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邯郸市九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一 期中 2023-06-19 1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上存在着真、善、美的事物,也存在着假、恶、丑的事物,还存在着亦美亦丑、不美不丑、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的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美既与真有关系,又与善有关系。美与真的联系表现在美中有真,无真不美。美的形成首先需要有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动把握,只有对真和必然性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理解,主体才能认识自由,并为实践自由的实现奠定基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善就难以被真肯定,真就难以成为对象化了的善,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主客体对立统一的理想关系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美中有真,既表现在美的内容上,又表现在美的形式上。

美中有真,无真不美,不能理解为美与真完全是一回事:凡真皆美,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是因为美与真尽管有联系,可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真的出现早于美,二者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从宏观的角度看,从整个自然界的历史发展来看,当人类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时,大自然就早已按照其国有的规律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了。自地球诞生四十六亿年以来,月亮就围着地球转动,地球也绕着太阳运转,直到现在依然如此。这就是客观规律,这就是真。至于地球产生之前那难以想象的极为渺远的宇宙中还存在哪些运动发展的规律,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年龄相比,可谓是短暂的一瞬。所以与真相比,与人类社会同时来到这个地球上的美的精灵,就显得相当年轻了。美与真的不同,还表现在合乎规律的事物有的美而有的不美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在运动的,即使是某些偶然现象与必然性暂时保持一定距离,可是它也是在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合乎规律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属性,但是合乎规律并不能使一切事物都成为美的事物。美的事物不只是符合客观世界本质和发展趋势的事物,是内蕴着真的事物,而且它还是具有肯定价值的事物,是合乎理想要求的事物。

从中国先秦时期、西方古希腊时期开始,哲人们就非常关注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问题。孔子对《韶》乐的评价是尽善尽美,对《武》乐的评价是尽美而未尽善,既看到美与善的统一性,又看到美与善的差异性。柏拉图从美、善统一的角度要求文艺创作与道德教化结合起来。两千多年来,人们在不断研究美与善的关系。

善这一范畴的内涵,既有社会实践的意思,也有伦理道德的意思。从善作为社会实践的层面上说,善是美得以产生的基础。有了主体能动认识和自觉改造客体的善,才为美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如果没有社会实践的善,美就不会来到我们人间。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善是美得以产生的根源,美是善的产物,虽然二者性质不同,但美不可能离开善。从善作为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说,美与它有联系也有不同。伦理道德是调节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这些活动准则体现的是人类代化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意志目的。在自然美形态中,伦理道德内容的表现宽泛而朦胧,有些自然美的对象是作为伦理道德的象征而存在的。在社会美形态中,伦理道德内容的表现比较浓重。所谓心灵美,实质上就是心灵的善。美和艺术虽然有伦理道德的内容,但是从整体上偏重于面向未来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功利目的性的实现。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活动却是一种实用功利目的性相当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要求伦理行为、道德活动的立即实现。

(摘编自孔智光《理想美学》)

材料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当中,道家、儒家、墨家等各门各派都从各自的角度与观点论述了他们对真、善、美的理解与推崇,蕴含着对道德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真、善、美。

尽管许多国学的著作里没有直接用到“真”这个字,但是在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真”的精神。修身蕴含着,修身指的是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修身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而修身的本质是改掉自身的恶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力,自省自律身心言行。修身不是说让自己一定要达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种圣人的高度,而是让自己在修身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性情的修养,抛弃自身懒惰、轻浮、骄傲自大等缺点,做真我。

人之初,性本善。古人认为所有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的,性情也都相近。所谓的恶,都是人们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才慢慢改变本来的善,从而演变为诸如偷盗、妄语、贪欲等一类的恶。没有谁一出生就是的,后天的因素才造就了所谓的恶人上善若水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标志,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有志仁士崇尚的道德境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水一样,应该具有这样的心态和像水一样的行为。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同其他人争名声和功利。善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的根本,如若人人都能够修养身心,施善行,不被恶侵蚀本心,每个人都将是诚信、友善的。

什么是美?美是由真和善汇聚的一种对心灵的升华。这种美包含了真我与善行,人们回归本来的自己,修养道德与品格,理解国学中的善与德,感悟的本义。美是人生道路上独特的追求,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

(摘编自搜狐网《浅谈国学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存在着亦美亦丑、不美不丑、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的事物,由此可见,真、善、美与假、恶、丑是难以区分的。
B.“凡真皆美,美就是真,真就是美”的说法不恰当,美与真有联系,也有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的出现早于美。
C.从善作为社会实践的层面上说,美是善得以产生的基础;从善作为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说,美与它有联系也有不同。
D.许多国学的著作在字里行间体现“真”的精神。修身的本质是改掉自身的恶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修身”蕴含着“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韶》乐的评价与对《武》乐的评价不完全相同,孔子看到了美与善的统一性,也看到美与善的差异性。
B.在自然美、社会美形态中,伦理道德内容的表现或“宽泛而朦胧”或“比较浓重”。心灵美,实质上是心灵的善。
C.道家、儒家、墨家等门派虽有各自的角度与观点,但对真、善、美的理解与阐释高度一致,蕴含着对道德的追求。
D.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美包含了真我与善行,美是人生的独特追求,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B.《孟子》:“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C.《周易》:“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D.《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4.两则材料都谈论了真、善、美,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夏某一味追求外在美,注重穿着打扮,打造“高富帅”的“人设”形象。夏某在大学毕业后就要求父母为他购买豪车,作为工薪阶层的父母显得力不从心。夏某出言不逊,恶语相向,以离家出走相要挟。请结合两则材料对夏某的行为进行点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年青

冯骥才

西门外有一个岔道口是块三角地,这块地迎前那个尖儿,太小太短,没法用,没人要。住在三角地上的老蔡家动了脑子,拿它盖了一间很小的砖瓦屋,开一个小杂货铺。有人便给这小杂货铺起个好听的名字,叫万年青。老蔡家也喜欢这店名,求人刻在一块木板上,挂在店门口的墙上。

老蔡家与这里的人家都是几辈子的交情。这种交情最金贵的地方是彼此信得过。老蔡家有个规矩,从早上日出,到下晌日落,一年到头,刨去过年,无论嘛时候,店门都是开着的,决不叫乡亲们吃闭门羹。现在万年青的店主是蔡得胜,他是个死性子,祖上立的规矩,他守得更严更死。这可是了不得的!

虽然老蔡家没出过状元,更没有当朝一品,可是就凭这天下独有的店规家规,一样叫人敬佩,脸上有光。老蔡走在街上,邻人都先跟他招呼。

一天,老蔡遇到挠头的事。他的堂兄在唐山挖煤砸断了腿,他必得去一趟看看,可是铺子就没人照看了。这怎么办?正这时候,发小马得贵说他一个远亲在北洋大学堂念书,名叫金子美,现在放暑假,舍不得花钱回家,便待在学堂没走,不如请来帮忙。他人挺规矩,在天津卫这里别人全不认识,关系单纯。

老蔡把金子美约来一见,戴副眼镜,目光实诚,说话不多,看上去叫人放心。寻思一天后,便把万年青交给他了。说好五天,日出开门,日落关门,诚心待客,收钱记账。老蔡家的店铺虽小,规矩挺多,连掸尘土的鸡毛掸子用完了放在哪儿都有一定的规矩,金子美脑袋像是玻璃的,放进什么都清清楚楚。老蔡交代完,又叮嘱一句:记着一定守在铺子里,千万别离身。

这北洋大学堂的大学生笑道:离开这儿,我能去哪儿?除去念书,我什么事也没有。放心吧!

老蔡咧嘴一笑,把万年青放在他手里了。

虽然金子美没当过伙计。但人聪明,干什么都行。一天生,两天熟,干了两天,万年青这点事就全明白了。他每天刚天亮就从学堂赶到万年青,开了地锁,卸下门板,把各类货品里里外外归置好,掸尘净扫,一切遵从老蔡的交代。从早到晚一直盯在铺里,从容有序,没出半点偏差。一连三天,没出意外,一切相安无事。

转天一早刚到了万年青,一位同室学友找来说,从租界来了一个洋人,喜欢摄影,来拍他们的学堂。这洋人说他不能只拍场景,还要有人。这时放暑假了,学堂里没几个人,就来拉他。金子美说店主交代他这铺子白天不能关门,不能叫老主顾吃闭门羹。学友笑了,说:谁这么死性子,你关门了,人家不会到别的地方去买?”他见金子美还在犹豫,便说:“你关了一会儿门怕什么,他也不会知道。子美觉得也有道理,就关上门,去了学堂。

直到日头偏西,金子美才往回赶,当他走到街口,面对着关着门黑乎乎的店铺,一时竟没有认出来,以为走错了路。待走近了,认出这闭门的小店就是万年青,心里有点愧疚。他辜负了人家老蔡。在点货结账时,由于一整天没开门,一个铜钱的收入也没有,这不亏了人家老蔡了吗?他便按照前三天每日售货的钱数,从铺子里取出价钱相当的货品,充当当日的售出;再从自己腰包里拿出相当货价的钱,放在钱匣子里。这样一来,便觉得心安了。

再过一天,老蔡回来了,金子美向他交代了一连五日小店铺的种种状况,报了太平,然后拿出账目和钱匣子,钱货两清。老蔡原先还有些莫名的担心,这一听一看,咧开嘴巴子笑了。给子美高高付了几天的工酬。子美说:这么多钱都够回家一趟了。

这事便结了,可是还没结。

一天,金子美在学堂忽接到老蔡找人送来的信儿,约他后晌去万年青。子美去了,老蔡弄几个菜半斤酒摆在桌上,没别的事,只为对子美先前帮忙,以酒相谢。老蔡没酒量,子美不会喝,很快都上了头。老蔡说:我真的挺喜欢你。像你这种实诚人,打灯都没法找。我虽然帮不了你嘛忙,我这个铺子就是你的,你想吃什么用什么——就来拿!随你拿!

子美为了表示自己人好,心里一激动,便把他照看铺子时,由于学堂有事关了门,事后怕亏了老蔡而掏钱补款的事说了出来。他认为老蔡会更觉得他好。谁想到老蔡听了,脸上的笑意登时没了,酒意也没了,直眉瞪眼看着他。好像他把老蔡的铺子一把火烧了。

您这是怎么了?他问。

你关了多长时间的门?老蔡问,神气挺凶。

从早上。我回来的时候……快天黑了。

整整一天?一直上着门板?

上了呀,我哪敢关门就走。

静了一会儿。忽然老蔡朝他大叫起来:“你算把我毁了!我祖上三代,一百年没叫人吃过闭门羹!这门叫你关上了,还瞒着我,我说这些天老街坊见了我神气不对。你坑了我,还坑了我祖宗!你——给我走!”老蔡指着门,他从肺管子里呼出的气冲在子美脸上。

子美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惊讶莫解,但老蔡的愤怒与绝望,使他也无法再开口。老蔡的眼珠子瞪出了眼白,指着门的手剧烈地抖。他慌忙退身出来,走掉。

这事没人知道,自然也没人说,但奇怪的是,从此之后这一带人再也没人说老蔡家的那个家规了;万年青这块牌子变得平平常常了;原先老蔡身上那有点神奇的光也不见了。

一年后,人说老蔡得了病,治不好,躺在家里开不了店,杂货铺常常上着门板,万年青不像先前了!过了年,儿子把他接到北京治病,铺子里的东西渐渐折腾出去了,小砖房空了,闲置一久,屋顶生满野草,像个野庙荒屋。那块万年青的店牌也不知道嘛时候没的。再过多半年,老蔡的儿子回来一趟,把这小屋盘给了一个杨柳青人,开一个早点铺,炸油条,烙白面饼,大碗豆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就像江山社稷改朝换代又一番景象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蔡家与这里的人家彼此“信得过”,这是老蔡家用上百年死守店规的行为形成的,考量的是人品。
B.蔡得胜初见金子美,觉得“看上去叫人放心”,说明他还没有完全放心,因为要听其言观其行。
C.蔡得胜对掸尘土的鸡毛掸子用完了放在哪儿都有一定的规矩,作者这样写是突出他做事死板、不知变通的一面。
D.金子美对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感到愧疚,因而他希望通过利用自己的钱购足货物来求得心安。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对老蔡的态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热情变得冷淡,表明之前建立的信任感已不复存在。
B.小说中加点处两次提到“死性子”都是贬词褒用,表现了对这种坚守规矩品格的高度肯定和赞美。
C.“老蔡的眼珠子瞪出了眼白,指着门的手剧烈地抖”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老蔡内心无比的愤怒。
D.小说整体情节并不复杂,风格极简,具有笔记小说韵味,再现当时天津卫市井小人物的传奇故事。
8.小说最后部分的画线句,似乎与老蔡开的杂货铺没什么关系,请问这样写有何作用?
9.本文被收录在冯骥才新作《俗世奇人新篇》中,该书多以清末民国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人物的本领及事迹,“俗”与“奇”分别是如何在小说中体现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奏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寒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郡、耶,东摆成阜之险,荆青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攘侯,遂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奏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B.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C.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D.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因功封于商,号商君,故称商鞅。
B.“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与“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两句中“举”字含义不同。
C.“人善其所私学”与“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两句中“善”字含义不同。
D.百家,指诸子百家,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儒、道、佛三家影响最深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不韦认为李斯很贤能,任命李斯做了郎官,李斯乘机游说秦王消灭诸侯,成就帝业,统一天下。秦王听从李斯的计策,并任命李斯为长史。
B.韩国人郑国到秦国做间谍被察觉后,秦国的宗室大臣建议驱逐宾客,李斯原本同意驱逐宾客,但为了秦国的强大就上书反对驱逐宾客。
C.李斯列举缪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明君重用宾客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事实说服秦王废除了驱逐宾客的命令。
D.齐国人淳于越建议秦始皇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自己的辅翼,秦始皇把他的意见交给丞相李斯处理,李斯否认了淳于越的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4.李斯为什么要禁止“私学”?请简要概括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落三秋叶”着一“解”字,把叶子离开树枝的情状描摹得形象生动。
B.“卷雾出山楹”写风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间的房屋。
C.“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一联夹叙夹议,巧妙地承前启后。
D.王勃诗歌的尾联以动衬静,描绘了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景象。
16.李峤笔下的“风”和王勃笔下的“风”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06-1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2)在《师说》中,韩愈盛赞百工互相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神态描写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2023-06-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明清王朝最高权力中心,故宫有着数不尽的秘密,有人甚至发现,连漫天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都不敢落在故宫顶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初建造宫殿的时候,聪明的工匠琢磨出一个绝招——建造一种叫作莺不落的屋顶。

所谓莺不落      ②      ,就是莺雀之类的鸟禽无法落脚。为了建造出这种屋顶,工匠们和专业人员研究了鸟类的生理结构,在设计的时候,根据鸟类用爪抓扣的站立方式,把屋脊建得比鸟趾距离宽了一些,让它们的爪子无法抓住屋脊,进而没办法停留其上。再根据鸟类生理平衡原理,把三角屋顶的坡度设计得刚好让鸟儿无法在上面保持平衡,再使用高档金黄琉璃瓦铺砌。这样一来,屋顶表面又光又滑,还“倾斜险峻”,即使是鸟儿想要落在上面,它也做不到啊!除此之外,屋角的脊兽也起到了一定的恐吓作用。鸟类看到这些脊兽,就像稻田里的麻雀、鼠兽看见稻草人一般,立马溜之大吉

光是建造如此庞大的宫殿院落已经不易,而建造的同时又能考虑到如此多的细节,更让人。由此可见,故宫的屋顶之所以没有鸟儿落脚,靠的其实是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类比说明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请概括第②段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传统社会,睡眠没有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现代社会, ①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睡眠环境在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平均睡眠时间在减少。根据睡眠报告显示,我国民众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与2010年的8.25小时相比,缩短了约一个半小时左右;仅7.97%的被调查者每天实际睡眠时长超过8个小时。另外,       ②     

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质量降低的原因很多。一是生理上的原因,如年龄增长对睡眠时长的影响。 ③     ,如手机和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导致睡眠拖延。睡眠报告显示,在询问每天睡觉前看手机的情况时,53.6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总是21.62%的被调查者有时因上网而睡不到4个小时,30.02%的被调查者有时因熬夜上网而白天精神不济。三是社会的原因,激烈竞争下的生存焦虑使得人们不断鸡娃”“内卷而不敢睡,“996”“007”等工作制度异化了劳动和劳动者,让人们不能睡。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常认为,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听着掌声响起来或许是一种“酷”;在国际赛场上披荆斩棘、争金夺银或许也是一种……而在中国科学院一群青年科学家的眼中,还可以是“功成不必在我”,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国有所需必有所应,是研制的星船弹箭发射升空闪耀苍穹,是身处暗夜却依然能化为星光照亮前路,是愿意一辈子守在微观的世界里探索未知的广袤……

你眼中的“酷”是什么?班级将举办“酷文化”讨论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自身体会写一篇发言稿,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冯骥才(1942-)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史记》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王勃(650-675)  咏物言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压缩语段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责任 担当  价值理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  家国情怀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