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皖南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 高一 期末 2023-01-15 2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变迁,也引起了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变迁。“离土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差序格局”的经济基础,但“差序格局”并未彻底崩解,格局处于一种与当代社会相互配适的过渡阶段,而变迁中的乡土社会,对差序格局既有继承,也有扩张。

关于继承,例如猎德村,据调查显示,虽然当前它已经丧失了传统上定义的“村落”和“农民”的典型特征,乍看起来,离土不离乡的“非农化”似乎使农民逐渐摆脱了乡土性,但是由血缘、地缘产生的村落精神联系有着深厚的乡土基础,以至于当土地农业的载体消失后,格局成员仍保持着基于伦理的差序价值取向,人们依旧会将亲缘、血缘放在社会关系的首位,而与此同时地缘、业缘的关系也在加深,也是村际之间依旧会提到的“自己人”观念。简而言之,去除农民身份,猎德村的村民依旧保持着差序惯性。这一点是差序格局在当前形势下的传统继承。

关于其扩张,表现在格局成员的社会关系从伦理固定倾向于实际动态。以离土又离乡的农民流动为例,作为流动人口,需要收入来源以及新的身份融入新地域。因此,就业问题成为他们首要面对的问题。然而,众多外来就业者都察觉到,原有的社会关系辐射面太狭窄、信息不够用。这暗示他们,单纯利用血缘亲缘基础的关系网,能够获得的社会和经济资源极其有限。借此,格局成员意识到传统差序格局关系网存在的“格局边缘”,而新的生存环境下,关系是变动多样的,不同于传统社会,关系不一定要依据某种特定的社会规则,而是动态又趋利的——关系可以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可以从强到弱或从弱到强;利益驱使下,素不相识的新同事甚至可能成为合作伙伴。因此,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新居民们必然要突破家庭及亲缘关系的局限,在变动的经济和变动的关系中不断编织、不断调整、不断细化自己的关系网,推进格局范围与深度,得到更多元的社会关系结构,以此获得更丰富的信息社会资本。因此,拓展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成为流动人口扎根城市的新选择。

这一举措显然不同于传统“差序格局”是以父系血缘为核心的人际关系,随着现实情况的复杂化,以往不被人们重视的人际关系得到了开发。因此,差序格局包含的多元关系更为丰富,跨越地缘、亲缘的藩篱,具有更强的现实适应性。

可以说,现实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仍处于阶段性变动的过渡时期,当前的格局由伦理、利益构成其相互制约的两个维度。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主要体现了古代、近代乡土伦理上的关系,以道德为基础约束,表现在礼制规范的相互关系上,强调的是内部成员“应该”如何,在秩序的遵守上,使得彼此能保持权利的平衡。如今基于城镇化步伐的乡土社会,原先“安分”于格局的所属成员进一步觉醒“自我意识”,在伦理秩序的基础下,人们开始释放利益追求。

相对于伦理,这里的利益是指各种现实世俗功利上能得到的社会资本,也就是“好处”,包括权力、地位、金钱等被生活中的人们称作是“实惠”的东西。人们利用既有的和新开发的“差序格局”去获得利益。但实际上,人们追逐的经济利益总是嵌入到了某种文化和社会规范中,没有纯粹的利益,所有的利益都带有人为性质的价值附属。这也成为伦理和利益二者能够并存的基础,换言之,当前乡土社会基础下,人们仍然要区分自己人和外人,但区分的标准更多是以现实利益为差等,呈现出一种理性化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理性化”的差序格局,突破了外加于传统礼制的伦理意义,关系的亲疏不单由血缘亲疏决定,而被认为更多地从个人、家庭利益的考虑去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

综上,随着乡土社会的变迁,长期维系古代礼治社会的伦理基础产生松动,如今的新差序格局下,格局成员的价值取向愈发呈现出“理性化”的趋向。这里的“理性化”是基于现实的利益考虑而提出的,与传统的伦理亲疏形成相互制约的模式。社会从礼治走向法治,人际从血缘走向多元的社会关系网,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以事实状态表现出理论的延展性和普适价值,穿越礼治社会走向今天。当下,诸如离土、利化关系等现象带来格局的变动,共同谱写我们这个时代乡村社会转型的主旋律。

(摘编自钟滢泓《〈乡土中国〉乡土变迁中的差序价值走向》)

材料二: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差序格局”也在变迁,“离土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差序格局”的经济基础。
B.离土不离乡的“非农化”使农民摆脱了乡土性,猎德村丧失了“村落”和“农民”的典型特征。
C.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与传统“差序格局”以父系血缘为核心的人际关系有着明显不同。
D.费孝通用石子投入水中来比喻“己”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并列结构分别阐述变迁中的乡土社会对差序格局的继承与扩张,差序格局适应着变迁中的现实。
B.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主要体现了古代、近代乡土伦理上的关系,以道德为基础约束,内部成员应遵守秩序。
C.基于家族利益考虑而提出的“理性化”,与传统的伦理亲疏相互制约,“理性化”的差序格局,不只是看血缘亲疏。
D.费孝通认为儒家所说的人伦中的“伦”,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适逢当地孩子的满月礼,诸如父系亲戚、母系亲戚等不同亲属圈成员所着礼服、所带礼物,乃至座位序列,都有厚薄特征的清晰要求。
B.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农民,即使来到城市,还是会带着赚到的钱回来建设村庄,比如说会在村里建自己的房子。
C.城市流动人口回到农村过年,家庭恢复成一个完整的人情单位,一年未见、一年没有相互走动的亲戚朋友之间可以密集交流。
D.蒙古族在家乡时,最看重的是交情,而来京后发现城里人在交往上最看重的是“上下级关系”,于是把“交情”移到第二位。
4.结合两则材料,阐述传统“差序格局”的内涵。
5.材料一对当前我国正全面开展的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启示意义,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风吹彻

刘亮程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

屋子里变暗了,我看不见雪。但我知道雪落,漫天地落。落在房顶和柴垛上,落在扫干净的院子里,落在远远近近的路上。我要等雪落定了再出去。我再不像以往,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站在屋檐下观看好一阵,或光着头钻进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让雪知道世上有我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我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

经过许多个冬天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当一个人的岁月像荒野一样敞开时,他便再无法照管好自己。

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疼。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我再不能像捡一根牛骨头一样,把它捡回到火炉旁烤热。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那个冬天我十四岁,赶着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火。那时一村人都是靠长在沙漠里的一种叫梭梭的灌木取暖过冬。因为不断砍挖,有柴火的地方越来越远。往往用一天半夜时间才能拉回一车柴火。每次拉柴火,都是母亲半夜起来做好饭,装好水和馍馍,然后叫醒我。有时父亲也会起来帮我套好车。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

我一个人赶着牛车进沙漠。这次,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

我掖着羊皮大衣,一动不动趴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的有时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

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侵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

天亮后,牛车终于到达有柴火的地方。我的一条腿却被冻僵了,失去了感觉。我试探着用另一条腿跳下车,拄着一根柴火棒活动了一阵,又点了一堆火烤了一会儿,勉强可以行走了。腿上的一块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疼,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这种疼感一直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

我有一个姑妈,住在河那边的村庄里,许多年前的那些个冬天,我们兄弟几个常手牵手走过封冻的河去看望她。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

姑妈年老多病,她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着春天来临。

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我一直没有忘记姑妈这句话,也不止一次地把它转告给母亲。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趟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好像姑妈那句话中的“天”一直没有热。

姑妈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家过年,记得是大年初四,我陪着母亲沿一条即将解冻的马路往回走。母亲在那段路上告诉我姑妈去世的事。她说:“你姑妈死掉了。”

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此后的好一阵,我们再没说这事,只顾静静地走路。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

我抬头看了看母亲,她的身上正冒着热气,或许是走路的缘故,不过天气真的转热了,对母亲来说,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

“天热了过来喧喧。”我又想起姑妈的这句话,这个春天再不属于姑妈了。她熬过了许多个冬天还是被这个冬天留住了。我想起爷爷奶奶也是分别死在几年前的冬天。母亲还活着。我们在世上的亲人会越来越少。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我们都要常过来和母亲坐坐。

母亲拉扯大她的七个儿女。她老了。我们长高长大的七个儿女,或许能为母亲挡住一丝的寒冷。每当儿女们回到家里,母亲都会特别高兴,家里也顿时平添热闹的气氛。

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随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

雪越下越大。天彻底黑透了。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岁的“我”不像以往那样期待着雪的到来,看着漫天落下的雪,只感觉到寒冷。
B.“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是指“我”在一次外出时冻坏了一根骨头。
C.文章写“寒冷”之余也透露着爱,比如母亲拉扯五六个孩子度过冬天,体现出母爱。
D.文中处处弥漫着的寒冷体验,蕴含了作者对亲情、对人生、对孤独的某种独特领悟。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冷早已盯住了我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化虚为实,一个“盯”字让读者感受到“寒冷”必将来到每个人的生命中。
B.文章语言细腻深刻,又不时融入地方色彩,如“偎在一间矮土屋里”“天热了过来喧喧”等,在平淡的叙述中,带有质朴之感。
C.“她熬过了许多个冬天还是被这个冬天留住了”运用拟人写姑妈的去世,衰老与死亡不可逆转,体现人对生死的无可奈何。
D.文章运用语言描写来展现母亲的形象,如“你姑妈死掉了”,母亲如此平淡的回答,表现了母亲的冷漠,对生死的淡然。
8.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9.试探究文章标题“寒风吹彻”的丰富意蕴。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①瀹(yuè):这里指煮的意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B.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C.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D.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麻,文中指桑树和麻一类的植物,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不同。
B.“日以反黑”中的“反”是返回的意思,与韩愈《师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反”含义相同。
C.穆陵,指穆陵关,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境内,古齐国所建长城最重要的关隘。
D.桓,齐桓公的谥号。谥号是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哪里都可以找到快乐。任何事物只要值得观赏,就都能够使人得到快乐,不必是奇异瑰丽的东西。
B.求取祸患而躲避幸福并不是人之常情。有些人心灵受到蒙蔽,只在外物之内活动,而不到外物之外去求取。
C.由于坐车骑马的辛苦、栖身于粗木建造的陋室等,苏轼从钱塘调任密州知府后,其内心其实并没有一点快乐。
D.苏轼时常和友人一起登台,放眼远眺,毫无拘束地开怀抒情言志。马耳山、常山在云雾中忽隐忽现,若近若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2)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14.文章写出了哪些“乐”?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注】①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钖,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曾向朝廷力荐辛弃疾。②组练:“组甲被练”的简称,代指身着衣甲的军士。③诮惯得:犹言“习以为常”。诮:简直,完全。④“属(zhǔ)镂(lòu)”句:意谓伍子胥忠而遭祸,千古为之怨愤。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写面对骇人的潮水,江上吴儿已经司空见惯,不把它当回事儿了。
B.“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运用比喻,写“弄潮儿”像鱼儿般在汹涌波涛中跳跃出没。
C.“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意为那滔滔的潮水尽力流泻并不懂得什么事,它依旧像白马驾着素车向东方奔去。
D.“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说的是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建议亡国以后的事,直接抒发词人的忧国之情。
16.赏析开篇四句的表达效果。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人生不如追求乐土,徜徉山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诗人对人生的伤感和逃避,但这也是作者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的读书志向、读书精神、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读书治学的一代新风,也留下了许多①      的人间佳话。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研究颇深。他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读这部书来熟悉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晚年,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论《资治通鉴》时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啊!我读了十七遍,每读一遍都②      。”延安时期流传一句毛泽东的名言:“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     )领导武装斗争后,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红军每打下一个城镇,他都要派人到邮局搜罗一捆报刊,犒劳自己的“精神世界”。全国解放后,毛泽东阅读的报刊数量更多、范围更宽,一天几万字的《参考资料》是他的每日必读。正是因为长期养成了读报的好习惯,毛泽东一生对世界风云洞若观火,对天下大事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______   ______   ______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毛泽东一生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B.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
C.毛泽东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的一生。D.毛泽东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的一生。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患病率接近90%。北京积水潭医院张萍医生警告我们,对于老年高血压防治问题上要特别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防治高血压应从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注意保暖等方面着手。……老年高血压具有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增大、并发症多、易发生低血压等特点,在血压管理中应给予特别关注。为维持血压稳定,②      ,切不可随意停药、自行换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并应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近期情况。在日常服药期间,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做到每日监测血压。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或血压波动大,应及时就医。……除此之外,③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发生低血压,可能没有任何表现,也可能表现为疲乏、头晕、目眩、甚至晕厥、跌倒等,危及患者安全。此时,应考虑老人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钱学森》《袁隆平》等国产科学家主题电影在中国科技馆4D影院免费展映。《钱学森》中,钱学森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特遇和研究环境、突破重重封锁回国,是因为祖国在他的心中无可替代;克服千难万险也要让原子弹升空,是出于保卫祖国和平的强烈责任感。《袁隆平》中,袁隆平百折不挠研究杂交水稻的初衷和目标,是让地球上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  费孝通非连续性文本
6-90.65刘亮程  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苏轼(1037-1101)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4辛弃疾(1140-1207)  写景抒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情境补写  语句复位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引语式材料  家国情怀  铭记历史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