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一 期末 2023-07-11 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肌理一词与城市乡村等联系在一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专业领域。这个概念能够反应文化积累、传承的基本特征,表达中国人自古以来关于文统、文脉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并为社会大众所熟知。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就会发现它们的发展就是一次旅行,每天都在出发,每处各有风情,环环相扣写就了各自的壮丽史诗,步步生花构成了它们的震撼风景,这才有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瓜瓞绵绵。

城市肌理已经是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的常用概念,所谓城市肌理,是城市在长期演进中,由地域环境与人文历史交互作用形成的积淀,主要体现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建筑样式、街区风格等方面,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城市肌理受到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各地城市建筑中的直接反应。

有城市肌理,当然也有乡村肌理。长期以来,乡村规划不是城市规划那样的显学,甚至很多乡村就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如今,只是在极少古村落,能听到关于先祖选择这方土地时的勘查经历和规划思路。但是,从绝大多数村落看,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这样的描写: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带有理想色彩的乡村肌理写照,实际上仍是今天临摹样本

文化肌理。历史上,肌理一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东汉蔡邕《弹棋赋》肌理光泽,滑不可屡,指器物表面纹理,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肉匀,指人的皮肤纹理。作为对语言表达的比喻也很早,东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之外,肌理一词也逐步向文学理论乃至文化理论范畴,如清代翁方纲中论诗中提出了肌理说,但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坛已呈暮气,肌理一词由此在文学艺术理论中陷入沉寂。经历社会和文化的螺旋式发展,在现代生活中活化传统、复归中华美学又成为社会目标和文化方向。实际上,无论是城市肌理还是乡村肌理,都具有文化的特征,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因此,应将肌理一词迎回文化理论,让这个一度是中国文学理论上的热词在更广范围、更高层级的活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人本位而非神本位,把家族传承、人丁兴旺视为责任,血缘宗法制度规范着国家、家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仅看重自己姓什么,而且看重在这个姓中属于哪一支、哪一辈,并且用家族规定的姓和辈分取名,由此形成各自家族牒谱,传承有序,如果混乱了,则与禽兽无异,不知其可。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政治关系、社会关系都是这种关系的放大。所以,我们不仅重视自己的根系,而且重视从这个根系长出的树干、树枝、树叶,重视长成枝繁叶茂大树的过程。希望我们在文化回望中看清走到今天的每一步,知道未来应该从哪里起步,并且如同每个辈分的前人一样,担起继往开来的责任。

这种既认准源头又沿波讨源,既仰望绿叶又振枝寻叶,既重视起步又重视过程的文化心理,是形成文化肌理的内在动因。

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又进而推及文化肌理,是期冀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中,能从肌理的角度把握其共同规律:

一是传承。文化发展是代际传递、层层累积的过程,城市肌理、乡村肌理、文化肌理,就是在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光阴茬将中形成的年轮挂图。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迈开自己新的步伐,积跬步以致千里,聚细壤以成泰山。从文化肌理的角度强调文化传承,意在梳理文化发展的每个环节、细节,突出每代人的角色份量。

二是特色。不同国家、民族、城市、乡村乃至于家族,由于禀赋、渊源、经历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代人的传承过程,也都是坚守特色并且不断强化特色的过程。标出文化肌理的理念,是希望通过肌理这个对于皮肤肌肉纹理的比喻,唤醒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知和体验。

三是有机。城市、乡村、文化,都是有机体,都有其生命基因和发展轨迹,有时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时如山岭腾浪、逶迤天际。不同的元素,依照各地的内在规律组织、排列、构造,也接受外在力量的镌刻、浸润、冲蚀、锻打,沉积成体,混成一物。这种有机性保证了城市、乡村、文化肌理的整体性、生态性,也由此带来审美创造与体验的立体式、沉浸式。

四是繁盛。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基础是血缘宗制,人丁兴旺,立国兴邦;是深及国家、城乡、家庭的理想。而今天我们期待文化的发展繁荣,也是对历史梦想的回响。

历史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它与未来形成了生活诗意的张力。人不可能生活在对历史无感的世界,生活的光亮既来自对未来的畅想,也来自对过去的发掘。我们所处的城乡,是保存过去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我们回忆的路标。拂去尘封,凝视这些文化肌理,如同抚摸布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正是它使得每一片土地都被独特的节奏、符号、韵律所笼罩,也让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人摆脱了千篇一律的生命模板。

我们熟悉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因为熟悉这片土地的文化肌理。文化肌理既受时空加持,又穿越时空。提出文化肌理这一理念,是期待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各地文化的演变逻辑和展开脉络,在历史中爬罗剔抉,兴象深微,并把这样的肌理融为今人的内在血肉。

(摘编自孙若风《城市肌现、乡村肌理、文化肌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撼风景”在文中是指从肌理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所发现和感受到的“风景”。
B.“临摹样本”在文中是指《桃花源记》中所呈现的村落布局至今仍值得现代人学习摹仿。
C.“不知其可”在文中指在血缘宗法社会中,人若纲常失序,则无可适从,没有信誉了。
D.“时空加持”,“加持”原为佛教用语,文中指文化肌理受时间和空间的共同影响、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肌理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
B.很多乡村虽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但绝大多数村落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
C.中国的文化传统能使我们在回望中看清走到今天的每一步,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起步,如同每个辈分的前人一样,担起继往开来的贵任。
D.历史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在对未来的畅想和过去的发掘中,城乡是保存过去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我们回忆的“路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桃林、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桃花源记》中的乡村肌理,美丽景致千百年来依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B.城市肌理和乡村肌理,都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因此他们都具有文化肌理的特征。
C.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进而推及文化肌理,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梳理细节,才能把握肌理的共同规律。
D.标出“文化肌理”这一理念,唤醒了人们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知、体验以及今天我们对文化繁荣发展的期待。
4.简述“肌理”这一概念的作用以及“肌理”一词常出现的领域。
5.请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作者的写作意图?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又见白云村

董利荣

蓝天白云,总是惹人喜爱、令人忘忧。白云一词,古往今来深受人们喜爱。千年之前,范仲淹在浙江桐庐游访严子陵钓台,见富春江东岸“白云徐生”,听说那里是晚唐著名诗人方干故里,便欣然前往,当即吟成一诗:“风雅先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唐朝三百年冠盖,谁聚诗书到远孙。”不知何故,“白云村”一名,没有在严子陵钓台对岸的芦茨湾留存下来,却在岁月如流中,从富春江上悠悠移至分水江边的独山之畔。这里有个白云村,如今名声云起,飘扬四方。

2005年,浙江省桐庐县横村镇白云村由石青桥、大会山、郑城、峰坞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石青桥村在清末民初有一大户人家,家有楹联“青岭不断黄坞水,双溪又见白云村”,新村便顺理成章得了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真是千年一瞬间,又见白云村。

白云村隐匿在大山深处,这里山高林密,谷深境幽,常年白云缭绕,云雾飘渺。“白云生处有人家”,山峰沟谷之间散落着石青桥、上章、郑家边、对山、大会山、葛家山、半山、火路口、青龙湾、郑城等十余个自然村。“大会山”由大山在此集会而得名,“郑城”则是群峰环绕宛若城邑的盆地小村。千百年来,人们在大山深处,自给自足,繁衍生息。

村民们万万没想到,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日日夜夜司空见惯的蓝天白云,有朝一日会成为受人青睐的风景,成为“环境入股”的资本。白云村在乡村振兴中成为后起之秀。

白云村党委书记、杭州市人大代表林雪标对此感触最深。这些年来,为改变村庄面貌,带领村民致富,林雪标动了不少脑筋。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3年开始,浙江同人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了集生态农业、度假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郑城厚院村舍项目。一幢幢破旧不堪的民房变身独具魅力的客舍,空心村变成了颇有特色的度假村。这里甜滋滋的空气和美滋滋的风景,让游人喜不自禁。白云村渐渐有了小名气。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地方。2017年初,在杭州市“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活动中,白云村成为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于跃敏的结村帮扶村。于跃敏先后来了十余次,每次前来调研,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帮助白云村找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金钥匙。乡村要振兴,交通须先行。于跃敏找到了帮扶的突破口,在她牵线搭桥积极推动下,省市县三级交通部门以修建省级样板路的标准,开启了白云村的乡村道路提升工程。

“远上寒山”的石径,变成蜿蜒而上的通途,白云深处的风景,不再那么遥不可及。白云村按照“宜业、宜居、宜文、宜游”的目标,从护栏改建、庭院美化、溪库整修、杆线序化等方面入手,以3A级景区要求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努力让白云村成为白云间休闲旅游度假区。白云村又相继引进了大会山古村落复建、半山莲社溪客、葛家山草图等一批优质民宿项目,累计引进社会资本6亿多元,使白云间休闲旅游度假区成为浙江高端精品民宿群的集聚地。村里还通过“环境入股”,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前不久,我和好友来到白云村,他们都陶醉在白云村的悠幽风景中。村委所在地石青桥村“芸菁溪墅”的主人王华是返乡创业的典型。王华说,大约五年前,他受朋友之邀,去莪山畲族乡的戴家山秘境住了一夜,深受触动,随即回乡把自家老宅推倒重建开办民宿。后来,他又租下村民闲置房屋,建成“水岸山舍”。面溪背山的旧宅,经过精心修缮,别有风味,尤其是加装的一层玻璃屋,遥控器一按,屋顶的卷帘徐徐展开,白天可见蓝天白云,夜晚能望月亮星星。

这里的山山水水、村村舍舍,乃至一墙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为我手机里的风景。从白云村到白云间景区的华丽转身,让我诗兴大发,于是斗胆点化范公诗句并步其韵道:

平素人家旧隐存,独山之畔白云村。

前朝历代青峰在,谁聚金银惠子孙。

文本二: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命运的变迁是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所以表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变化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如《创业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随着农村改革的稳步推进,土地和农民的命运问题继续成为文学表现的重点,出现了一大批诸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平凡的世界》等小说。这些作品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历史进程的写照,具有史诗般的意义。

在新时代,作为时代进步记录者的文学,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表现。作家要沉下去,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步,无间隙,无阻隔,达到情感、心率与之共脉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大力提倡“走柳青道路,为农民而写作”的创作方向,用文学积极回应时代,用作品传递“乡村变迁的脚步声”。作家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意地书写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涌现的中国故事,生动展示在农村发生的历史巨变,表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革命的壮丽景观。要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一代农民形象,展示新农村建设者的特征:富于理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崇尚科学,追求文明。好的作品,要着力写出这些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深邃的社会历史意蕴,使之具有典型性。

(摘编自杨立元《乡村振兴,期待文学“在场”》)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持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范仲淹的诗,表明白云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意象,指出了“白云村”三字的由来,暗示作者所写白云村历史之悠久。
B.文中“这里甜滋滋的空气和美滋滋的风景”,连用两个叠词,突出了空气质量之高、风景之美,表现了游客们的喜悦之情。
C.文中写“从2013年开始”“2017年初”“引进社会资本6亿多元”,这些具体的年份和数字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
D.作者以自己的诗结尾,回应了上文的内容,表达了对白云村的赞美,同时照应了开头的诗,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而完整。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诗句表明独山的白云美景在唐代就已经受到了赞美,可见其非同寻常。
B.为了帮助白云村找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金钥匙,杭州市委派于跃敏进行帮扶,于跃敏不负重托,果然找到了帮扶的突破口。
C.柳青深入于农民之中,故能创作出《创业史》这样描绘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煌煌巨著,因此也才有了“走柳青道路,为农民而写作”的说法。
D.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路遥《平凡的世界》都是描写翻身农民土改运动的小说,都具有史诗般的意义。
8.文本一中的白云村,最初与如今有怎样的异同点?
9.如果推荐《又见白云村》参评乡村振兴题材的优秀作品大赛,我们应提供哪些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说齐闵王曰:“臣闻用兵而喜先天下者忧,约结而喜主怨者孤。夫后起者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藉,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

“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坚箭利金,不得弦机之利,则不能远杀矣。矢非不铦,而剑非不利也,何则?权藉不在焉。何以知其也?昔者赵氏袭卫,车不舍人不休,傅卫国,城刚平,卫八门土而二门堕矣,此亡国之形也。卫君跣行告溯于魏。魏王身被甲底剑,挑赵索战,邯郸之中鹜,河、山之间乱。卫得是藉也,亦收余甲而北面,残刚平,堕中牟之郭。卫非强于赵也,譬之卫矢而魏弦机也,藉力魏而有河东之地。赵氏惧,楚人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赵得是藉也,亦袭魏之河北,烧棘蒲,队黄城。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坠也,棘蒲之烧也,此皆非赵、魏之欲也。然二国劝行之者,何也?卫明于时权之藉也。今世之为国者不然矣。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行此六者而求伯,则远矣。

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于天下。故约不为人主怨,伐不为人挫强。如此则兵不费,权不轻,地可广,欲可成也。昔者,齐之与韩、魏伐秦、楚也,战非甚疾也,分地又非多韩、魏也,然而天下独归咎于齐者,何也?其为韩、魏主怨也。且天下遍用兵矣,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秦、楚战韩、魏不休而宋、赵专用其兵;此十国者,皆以相敌为意,而独举心于齐者,何也?约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强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五》,有删改)

[注]①倍:通“背”,违背。②刿:割,刺伤。③铦(tián):锋利。④土:通“杜”,堵塞。⑤底:通“砥”,磨砺。⑥队:同“堕”,毁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
B.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
C.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
D.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后起者藉也”与“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谏逐客书》)两句中的“藉”字含义相同。
B.干将,春秋时著名的铸剑师,与妻子莫邪铸出两把名剑。文中干将、莫邪都指剑名。
C.“何以知其然也”与“儿渺然不知所往”(《促织》)两句中的“然”字含义不同。
D.“以其为韩、魏主怨也”与“且以汝之有身也”(《与妻书》)两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秦认为,国君如果善于顺应时势、倚重天时,那么成就大事的机会就增多了。
B.卫国国君在卫国遭到赵国的袭击时,仓促间披头散发逃到魏国求援军。
C.魏王亲自披甲带剑,为卫国出头,向赵国挑战。卫国乘机重整旗鼓,北向攻赵。
D.齐国率先联结韩、魏讨伐秦、楚,挑起了大国间的争斗、交锋,从而被天下埋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卫非强于赵也,譬之卫矢而魏弦机也,藉力魏而有河东之地。
(2)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于天下。
14.苏秦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来劝谏齐闵王要善于借助外力成就功业的呢?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作为借古鉴今之作,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语重心长地告诫后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各言其志”,而是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温和自谦的话拉近与弟子的距离,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应当诚心、虚心待人,充分尊重别人,不可看不起别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