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3-04-30 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尽管林冲被发配到沧州,但高太尉仍要置他于死地。林冲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奋起反抗。试概括本文的情节要点(如“路遇李小二”“火烧草料场”),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双线索结构是小说常用的结构方式,请分析本文的双线索结构特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名校
3. 对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

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A.林冲还想在草料场过一冬,表明林冲屡遭磨难,此时却并无反心,一心只想逆来顺受,以待出头之日。
B.林冲雪夜沽酒不忘带上花枪,说明他对奸人陷害早有防范,时刻准备杀死他们。
C.“将火炭盖了”的细节暗示草料场失火并非林冲自己大意,而在于奸人有意加害。
D.拽门、锁门、带钥匙的细节描写,说明林冲办事精细,小心谨慎。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4. 陆虞候饭馆密谋一节,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后面故事的发展设置悬念。自此开始,林冲身上发生的故事是明线,而林冲被调到草料厂,然后火烧草料厂都是陆虞侯谋害林冲的过程,是暗线。
B.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即照应了上文陆虞候与林冲有仇,又开启下文谋害林冲的故事。
C.这一节故事进入高潮,有力地刻画了奸臣们的邪恶嘴脸。
D.这一节重点是为了刻画林冲的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特点。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5. 李小二在故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李小二在故事中是一个次要人物,但是他又是故事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B.李小二是为刻画主要人物林冲起到了烘托作用,他被林冲挽救帮助,显示了林冲的侠义精神。
C.李小二是线索性人物,故事因他向林冲告知陆虞候谋杀林冲而起。
D.李小二的出现,即能交待故事的起因,又能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地发展。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名校
6. 对下列环境描写的分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那雪下得正紧。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A.全部的环境描写,为小说人物的活动设置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为人物活动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
B.环境描写中风雪的变化层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风雪之夜的环境特点与情节发展的起伏变化交融在一起,为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C.风雪的描写有利于表现林冲委曲求全、随遇而安的性格,同时又反衬了林冲的奋起反抗是“不得已而为之”。
D.第②③句“紧”字的描写极富神韵,不仅写出风大雪紧,天气愈发恶劣,而且暗示形势愈发紧张。
2019-10-23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7. 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