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重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三 三模 2023-05-14 5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地标性建筑中的突出代表,长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长城曾是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历朝历代均修筑了长城,修建目的由诸侯国间的互相防御,转变为保护农耕地区,调整农耕政权与游牧势力之间的社会经济秩序。长城内外是故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经国家文物局认定,截至2012年6月,中国历代长城遗迹总长共有21196.18千米。中国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1987年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历史上修筑过的长城,都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多的艰辛,持续地建筑和使用长城?修建长城与当时的地理环境有关。东边和南边的大海,西面和西南的喜马拉雅等高山,构成了当时难以逾越的自然屏障。北方虽有荒漠,却有广袤的草原相连接。

中国古代文明形成过程中,定居农业形成初期的冲突,主要是不同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相互防御的长城,属于这种性质战争的继续和发展。

战国时期,有了秦、赵、燕三个诸侯国修建的长城,开始了农耕对游牧的防御。秦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万里长城,作用主要是在农耕文明向北扩展之后,协调农耕和游牧两种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农业始终是立国之本,保护农耕就是保护国家命脉。从战国以来,长城一直肩负着这项使命。

长城由绵延伸展的一道或多道城墙,一重或多重城堡以及沿长城密布的烽燧、道路、各种附属设施,巧妙借助天然险阻而构成。长城防御体系以城墙为主线,以关隘为支撑点,点线结合、纵深相贯,每道长城都长达千里甚至更长。

说到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戍守坚固的城墙,是永不散去的烽火硝烟。其实严格地讲,长城沿线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没有打过仗,即便是打过仗的地方,绝大部分时间也是不打仗的。长城是预防战争的手段。

从农耕和游牧民族碰撞与融合的意义上说,长城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情感、独特的心理追求。人心所向,不想打仗。有了长城,战争的数量、战争的规模都大幅度地减少了。所以,我们说长城是和平的象征。

长城历史悠久,延绵万里,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进程。长城文化保留在各个时代的记忆、话语和行动中,是长城区域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先民共同创造并为后人世代继承发展的文化。

虽然历史上长城沿线地区的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曾发生过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和争战的最终解决,也为各民族共同生存及和谐发展提供了机遇。长城区域的稳定和统一,对中华民族的稳定统一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

(摘编自董耀会《长城: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材料二: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长城文旅产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山西境内明代以前的早期长城,整体保存需提档升级,保存状况较好的明长城,也面临着来自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诸多影响。山西长城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科学、全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亟待展开。保护和发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发展的基础是保护,保护的归宿是发展,保护是发展的基础性手段。

长城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但目前研究现状远不能满足保护和发展的需要。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系统化地推进和完成一批具有理论高度、学术深度、实践力度的重大长城文化研究项目。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当前快速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对于长城这样空间跨度大,存在环境复杂的文化遗产来说,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进行保护是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数字化保护同时为后续的开发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长城不仅是一个点线相连的建筑群,更是一片大量军队驻扎屯垦的军事区,一片多元民族杂居共处的生活区,一片边贸交通发达、边贸商镇繁荣的经济区,是一片由多元社会功能有机构成的区域单元。长城是线性历史文化遗产,以长城文化遗产为中心建构“长城生态文化保护带”,在沿线各市县建设主题多样、内容多元、形式丰富的城市公园、生态绿地、公路景观等,依托“长城生态文化保护带”发展相关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推动长城文化的整体转型升级。

长城的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富多元的,综合开发利用的空间也非常广阔。长城文化可以深入山西的区域环境结构、人民的生产生活变迁,以及由此形塑和积淀的地域文化、民情风俗。将长城文旅产业与长城沿线区域乡村振兴与产业转型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相关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休闲农业、康养产业、文创产业、新农村建设、农村合作社等领域的加速转型发展,以文旅产业带动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摘编自郝平《长城景观遗址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因是中国地标建筑的突出代表且具有和平的象征意义而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B.中国古代长城的出现与定居农业的形成息息相关,为了相互防御,诸侯国开始修筑长城。
C.战国时期,修筑长城的目的已开始发生转变,长城不再具有诸侯国之间相互防御的作用。
D.秦汉时期修筑的长城,主要在于化解农耕文明向北扩展之后农耕和游牧民族的矛盾冲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梳理中国长城的修筑历史,阐明了长城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修建目的的演变,条理清晰。
B.材料一针对人们对长城的固有印象,在揭示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长城的独特见解,颇让人耳目一新。
C.材料二聚焦长城文旅产业的发展,立足于山西的历史和现状,目的是为了给山西长城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言。
D.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狭义上的长城仅仅是一个点线相连的建筑群,而广义上的长城则是一条生态文化保护带。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点段的长城因所处环境偏远,年久失修,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不适合继续保留在世界遗产行列里。
B.长城的修建与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南、西三面是山或海,只有北方的荒漠和草原,才便于修建长城。
C.长城防御体系点线结合、纵深相贯,每道长城都长达千里甚至更长,而且戍守坚固,所以能有效预防战争。
D.长城的保护和文旅产业的发展并不矛盾,只要坚持不过度商业化的原则,就能够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
4.有人说:“长城的一切设置都是为了战争服务,是战争的武器。”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5.中国拥有丰富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长城作为典型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开发对我国其它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具有哪些重要借鉴意义?请结合材料二分析作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叶紫

一种绝望的焦虑的情绪包围着梅立春。他把头抬起来,失神地仰望着芦棚的顶子。

“我说……”老头子祥爹的小眼睛睁开了,直盯着老梅的脸膛,咳了一声,像教训他的神气,“立春,你真是太不开通了!生意并不是次次都得赚钱的,有时候也须看看时运,唔!时运……譬如说,你这一次小湖里的鱼……”老梅勉强地笑了一下,他想叫人家看不出他是为了盘小湖失败的那种焦灼的内心来,可是转眼他就变得更加难耐了。空洞的满是污泥的小湖的底,家中的老婆和孩子们,瞎了眼睛的寡嫂和孤苦的侄儿,都像在那前面的芦苇壁中伸出了嘴来欲将他吞没……而后面呢?恰巧是债主兼老板的黄六少爷的拳头堵击着他,使他浑身都觉得疼痛而动摇起来了。

“不是吗?我也这么说过的!”王老五摸着他那几根稀疏的胡须,不紧不慢地说,“并且,也许小湖还不至于……”

“好,管他妈妈的,碰杯吧!”老梅一下子站了起来,满满地斟上一大杯米酒,向那五六个临时请来车湖的邻居,巡敬一个圆圈,灌到肚中去。

老梅弯着腰从芦苇棚子中钻出来了,他想沿湖去逡巡一遍,明天就要干湖了,偷鱼的人今晚上一定要下手了的。

米酒的力量渐渐地涌了上来,老梅的视线开始有点朦胧了。踏着薄霜的堤岸,摇摇摆摆地,无意识地望了一望那两三里路外的溶浴在月光下面的家和寡嫂的茅屋,便又一脚高一脚低地走向那有水声的芦苇跟前了。

“是谁呢,那水声?”他觉得这芦苇中的声响奇怪,就用力捏了一捏手中的干草叉,大声地叫起来了,“哪一个在水中呀?”

他走向前一步,静心等了一会儿。又听见了一个奇特的水声。

“妈的!让我下水……”话还刚刚说出一半,就像有一群出巢的水鸭似的,六七个拖着鱼篮的人,从芦苇丛中钻出来了,不顾性命地爬上湖堤,向四方奔跑着。

老梅的眼睛里乱迸着火星!他举起干草叉来追到前面,使力地掀翻了一个长个儿,再追上去,又把一个矮子压倒了,篮子满满的鱼儿,仍旧跳到了小湖中。

酒意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似的全消了。老梅大声地把伙伴们都叫了拢来,用两根草绳子缚着俘虏,推到芦苇棚中仔细看,五六个人都不由得失声哈哈大笑起来。

当老梅正同伙伴们踏上了水车的时候、在那遥远的一条迂曲的小路上,有一个驼背的穿长袍戴眼镜的人,带着一个跟随的小伙子、直向这湖岸的芦苇前跑来。

老头子祥爹坐在车上、揩了一揩细小的眼睛,用手遮着额角,向那来人的方向打望了一会儿,就正声地教训似的对老梅说:“你不要响,立春!让我来……”

驼背的穿长袍戴眼镜的人走近了。

“你早呀!黄六少爷!”

“唔,早呀!祥爹。”

一种难堪的沉默的环境,沉重地胁迫着黄六少爷的跳动的心。他勉强地颤动着嘴唇问道:

“祥爹……看……看没看见我家的长工和侄儿呢?”

“唔……没……没有看见呀!这样早,你侄少爷恐怕还躺在被窝里吧。”接着又抛过来一个意味深长的讽刺的微笑,不紧不慢地,“长工,那一定是放牛去啰……”

“不,昨夜没有回家!”

“打牌去了……”

“不,还提了鱼篮子的!”黄六少爷渐渐地感到有些尴尬而为难了。

“啊……”祥爹满不在意地停了一停水车的踏板,“这样冷的天气,侄少爷还要摸鱼吗?唉!到底是有钱人家,这样勤俭……难怪我们该穷……”

黄六少爷的面孔慢慢地红起来,红到耳根,红到颈子……头上冒着轻盈的热气。

“热吗?黄六少爷!十月小阳春呀!”话一句一句地,像坚硬的石子一般向黄六少爷打来,他的面孔由红而紫,由紫而白。忽然间,一种固有的自尊心,把他激怒起来了:

“老东西!还要放屁吗?不要再装聋作哑了,你若不把我的人交出来……”

“哎呀!六少爷,你老人家怎么啦!寻我们光蛋人开心吗?我们有什么事情得罪你老人家吗?问我们要什么人呀……”

“好!你们不交出来吗?我看你们这些狗东西的!”黄六少爷气冲冲地准备抽身就走。老梅本已经按捺不住了的,这一下他就像一把断了弦的弓似的弹起来,跳到水车下面:

“来!”

像一道符命似的把黄六少爷招转了。

“六蜈蚣,我的孙子!我告诉你,你只管去叫人来,老子不怕!你家的两个贼都是老子抓起的!来吧,你妈妈的!你越发财就越做贼,我*你的祖宗!”

“哈哈……”王老五等人大笑着。

只有老头子祥爹低下了头,一声不响地皱着眉额,慢慢地,才一字一板地打断着大家的笑声:

“为什么要这样呢?你们……唉!不好的!我,我原想奚落他一场,就把人交给他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罪那蜈蚣精。唉!你们这些年轻的小伙子……”

“什么呢?祥爹,你还不知道吗?小湖的鱼已经有救了。骂他,也是要害我的;不骂他,也是要害我的……

老梅怒气不消地说。

“那么,依你的打算呢……”

“唔……不好的!”老头子只管摇着头,回转头来对水车上的人们说,“停一会儿再车吧!来,我们到棚子里去商量一下……”

太阳从辽远的芦苇丛中涌上来,离地面已经有一丈多高了。六七人,像一行小队似的,跟在老头子祥爹的背后,钻进了那座牢固的芦苇棚子中。

1935年4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梅受到来自家庭负担和债务的双重夹击,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盘湖上面,但时运不济,盘湖失败,因此陷入彻底的绝望之中。
B.老梅从芦苇棚出来后视线开始朦胧,不仅是酒意使然,还因为看到自己的家和寡嫂的茅屋后,忍不住伤心而眼泪模糊了双眼。
C.黄六少爷一大早就径直到湖边来要人,并且说侄儿和长工“提了鱼篮子”,可见他对偷鱼一事不仅知情,还可能是幕后主使。
D.结尾处“那么,依你的打算呢……”这句话是黄六少爷说的,他在老梅的怒骂下灭了嚣张气焰,想向老梅妥协以求解决问题。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一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以此补足故事内容,巧妙地推动情节发展。
B.小说善于设置悬念,比如老梅将一大杯米酒灌到肚中、被抓住的人让伙伴们哈哈大笑等,都很好地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C.小说末段的环境描写不仅实写太阳,交待时间的变化,而且渲染热烈的气氛,烘托人物紧张心理,预示着事件的圆满结局。
D.小说采用限知视角,且叙述笔墨俭省,对事件没有作详尽而确定的解释,因此主题较为朦胧,给读者留下多元解读的空间。
8.小说中梅立春和祥爹都十分憎恨黄六少爷,但他们应对黄六少爷的方式却不相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9.叶紫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请结合该文本简要分析其小说的乡土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事徐公及许生。式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以数谏减死论。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归家不教授。山阳张长安幼君先事式,后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亦来事式,问经数篇,式谢曰:“闻之于师具是矣,自润色之。”不肯复授。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试诵说,有法。诸博士惊问:“何师?”对曰:“事式。”皆素闻其贤,共荐式。诏除下为博士。式征来,衣博士衣而不冠,曰:“刑余之人,何宜复充礼官?”既至,止舍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至江公著《孝经说》,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今日诸君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经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礼》。”江翁曰:“何狗曲也!”式耻之,阳醉遏地。式客罢,让诸生曰:“我本不欲来,诸生强劝我,竟为竖子所辱!”遂谢病免归,终于家。张生、唐生、褚生皆为博士。张生论石渠,至淮阳中尉。唐生楚太傅。由是《鲁诗》有张、唐、褚氏之学。张生兄子游卿为谏大夫,以《诗》授元帝。其门人琅邪王扶为泗水中尉,授陈留许晏为博士。由是张家有许氏学。

(节选自《汉书·王式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昭A帝B崩C昌D邑E王F嗣G立H以I行J淫K乱L废M昌N邑O群P臣Q皆R下S狱T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B.润色,一般指修饰文字,使有文采的意思,文中指给老师所传授的学问增添光彩。
C.博士,汉代指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后来也用“博士”称呼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D.诸生,文中指经科举考试而录取进入国家开设的各级学校,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式下狱后被判死罪,因为他作为昌邑王的老师却没有劝谏昌邑王,王式向皇上辩解说自己在给昌邑王讲授《诗经》时就极力进谏了,最终得以免死。
B.王式归家后,张长安、唐长宾、褚少孙三人都先后拜其为师,王式把徐公及许生教授他的学问传授给三人,后他们考取博士,并光大了《鲁诗》之学。
C.王式有贤良声名,所教学生出色,博士们就一起举荐他,他被征召为博士后,却只穿博士衣服而不戴博士帽子,他认为受过刑的人不适合再担任礼官。
D.王式遭江公嫉妒,被江公羞辱,他深以为耻,在宴席上装醉跌倒,最终因此而称病辞官,死在家乡,他的学问被弟子及再传弟子薪火相传,颇有影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抠衣登堂,颂礼甚严,试诵说,有法。
(2)止舍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皆注意高仰之。
14.王式最终“谢病免归”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
2023-05-14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

【魏晋】阮籍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士”二句出语壮阔,“何”字带着饱满情感,赞扬壮士威震八荒的昂扬高志。
B.“驱车”句照应“威八荒”,“受命”句启领下文之出征效命,使全诗章法严谨。
C.“良弓”二句写壮士武器装备之精良,衬托壮士的英武风采和慷慨赴国难的豪情。
D.此诗与《诗经·无衣》一脉相承,都表现战况的激烈和壮士轻生死重名节的气概。
16.论者认为阮籍这首诗直承雄健深沉、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这种风骨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电影《蜘蛛侠》中的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与《<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相近意思。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叠字,描绘出的田园宁静安详的景致,犹如一幅水墨画一般。
(3)“空”字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极高,诗人常用以形容环境的空旷宁静,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也常用以表达一种悲凉伤感的情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12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兵马俑(          ),威严肃立;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的一大一小青铜牺尊萌态可掬;颜真卿书丹的《罗婉顺墓志》笔法道劲、气势磅礴;唐代公主李倕的凤冠经科学复原后尽显精美华丽……不久前,陕西考古博物馆对外试行开放。精彩纷呈的“明星”文物,不仅对考古爱好者是一场文化盛宴,普通观众也可以领略其中蕴涵的知识、智慧和艺术的魅力。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以900多年前的《考古图》为开篇,勾勒出中国考古学科的演变脉络。以1921年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发掘为起点,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百余年发展的风雨历程,几代考古人(      ),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借助互联网和新的科技手段,考古和文物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经由考古发掘整理出的历史文物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丰富了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出自清代张澍的《姓氏寻源·序》,请简要分析文中引用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庆一年四季都有雾,但是主要集中在深秋到来年春季。大雾锁城时常会带来生活上的一些不方便,。抗战期间,日军曾出动大批飞机对重庆实施长时间、战略性的大轰炸,每到这时市内一切活动就陷于停顿。只有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的雾季,弥漫的浓雾会给山城罩上一层天然的防空网,使日机的空袭无法肆虐。每到这时,是重庆城里最热闹的时候,文艺界也会举行大规模的盛大演出,史称“雾季公演”。重庆的雾,,不同于中东部地区那些因工业污染导致的雾霾。重庆位于平行岭谷谷地,受到狭长而不开阔地形的影响,白天地面气温高,蒸发作用比较强,导致城市空气中容纳了较多的水汽。而到了风速微弱的夜里,谷地保温保湿作用显著,在城市的上空常常出现逆温层,限制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热量、水汽的扩散,有利于辐射雾的形成。夜间辐射降温幅度大,地面很快就冷却,当空气温度下降到使相对湿度达到或接近100%时,空气中所含水汽凝结形成雾。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下面是重庆多雾成因的示意图,请根据上边的文字,将示意图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8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价值发现与人的个性解放。有人认为,当下的我们也只有尊重个性,彰显自己独特之处,才能更好地创造生命的价值。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则说:“对大多数人来说,个性不过是一个门面,在个性后面隐藏着失败,一种无法获得个人身份感的失败经验。”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5-14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  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6-90.4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班固(32-92)  《汉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阮籍(210-263)  边塞 征戍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情境补写  概括要点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价值理念  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