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丰城市东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高二 期末 2023-08-16 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理查德利汉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并不只有“通过城市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才能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除了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城市,研究城市,不是纯粹的研究城市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

文学中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诸如抗战中的重庆与昆明,具体而微的成都杜南草堂。

城市文学研究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只有斑驳的百姓家,只有来去匆匆的燕子,还不够,还必须把“旧时王谢”的历史记忆带进来,这个画面才完整,才有意义,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那些诸多解读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却可能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

(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有删改)

材料二:

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在这个意义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

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

(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

1.下列各项中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北京”因混合了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城市历史,而让人理解并接受。
B.文学中的城市研究,是在传统的文学史的叙述中,把握城市形态与精神。
C.研究者通过记忆与想象,阐释城市的前世今生,延续着其内在的灵魂。
D.当代青年作家把自身城市经验融入作品,是出于对乡土文明传统的反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杜甫寓居草堂时期创作诗歌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于成都城市的认知。
B.城市文学研究受制于内在规则、缺乏对等经验,由此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
C.相关文学作品中塑型的城市经验形态,是城市学研究和评论所不能忽略的。
D.珠海渔女的爱情故事传说,作为解读珠海城市历史的素材,研究者应珍视。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通过公园的数量和面积来研究深圳城市发展的规律。
B.利用长沙黄金周旅游消费数据来研究城市与人的关系。
C.综合旧上海历史与《子夜》中的文学叙述进行城市研究。
D.研究“边城”时融入沈从文的小说中的相关文学描述与想象。
2023-08-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东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

根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其专项规划,湿地保护规划以三区四带为总体布局,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提出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落实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实施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湿地资源监测监管、加强科技支撑、深度参与湿地保护国际事务等6项重点任务,以及出台保护国家重要湿地的相关政策,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完善湿地标准体系等16项具体任务。

(摘编自《2025年我国湿地保护率将达55%》)

材料二:

在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同期举行的国际湿地展上,中国湿地保护成就得到广泛关注,许多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中国在湿地保护领域取得的进步,以及开展国际合作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115日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两地拉开帷幕。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认真履行公约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各缔约方广泛合作。据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介绍,中国为42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培训,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国际湿地展上中国湿地保护成就令人瞩目》)

材料三:

202112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61日起施行。该法共765条,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的专门立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湿地保护制度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向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同时,我国在湿地保护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等。

2021120日,湿地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有利于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

(摘编自《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材料四:

生活中,人们会看到一些湿地经过修复后样貌发生明显变化。有的被修复湿地植被丰茂、水域幽深,碎石步道在丛林里穹弯绕绕,围堤形成的人工岸线外是白金色的沙滩;没有被修复的湿地,往往呈现连片的淤泥质海滩,随季节涨落的水域,从高处俯瞰仿佛是荒地,而这正是候鸟赖以觅食、停歇、繁殖的栖息地。

单纯从游客的角度,前者无疑更受欢迎。但从候鸟的需求来看,或是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出发,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然而目前,有的地方在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时,由于缺乏正确理念指导,缺乏湿地修复应有的边界意识,在无意之中把湿地保护变成了对湿地的侵占,造成某些候鸟栖息地丧失。

保护湿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生态更美好。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把握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合理有序开发利用。

摘编自《湿地修复要有边界意识》)

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培训,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认真履行公约责任,对世界作出贡献的表现。
B.2022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的专门立法,体现了我国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C.要想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就要考虑到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立法。
D.有的被修复湿地植被丰茂、水域幽深,碎石步道弯弯绕绕,人工岸线外是白金色的沙滩,这种修复不符合候鸟的需求,但对湿地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5.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对湿地进行有效保护或管理的一项是(     
A.在大江大河沿岸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等,以形成湿地保护网络。
B.大力发展不投饵的近海贝类藻类养殖、大水面放养、稻渔综合种养等健康养殖模式。
C.将红树林保护纳入湿地保护规划,同时兼顾当地居民生活及候鸟停歇觅食地等需求。
D.增加湖泊蓄水量,提升草原植被盖度,流域80%以上面积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原真性。
6.怎样才能有效遏止湿地开发中的一些乱象?请结合材料简述。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封举报信

陈坚

①张栋是市第二实验学校六年级二班的班主任。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重点学校,张栋算是这里的资深班主任了。

②这是“双减”政策颁布后的第一个学期,张栋特地制定了全新的管理班级的方法,创建了一个微信群,以便及时跟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

③九月眨眼间就过半了,这天,张栋刚下课回到办公室,所有人都盯着他。一个老师对他说:“不好了,张老师,有人在市教育论坛里发了举报信,举报你们班学习工作违背政策……”

④张栋连忙登录论坛,一封举报信闯入眼帘。这帖子已经被置顶,回复和点击数量巨大。帖子里写道:“市教育局领导,你们好!我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下这封举报信,我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家长,我要举报第二实验学校六二班。该班在‘双减政策下,老师依然给学生布置超量任务,在如此重压下,如何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如何实现新政策要求……”

⑤举报信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包括这些年来颁布的各项教育法规,精确到第几条第几款。文章的最后还附上了张栋班级微信群里三个学生的作业截图,他们上传作业的时间都是凌晨……

⑥张栋看完,浑身冰凉。虽然截图确实是出自他们班级群,但是发帖人的举报信完全是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⑦这时,张栋接到校长打来的电话,让他过去一趟。

⑧校长见到张栋,说:“张老师,网上的帖子,你应该已经知道了。你放心,如果有人造谣,我们将追究到底,为你做主。不过你自己也要好好地想想,是不是工作中真的有什么疏忽?毕竟新政策刚下来,大家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⑨张栋解释道:“校长,事实并不是举报信里说的那样!”

⑩其实,那三个学生上传作业的第二天,张栋就找他们谈了话,问他们是不是新学期作业太难,不然怎么会做到凌晨呢?

⑪一个学生着急地解释,作业不难,他们放学前就写完了,只不过那天他过生日,邀请了另外两个同学放学后陪他去打电动,谁知一不小心玩到了半夜。等回家后,三个人才想起来作业还没上传,所以才在凌晨上传作业的……

⑫校长听了解释,摆了摆手,说:“我知道里面有误会,这事最终处置之前,还得麻烦你去调查清楚这个举报人是谁,好吗?张老师,你知道的,六年级有不少优等生,我们总是希望他们能全都进自己学校的初中部,所以得稳住,不要造成优质生源流失。不管你们班是否存在问题,今天网络上出现了负面消息,这已经对学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⑬校长的话击中了张栋的心。虽然已经澄清了举报信里截图的误会,但那些文字依然像一把利剑,狠狠地向张栋刺来。他必须还自己一个公道,还学校一个真相。

⑭回到办公室,张栋仔细研究起这个发帖人来。

⑮发帖人昵称叫“忧郁的肉宝”,张栋想,难道这家长比较胖?他回想着开学时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又翻出当天和家长们拍的合影,拿出学生信息表,对照起家长的外貌特征。看了一圈,张栋锁定一名学生家长,他胖乎乎的,孩子在校表现一直不好,张栋已经联系家长好几次了,会不会是他在打击报复?张栋把那个学生的资料拿出来,上面有家长填的个人信息,字迹歪歪斜斜,还有几个错别字。张栋立马否定了之前的假设,因为举报信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有理有据、绘声绘色,可见写信人的文化素养应该很高。

⑯张栋立刻展开新的调查。他在论坛里搜索“忧郁的肉宝”,只跳出来之前那一个帖子。张栋想了想,又试着搜索“忧郁的肉宝”的论坛ID。谁知这样一来,又跳出来另一个帖子——去年这个时候,这个ID使用别的昵称也发了一封举报信。再仔细一看,张栋大吃一惊,去年那个帖子举报的也是他们学校!举报内容是学校完全按成绩优劣分班,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精神压力。

⑰张栋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是听说过这么一件事,当时还有教育督导来调查,但结果显示,事实并不像举报信里说的那样,举报信息过于添油加醋了。不过即便如此,当时这事也给学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听说有些优秀学生后来都因为这件事去了别的中学……

⑱想到这,张栋突然一个激灵,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

⑲张栋连忙打开了班级微信群,点开成员名单,配合近两周的聊天记录,仔细搜寻可疑人物。一个群昵称叫“然然奶奶”的人引起了张栋的注意,他们班里并没有叫“然然”的学生。张栋又一看,这个用户的微信名叫“肉丸”,是于洋妈妈拉进来的。于洋是班里的学霸,可光看名字,他跟“然然”也没啥关系啊……

⑳为了搞清楚,张栋拨通了于洋妈妈的电话,开门见山地问道:“于洋的小名叫‘然然吗?’然然奶奶是谁?”

㉑于洋妈妈一头雾水,随后否认道:“‘我不认识’然然奶奶呀,于洋也不叫‘然然。这人是谁?’”

㉒张栋又问于洋妈妈是否认识一个微信名叫“肉丸”的人。于洋妈妈查了一下,说的确有一个微信好友叫“肉丸”。

㉓张栋又问:“他是做什么的?”

㉔于洋妈妈说:“他是一所中学的教务处主任,你怎么知道他的?”

㉕张栋如实相告:“我看见你把他拉进我们班级群了。”

㉖于洋妈妈否认道:“我没有啊,不是我操作的!”

㉗张栋补充道:“你是9月6日把他拉进来的,还记得吗?”

㉘于洋妈妈沉默了一会儿,说:“张老师,有件事我要向你坦白,其实9月6日那天,有一所中学把我们学校几个六年级优等生的家长聚到了一起,给了很多优惠条件,希望我们到时候把孩子送到他们中学。不过你放心,于洋肯定不会去的,你们对于洋的栽培我是知道的。虽然是这样,但当时我也没好意思直接拒绝……那个肉丸就是那所学校的教务处主任,微信就是那天加的……我想起来了,加微信时,是他把我手机拿过去操作的,看来是他把自己拉进了我们的班级群!”

㉙过了几天,市教育论坛里又多了一封举报信,举报张栋他们学校多位教师违规补课。张栋看了,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

㉚原来,这是张栋设的一场局。那天,他跟于洋妈妈打完电话,就全都明白了:“肉丸”应该就是“忧郁的肉宝”,他作为另一所中学的教务处主任,为了自己学校的优质生源,想方设法打入“敌人内部”,伺机潜入家长群,甚至不惜发帖诽谤造谣,恶性竞争。

㉛于是,张栋请于洋妈妈帮忙,以咨询详细的转校优惠条件为借口,故意向“肉丸”抱怨张栋他们学校有新的违规操作,还提供了假的图片证据。“肉丸”信以为真,又追加了一封举报信,彻底暴露了自己……

㉜张栋把事情经过整理好,提交给校长,在班级群和论坛上详细澄清了事件经过,并展示了调查证据。他做这一切,只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下,还教育一片净土,让学生享受最纯粹、最公平的教育环境……

(选自故事者网站2022-04-05)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一封举报信开头,中间和结尾还各提到一封,可见举报信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B.小说内容反映出部分中小学校之间优质生源争夺战白热化到了不择手段的残酷地步。
C.小说从正面刻画了“肉丸”这个亲自出马、赤膊上阵且心术不正的负面领导形象。
D.小说结局张栋与于洋妈妈配合请得“肉丸”入瓮,表现了张栋善于将计就计的智慧。
8.“事出反常必有妖”,举报信的蹊跷,其实文中多有暗示,请指出两处加以说明。
9.小说结尾的画线句子有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赡、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B.古代常用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
C.庠序: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清代叫庠。
D.“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箱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14.请简要分析在对待谢混家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谢弘微什么品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