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河南 高一 期中 2022-12-01 3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素有“诗仙”之誉,在我国各代浩若星辰的诗人中独树一帜,其篇篇旷世之作跨越千年而不衰,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李白最具历史魅力的就是其自由精神的发散,其自由精神本质的美令后世叹为观止。他所展现的那种自由精神的美只属于他一个人,使他成为文学历史中神一般不可逾越的存在。

李白的自由精神与其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他一生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其思想存在复杂性。其人生的不同时期,受不同思想的影响,与他本身豪放不羁、自由不拘、高傲不屈、浪漫不已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与他所生活的盛唐时代思想自由、兼容并蓄有所关联。他的性格与他的思想相辅相成,二者与他的自由精神本质共生,互相建构,成就了一个千古无二的李白。

李白一生都受政治理想的牵引,一生都未曾放弃建功报国的政治目标,他对仕途的执着也是他一生矛盾思想的关键,而这种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大。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施仁政、爱民等主张都是李白一生所追求的,他有着强烈的济世救国之心,在腐败的政治面前坚守仁义正道,同情在黑暗政治统治下受苦受难的普通民众,为他们愤概,为他们不平,对他们寄寓深刻的同情,等等。他这方面的思想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也均有所体现,他道:“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鲁连逃千金,珪组岂可酬。时战苟不会,草木为我俦。”他的政治追求,是以孔子、鲁仲连为榜样的,游历各地,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他性格极具浪漫,当然这也与儒家思想的浪漫不乏联系。天生不爱拘束,也不屑权财,这样的性格驱使他只能采取类似周游探访的方式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这种游历又造就了他对儒家入世思想的深入汲取,内化为他自己的济世精神,造就了他对政治理想的执着。他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既失望又保持期望,意欲能有机会“济天下”,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这部分思想也是他自由精神联系现实最密切的思想部分。但另一方面,李白也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思想行径,这里也体现着李白思想的矛盾性,他敬慕孔子:“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又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蔑视先贤:“尧舜之事不足惊,自馀嚣嚣直可轻。”对孔子嘲讽,对儒家所崇的圣贤不屑,倒是十分符合李白的性格特点,符合他跳跃的思想行径,也是他自由精神的突出点:一方面深入世俗,另一方面又跳脱出世俗思想的条框,在现实思想与升华后的个性思想之间穿梭自如。正是这种矛盾,成就了李白独特的自由精神特质,也给予他自由精神生长的空间。

李白在很小的时候即受任侠思想影响,侠义思想也贯穿他的一生。青少年时期的李白就十分仰慕那些著名侠客,并且因这种热爱而深谙剑术,他豪放潇洒的性格特点或与这种任侠思想颇有联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其任侠思想可见一斑。他的侠义风范也展现在他一生的方方面面,从遭流放时“高歌大笑出关去”,对达官显贵不屑一顾,“戏万乘若僚友”,到张狂地等待天子玄宗“御手调羹以饭之”,令当朝红人高力士为己脱靴,又有仗义疏财、助人为乐的侠气,“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等。他的侠义思想可以说是交错在他复杂思想中又难以忽视的一部分。这种旷达与豪放的思想也是支持他从现实中脱离升华出来,随意穿梭自由精神境界的关键。

道家思想是李白一生思想的主流,不似对儒家思想那样有所崇又有所贬,李白对道家思想可以说是全盘接收,当然,这也是造就他出世与入世思想矛盾之源。他飘逸洒脱、不拘一格、狂放不羁的性格也是道家思想的外化表现,唐朝李氏尊道家鼻祖老子为宗,对道教大加倡导与宣传,也是李白受道家影响至深的社会因素。李白在漫游期纵情山水时,对自然表达无限的热爱与尊崇,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与自然融为一体,达物我合一之境界,将自己的思想精神放任于完全自由的境地,超脱尘世而悠然自得,其出世的倾向也有所寻觅。另一方面,与入世相联系,“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主张功成身退的激流勇退的精神,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此外,李白求经访道,乐此不疲,寻仙觅天,津津有味,时常梦中访仙境,见仙人,也是他飘逸灵越的思想的表现,即受道家思想影响至深。对道家思想的尊崇使他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矛盾不已,如同他一生中的众多矛盾一样,铸就了他独特的处世之道,不屑名利与财富,追求自由,驰骋在自然中,却又不随波逐流,心系天下苍生,从而推动他成就其自由精神。

集众多矛盾于一身的李白,既对自由精神进行了最全面的阐释,又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自由精神,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由精神的本质,正是他这一生传奇色彩的颜料,他的这种自由精神无法复制,甚至无法效仿,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去穷极探索,只能作为局外人去欣赏这种超脱的、独一无二的自由精神。这种自由精神像一件远古流传的极美工艺,看不见,摸不到,但其无尽的魅力却使人回味无穷。

(摘编自纪聪聪等《浅论李白的自由精神》,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是盛唐诗坛里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其自由精神的发散是他最具历史魅力的地方。
B.李白的自由精神与他一生所受的各种思想有关,也与盛唐时代的社会风气有关。
C.李白追求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仁政爱民等主张,但有时也会嘲讽孔子、蔑视先贤。
D.李白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外化表现为他具有飘逸洒脱、不拘一格、狂放不羁的性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性格、思想与他的自由精神本质共生,互相建构,展现出独属于他一个人的自由精神之美。
B.李白的豪放潇洒来源于任侠思想,由于热爱、仰慕那些著名侠客,他深谙剑术,所以具有了侠义风范。
C.李白在纵情山水时,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超脱尘世,反映出他出世的倾向。
D.李白的思想具有矛盾性,他不爱拘束,不屑钱财名利,但又执着于仕途,心系天下苍生,想要建功报国。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4.简要分析材料的论证特点。
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展现出的李白的思想。
2022-11-25更新 | 1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你的时候问月亮

侯发山

他与她的相识是在市人民医院。

那一次,在一场扑火的任务中,他冲进火海,接连救出三个人,又返回现场时被一股热浪击倒,所幸戴着防护面罩,未伤及面部,只是胳膊、胸部有不同程度的灼伤。她是照顾他的护士。住了一个月的医院,两个人的关系有了质的提升,由最初的护士和患者的关系,升温为男女朋友关系。

起初,他还有点犹豫,说:“我是消防员,平时的工作很危险……”

“不吉利的话不许说。”她用小手捂住了他的嘴。从他平时的谈吐中,她已了解到,他的两个战友都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出了意外。

他扒拉开她的手,喘着气说:“再捂一会儿我就‘酒驾’了。”

她噗嗤一声笑了——自己的手刚用酒精消过毒。她说:“嫁给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但,我乐意。你知道吗?当年咱这里送新兵打出的那条横幅就是我的主意。”

“哪条?”他扑闪着眼睛,他真的不知道。他才当消防员两年,还是个新手。

她瞋他一眼,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便给他回复了一条信息。

信息的内容是:嫁人就嫁兵哥哥。他解释说:“我们消防员已经取消军人编制,归应急事务局管理,属合同制工人。”

她说:“我不管什么编制不编制,在我眼里,消防员也是军人,也是兵哥哥。”他的心里像平静的湖水一下于荡漾开了,这才高兴地接受了她。

等到两个人步入正常的恋爱轨道,他才发现,她的工作比自己还要忙,每天从没按点下过班,信息都没时间回复。

他只要有时间就在医院门口等她下班,每次都要等到月上柳梢头。他算得上是一个暖男,在等她的时候,手里总是提个保温桶,有时候是饺子,有时候是馄饨,有时候是米线。她下了班,看到保温桶里热乎的美食,比见了亲娘还亲。她一边狼吞虎咽,一边享受着他的唠叨,这些唠叨无非是他工作上的琐碎,或是他听来的笑话。那一次,他来了兴致,哼唱起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里的唱段:“月光下,我把她仔细相看,只见她羞答答低头无言……”他五音不全,嗓音像狼被掐着了脖子似的,一边唱一边比划着动作,乐得她嘴里没来得及下咽的饭喷了他一身。

新冠疫情暴发后,她更忙了,他们聚少离多。他曾抱怨道:“我们都快成牛郎织女了。”

她朝他眨巴两下眼睛,抱歉地说:“想我的时候你就问月亮。”

那时候,网上流行一首歌曲——《想你的时候问月亮》。她报名参加当地医疗小分队支援上海后,一个人的晚上,面对挂在天上的明月,他经常哼唱《想你的时候问月亮》:“想你的夜晚总是很漫长,萧萧的冷风还带着寒霜,远隔千里你身处在他乡,苦苦滋味我独自去品尝,问问月亮思念它有多长,你是否也会把我去守望,无法忘掉你旧时的模样,想你的心伴着淡淡忧伤,相思的泪水在不停流淌,只有默默地遥望着远方,把那相思的苦深深埋藏,等你在那曾经的老地方……”有时候,唱着唱着便泪流满面。他对她说过,这首歌就是为他写的。

每天从新闻上看到上海疫情变换的数字,他的心像被人揪住似的,紧紧的,既为上海人难受,同时又在为她担心。好在武汉暴发疫情的时候,她曾去支援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过,她一定很累。为了缓解她的紧张和压力,他给她留言道:我现在已经不再是狼吼了,已经达到专业的歌唱水准了。怕她不信,还拍了短视频给她。

看来她的确忙,顾不上卿卿我我,回复只有简单的几个字:我很好,你放心。

有一天晚上,大约十二点,得知她平安下班,他松了一口气,忍不住问道,上海的疫情预计什么时候能过去?

她说,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来守“沪”,上海一定会没事的。现在的上海好比初一的月牙,要不了多时,就到了月圆的那一天。

他发了个微笑的表情包,同时回复:有你在,上海的夜空一定会皎洁而明亮。

她说,别贫嘴,我吃晚饭去了。

“亲爱的你不知现在怎样,夜深人静时是否把我想,月亮恰似你那甜美脸庞,想你的时候只能问月亮……”他不知道,每天下班后,听着他的歌声,她的眼里也会涌出泪来;听着他的歌声,她满身的疲惫便会烟消云散,再接班时,依然精气神十足。

几天后,她给他留言:还是让爱回到陌生吧!忘了吧,把承诺都放下,不要再追问,我无力回答,彼此挥手远走天涯。

他吓了一跳,眨巴了几下眼睛,不错,是她的微信,他顾不上回复,直接打电话过去。不料,电话拒接。

他微信上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忘了吧!她的回复还是冷冰冰的。

忘不了!在打这几个字的时候,他差点落泪。

她的微信一片沉寂。

第二天,她的微信视频聊天模式来了。她出现在视频里!他又谅又喜地问:“月亮,昨天怎么回事?你是不是逗我呢,害得我一夜没睡好。”

“我不是月亮,我是她的双胞胎妹妹阳阳,姐姐去世了……”

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他忙去做了核酸检测,然后飞往上海。

他坐在机舱里,戴着耳机听《想你的时候问月亮》。忽然,他高喊:“月亮……月亮……”

窗外,蓝蓝的天上,艳阳高照。

(节选自《郑州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亮主动参与到支援上海的抗疫第一线,此时正是月亮与消防小伙的热恋期,体现出月亮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
B.“有时候,唱着唱着便泪流满面”,是因为消防小伙思念、担忧远在抗疫一线的月亮,此处为后文月亮的牺牲埋下伏笔。
C.“有你在,上海的夜空一定会皎洁而明亮”一句意蕴丰富,既有消防小伙对上海疫情早日结束的期盼,又表达了对月亮崇高精神的赞美。
D.消防小伙在赶去上海的飞机上忽然大喊“月亮”,此时的窗外艳阳高照,更衬托出一种浓厚的悲伤氛围,引人深思。
7.有关月亮与消防小伙的从相识到相爱的发展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亮与小伙子相识在医院,消防小伙在执行扑火任务中受伤,月亮是照顾他的护士。
B.月亮在医院照顾消防小伙一个月,向他表白心意,他接受了月亮,两人进入恋爱轨道。
C.月亮常因工作忙,回复信息的时间也没有,消防小伙给她唱歌消除疲惫,逗笑了月亮。
D.消防小伙在等待月亮归来的过程中,日益后悔没有阻止月亮,最终月亮在抗疫中不幸牺牲。
8.文中描写月亮送新兵时打出的那条横幅的相关段落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文章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祖文皇帝黄初元年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是时太子在邺,军中骚动。群僚欲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这逵以为事不可秘,乃发丧。或言宜诸城守,悉用谯、沛人。魏郡太守广陵徐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专任谯、沛以沮宿卫者之心。”乃止。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曰:“不可。”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凶问至邺,太子号哭不已。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时群臣初闻王薨,相聚哭,无复行列。孚厉声于朝曰:“今君王违世,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邪?”乃罢群臣,备禁卫,治丧事。孚,懿之弟也。群臣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尚书陈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也。”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今,策太子即王位,大赦。后改元延康。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有删改)


【注】①曹操突然病逝洛阳,而太子曹丕远在邺城。曹操病逝前,急召爱子曹彰前往洛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
B.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
C.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
D.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对之流涕”与“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两句中“或”字含义不同。
B.海内,古代指四海之内,即天下之意;文中指全国,“平海内”即统一全国。
C.绶,古代用来系官印或系勋章等东西的丝带,并用不同的颜色标志身份及等级。
D.社稷,“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古代指五谷之神,后人用“社稷”来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知人善任,爱惜人才,奖惩分明,执法严明,生活俭朴,不崇尚富丽奢华。
B.魏王去世,大臣们想先保守秘密,暂不公布丧事,谏议大夫贾逵对此执反对态度。
C.青州兵擅自离队,大家认为应加以制止,贾逵不但不反对还要求给青州兵提供粮食。
D.鄢陵侯曹彰预谋反叛,询问魏王的印玺在何处,贾逵则认为曹彰不应该询问此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
(2)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
14.徐宣坚持不换城池守将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渡易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①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率江东子弟攻打秦军,势力越来越大,但因项羽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被汉军追至乌江边,乌江亭长备好渡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羽感觉没脸见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②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桢十三年),女真族统治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陈子龙过易水赴京,写下此诗。③并刀:并州刀,以锋利著名,后常指宝刀、宝剑。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人才辈出,项羽或许可以返回江东卷土重来,杜诗对项羽重来抱有希望。
B.陈诗前两句写豪迈之士为国尽忠的急切愿望,该愿望由“并刀夜鸣”表现出来。
C.“易水潺湲云草碧”运用虚写,写作者联想到当年荆轲易水送别的情景。
D.这两首诗描写的形象,一个令人惋惜,一个视死如归,但都结局悲壮。
16.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常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沧陷区人民已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的读书志向、读书精神、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读书治学的一代新风,也留下了许多①      的人间佳话。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研究颇深。他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读这部书来熟悉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晚年,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论《资治通鉴》时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啊!我读了十七遍,每读一遍都②      。”延安时期流传一句毛泽东的名言:“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     )领导武装斗争后,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红军每打下一个城镇,他都要派人到邮局搜罗一捆报刊,犒劳自己的“精神世界”。全国解放后,毛泽东阅读的报刊数量更多、范围更宽,一天几万字的《参考资料》是他的每日必读。正是因为长期养成了读报的好习惯,毛泽东一生对世界风云洞若观火,对天下大事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______   ______   ______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毛泽东一生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B.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
C.毛泽东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的一生。D.毛泽东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的一生。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患病率接近90%。北京积水潭医院张萍医生警告我们,对于老年高血压防治问题上要特别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防治高血压应从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注意保暖等方面着手。……老年高血压具有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增大、并发症多、易发生低血压等特点,在血压管理中应给予特别关注。为维持血压稳定,②      ,切不可随意停药、自行换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并应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近期情况。在日常服药期间,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做到每日监测血压。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或血压波动大,应及时就医。……除此之外,③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发生低血压,可能没有任何表现,也可能表现为疲乏、头晕、目眩、甚至晕厥、跌倒等,危及患者安全。此时,应考虑老人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钱学森》《袁隆平》等国产科学家主题电影在中国科技馆4D影院免费展映。《钱学森》中,钱学森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特遇和研究环境、突破重重封锁回国,是因为祖国在他的心中无可替代;克服千难万险也要让原子弹升空,是出于保卫祖国和平的强烈责任感。《袁隆平》中,袁隆平百折不挠研究杂交水稻的初衷和目标,是让地球上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资治通鉴》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杜牧(803-853)  咏史怀古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情境补写  语句复位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引语式材料  家国情怀  铭记历史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