边是挤在卡斯特拉纳街四十七号的公寓五楼。可是他俩曾经答应孩子们,如果他们得了全班第一,就送他们一艘有六分仪和罗盘针的划艇,孩子们做到了。于是爸爸把这些都买来,那是一艘漂亮的铝艇,吃水线有一道金色条纹。

午餐的时候,爸爸宣布:“小艇在车库。问题是,没有办法由电梯或者楼梯把它搬上来,车库也腾不出多余的空间了。”

可是下一个星期六下午,孩子们请同学来帮忙把小艇搬上楼梯,好不容易才搬到女佣房。

爸爸说:“恭喜!现在呢?”

男孩子们说:“我们只是要把小艇搁在房间里,现在已经放进来了。”

星期三,爸爸妈妈照例看电影去了。孩子们成了家里的大王兼主子,他们关上门窗,打破客厅里一盏亮着的电灯灯泡。一股清凉如水的金光流泻出来,他们任由它流到近三尺深。然后,他们开着电灯,拿出划艇,就在屋内的小岛之间随意航行。

这次荒诞的奇航是我参加一期家居用品诗歌研讨会,说了几句玩笑话的结果。托托问我为什么一碰开关灯就会亮,我没有多思考。“光就像水,你一扭开龙头,它就出来了。”我说。

于是他们每星期三晚上都行船,学习使用六分仪和罗盘针,等他们的父母看完电影回家,总发现他们在干干的地上睡得像天使。几个月后,他们渴望走得更远,就要求全套的潜水装,包括面具、鳍状肢、氧气筒和压缩空气枪。

他们的父亲说:“你们把一艘不能用的划艇放在女佣房间已经够糟了,现在你们还要潜水装备,岂不更糟糕?”

“如果我们第一学期赢得金栀子花奖呢?”乔尔说。

他们的母亲惶然地说:“不,已经够了。”

他们的父亲责备她太强硬。

她说:“这两个孩子该尽本分的时候,连根钉子都赢不到。可是为了得到他们要的东西,他们什么奖都拿得到,连老师的职位都能抢到手。”

最后,父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可是到了七月,托托和乔尔各获得一个金栀子花奖,且获得校长公开表扬。那天下午,他们没有再开口,就在卧室里发现两套未拆封的潜水用具。

下一个星期三,他们的父母在电影院观赏《巴黎最后探戈》的时候,孩子们把公寓注满了深达十二尺的金光,房间里像温驯的鲨鱼在床铺等家具底下潜游,从光流底部可以打捞出不少几年来迷失在黑暗里的东西。

在年终颁奖大会上,两兄弟被赞誉为全校典范,获得杰出奖。这次他们用不着开口,父母主动问他们要什么。他们非常讲理,只要求在家开个宴会招待同班同学。

他们的父母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满面春风。

“这证明他们成熟了。”他说。

再下一个星期三,他们的父母正在观赏《阿尔及尔战役》时,卡斯特拉纳街的行人都看见一道光瀑从一幢树影掩映的老建筑里流泄下来,溢出阳台,一股一股沿着房屋正面倾泻而下,金色洪流急奔大道,一路照亮了市区,直亮到瓜达拉巴。

救火队面对这个紧急状况,撞开五楼的门,发现公寓里满是金光,一直淹到天花板。豹皮沙发和安乐椅在吧台流出的酒瓶和大钢琴间高高低低漂浮着,钢琴上的马尼拉罩巾时起时落,像一条金黄色的软骨鱼,不停地扇动。家居用品诗意盎然,好像长了翅膀,在厨房的上空飞翔。孩子们跳舞用的军乐队乐器,在从母亲水族箱里游出来的彩色鱼儿间漂来漂去,那些鱼是浩瀚的金色光海里唯一活生生而且快快乐乐的动物。

大厅那一头,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满屋子漂浮的是他们的三十七个同学,有的正在窥视天竺葵盆栽,有的正在唱改了歌词来嘲弄校长的校歌,有的正打开爸爸的酒瓶偷喝一杯白兰地酒……就这样化为永恒。

他们同时扭开太多灯,公寓泛滥成灾,医院传教士圣茱丽安纪念小学的整整两个班学生,最终淹死在卡斯特拉纳街四十七号五楼——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一个夏天像火烧、冬风冷如冰、没有海洋也没有河流、内陆根性的居民永远学不会光海航行术的遥远城市。

(节选自《异乡客》,宋碧云译,有删改)


[注]:①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百年孤独》。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兄弟俩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远比父母想象中来得坚决”、“齐声说”,体现了兄弟俩执拗的性格特点。
B.文中划横线句子是兄弟俩母亲的抱怨之词,可以看出她十分清楚兄弟俩并不是真正的好学进取,而是看重最后的奖励。
C.小说中多次出现“星期三”,这段时间正是兄弟俩学习划船的时间,隐喻着一个摆脱一切世俗束缚与标准的自由时空。
D.小说以梦想成就卓越为主题,暗示父母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来追逐梦想,但在自由的同时,还需要有节制的理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开头用“男孩子们”、“他们的爸爸们”等称谓,确定了全文的叙事角度,即始终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叙事。
B.小说通篇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故事,写孩子们的父母每星期三都去看电影,为故事的结局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多处以细节传神,通过对兄弟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的内在特征。
D.小说采用“重复轮回”的时间设置,形成一个循环的叙事结构,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使故事情节富有戏剧色彩。
8.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小说结尾谈谈你的看法。
9.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请结合这句话,从“魔幻”与“现实”的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2020-10-02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乾德元年正月庚申,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兼侍中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遣使十一人发安、复、郢、陈、澶、孟、宋、毫、颍、光等州兵会襄阳,以讨张文表。杨师璠之讨张文表也兵稍失利相持既久文表出战师璠大败之遂取潭州执文表

初,文表闻王师来伐,潜送款于赵璲。璲自以奉诏谕文表,得其归顺,甚喜,即遣使慰抚之。师璠兵既入城,纵火大掠,而璲亦继至。明日,享将吏于延昭门。指挥使高超语其众曰:“观中使之意,必活文表。若文表至阙,图害朗州,吾辈无遗数矣!”乃斩文表于市。及宴罢,璲召文表。超曰:“文表复谋为乱,已斩之矣。”璲太息久之。

杨师璠以三年十月出师,四年正月,张文表乃成擒,其间必有相持守处,而史及杂记传皆不载。

二月癸巳,王师因假道,遂收复荆南,益发兵日夜趋朗州。周保权惧,召观察判官李观象谋之。观象曰:“凡所以请援于朝者,诛张文表耳。今文表已诛,而王师不还,必将尽取湘湖之地。然我所恃者,北有荆渚,以为唇齿。今高氏束手听命,朗州势不独全。莫若幅巾归朝,幸不失富贵。”保权将从之,指挥使张从富等不可,乃相与为拒守计。

慕容延钊使丁德裕先往安抚。德裕至朗州,从富等不纳,尽撤部内桥梁,沉船舫,伐木塞路。德裕不敢与战,退军须朝旨。延钊以闻。上遣使谕周保权及将校曰:“尔本请师救援,故发大军,以拯尔难。今妖孽既珍,是有大造于汝也,何为反距王师,自取涂炭,重扰生聚?”保权为左右所制,执迷不复,遂进讨。慕容延钊遣战棹都监武怀节等分兵趣岳州,大破贼军于三江口,获船七百余艘,斩首四千余级,遂取岳州。

(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杨师璠之讨张文表也/兵稍失利/相持既久/文表出战/师璠大败之/遂取潭州/执文表
B.杨师璠之讨张文表也/兵稍失利相持/既久文表出战师璠/大败之/遂取潭州/执文表
C.杨师璠之讨张文表也/兵稍失利相持/既久文表出战/师璠大败之/遂取潭州执文表
D.杨师璠之讨张文表也/兵稍失利/相持既久文表出战师璠/大败之/遂取潭州/执文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使:官居六部之长,指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是宦官,其实不是一个固定的职位,东汉时期是由宦官来代表皇帝做一些外务。
B.癸巳:中国古代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记录年月日,六十年一周期,是现今世界上已知使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
C.荆渚:即“荆州”,古称江陵、郢都。“禹划九州,始有荆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大批文人墨客曾在荆州吟诗作赋。
D.幅巾:又称巾帻、帕头。用葛布制成的称为“葛巾”,多为布衣庶人戴用。用绢帛制成的称为“缣巾”,多为王公雅士们戴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平的大将张文表自恃自己昔日功高,不服幼主,趁机起兵叛变,北宋派慕容延创和李处耘加以平定。
B.指挥使高超认为张文表受招安回到朝廷必会加害朗州,他们都逃脱不了,于是在禀明赵璲后杀了张文表。
C.武平幼主周保权在北宋大军南下时,未听从观察判官李观象的建议幅巾归朝,而是听从指挥使张从富拒守。
D.张从富等不让大军进城,把部内桥梁都撤掉了,船舫都沉了底,砍伐树木堵住道路,丁德裕不敢攻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我所恃者,北有荆渚,以为唇齿。今高氏束手听命,朗州势不独全。
(2)今妖孽既殄,是有大造于汝也,何为反距王师,自取涂炭,重扰生聚?
14.宋太祖赵匡胤延续了周世宗柴荣时期制定的“先南后北”策略,决定先用兵平定南方诸国,再挥师北伐,统一中国。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这一过程?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北望

陆游

昔我初生岁,中原失太平。

宁知墓木拱,不见塞尘清。

京洛无来信,江淮尚宿兵。

何时青海月,重照汉家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狼烟,随着北宋军事力量的弱化,中原惨遭外敌入侵,生逢乱世的诗人深感痛心。
B.“哪里知道我都已经老去,还是没有听到收复中原的好消息。”诗人一生祈盼终化为烟
C.汴京和洛阳的朋友已经多年失去联系,江淮一带的宋朝军队仍然没有北伐中原的动作。
D.诗歌遣词造句平实之中有豪壮,豪壮之中见悲凉,形成一种独特的亦雅亦俗的语言风格。
16.诗人为诗用语清浅,但用意却悠远深邃,试以尾联为例加以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