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吉林 高二 期中 2023-08-29 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歌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作为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因此常被排斥到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是作为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寒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锌》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而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用的却是。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落木而不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一般人无法轻易地察觉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是因为缺乏诗人的敏感和修养。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干燥”的特点。
B.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C.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
D.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下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B.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D.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2023-08-2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150年前,科学家关于植物利用伪装躲避天敌的猜测就已经零星出现,但一直没有得到严格的实验证实。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来源——“自然选择”理论提出者、英国博物学家、探险家和生物学家华菜士,曾认为植物几乎不会“隐藏自己的需求”。

但近年来,随着色彩测量技术、动物感官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人们重新燃起了对生物色彩这一经典进化生物学话题的热情。在动物研究之外,科学家们发现的不少证据显示,植物也可能利用各种伪装策略来防御天敌。

从2012年起,孙航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牛洋博士在做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植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变研究时,开始关注伪装植物。“我们从高山上的紫堇属植物着手研究,注意到很多当地人采挖贝母,有时甚至会向我们推销刚采挖的鳞茎。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梭砂贝母的伪装和叶色变异。”牛洋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在一些群体中,梭砂贝母呈现常见的绿色,而在另一些群体中,它们则与背景融为一体,大多显出灰褐色,非常隐蔽。”牛洋博士介绍,他们起初推测,与囊距紫堇相似,这种伪装可能也是应对食草动物的防御策略。但在多地经过长达数年的观察,他们并没有发现动物取食梭砂贝母的明显证据。

“由于体内富含生物碱,贝母属植物具有很强的化学防御,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动物取食,那梭砂贝母为何要伪装?这让我们很困惑。”牛洋说,后来,他们才意识到,梭砂贝母的地下鳞茎长期遭到大量采挖,而这种采挖本身,有可能产生强烈的选择压力。这也意味着梭砂贝母的伪装,可能与人类有关!

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一猜想,研究团队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比较了动植物伪装策略进化的差异、推测了影响植物伪装进化的要素,这不仅是一个惹人着迷的话题,更关系到人类与植物未来的关系和命运。

“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材,人类取用贝母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当代大规模采挖的历史超过80年。”牛洋说,为了评估每个群体遭受的采挖强度,他们从川滇一带基层药商那里得到了过去6年间梭砂贝母干品总量数据,并估算出每个群体单粒贝母鳞茎的干重。他们惊讶地发现。要获得一千克干燥鳞茎,意味着要挖掉3000株以上的贝母。这样的选择压力非同小可。牛洋说,通过样方统计和分布面积评估,他们得到潜在贝母产量,从而获得了每个群体的采挖强度。与此同时,他们发现采集强度越大的地方,贝母伪装的也越好。

紧接着贝母色彩之谜的研究又摆到了眼前。牛洋与同事再次来到高山流石滩,采集每个群体的反射光谱数据,又根据专为人类设计的CIELAB色觉模型,量化植物与砾石的光谱,算出在群体之间梭砂贝母体色确实有显著差异。利用这一模型,他们还计算出贝母与生境岩石背景的匹配程度,来为伪装程度提供衡量的指标。

“背景匹配是利用自身色彩融入背景,让采挖者难以发现,实现伪装。”孙航说,考虑到采挖压力可能在较长历史内有变化,他们还评估了伪装程度与采挖难度的关系。

因落脚地方不同,有的鳞茎采挖只需几十秒;有的长在数十厘来深处的石缝中,挖一颗需要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从价值和时间成本计,采挖者往往会放弃,遭受的采挖压力也较小。从实际经验看,越是难以采集的群体,植株伪装越好,与周围灰褐色的石头“浑然一体”;越是容易采挖的植株,越会“大模大样”地保持通体透绿的本色。梭砂贝母的体色与生存有显著的相关性,伪装增加了它们的生存概率。然而,“变色”的过程仍有诸多有趣的自然之谜。

(摘编自赵汉斌《植物化身“变色龙”是人类“逼”出来的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150年前,科学家就已经有了植物利用伪装躲避天敌的看法,但因没有得到严格的实验证实,只能算是猜测。
B.2012年之前,孙航和牛洋博士并未关注到伪装植物。之后他们从紫堇属植物着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C.梭砂贝母一般为绿色,但有时则与周围景物的颜色相似,与囊距紫堇一样,梭砂贝母利用伪装来抵御动物取食。
D.牛洋博士对贝母伪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实地调研、科学的统计和评估等方法实现的,其结论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150年前科学家的猜测起笔,提出文章的中心话题,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并能突出下文牛洋等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B.文中多次引用孙航和牛洋博士说的话,既能对说明内容做出具体解释说明.同时也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增强了文章说明的准确性。
C.“植物也可能利用各种伪装策略来防御天敌”“并没有发现动物取食梭砂贝母的明显证据”等语句体现了文章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文章结尾处说“仍有诸多有趣的自然之谜”,表明孙航和牛洋等人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并不能解释贝母的体色变化的原因
6.简要概括孙航、牛洋等人对贝母的伪装研究的结论。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弹

刘勇

枪声停下来的时候,三营长李江义满身鲜血地出现在军长面前。

“你还有脸来见我,知道军法吗?”军长的话像铅一样沉重。尽管他非常喜欢这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官,但他更加清楚,军法是无情的。

昨天也是这个时候,军长命令李江义带领全营官兵去坚守五号高地,无论如何必须把高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48 小时,否则军法处置。

命令是死的,必须坚决执行。凭着军人的直觉,李江义知道五号高地在整个战役中的地位。然而,在鬼子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和一次比一次更加猛烈的攻击下,加上敌我兵力悬殊太大,一天的战斗下来,三营的官兵已经牺牲众多,最后撤下阵地时只剩下 7 人。李江义并未因为要军法从事而逃跑,尽管他知道失去阵地将会给整个战役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但军人的责任感驱使他必须把失败的消息报告给军长,哪怕是面对死亡他也必须这样做。

“钟参谋!”军长的声音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立在军长面前,等待接受任务。“把三营长拉出去执行军法!”尽管军长的话很轻,但意思却是明白的。

“是!”钟参谋答道。

就在这时,李江义突然胸脯一挺:“不用,我自己来!”他整了整破烂不堪的军装,用裹满绷带的右手向军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尔后迈着军人的步伐向远处走去。

军长用非常惋惜的目光注视着李江义的背影,脸上的表情是复杂的。就在李江义拔出手枪对准自己脑袋的一刹那,军长有力的大手挥向了空中,洪亮的声音在原野中回响:“慢!”然后一步一步来到李江义身旁,从口袋里掏出一发锃亮的子弹:“用这个吧!”

“是!”李江义一个立正,接过军长的子弹装上枪膛。

军长退回到原处,只见李江义又一次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脑袋,双目紧闭,用食指使劲扣动了扳机,只听见轻微“啪”的一声,子弹没有出膛。他知道这是一发臭弹。

李江义握着手枪,一步步向军长走来。军长却像钉子一样立在不远处,一动不动,像位擎天巨人。

“报告……”李江义端端正正地立在军长面前,忐忑不安地望着手中的枪。“这是一发臭弹。”

“不!”军长的大手有力地在李江义肩上拍了一下,“三营长已经死了,你现在是二团长!”

李江义睁大了迷惑的眼睛,他的第一感觉是估计自己耳朵出了毛病,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军长那洪钟般的声音又响了:“二团长李江义接受任务,我命令你率一个团在两个小时内夺回五号高地。听清楚,两个小时!”

“是!”尽管李江义还不明白这突然发生的一幕,但有一点他是非常清楚,军长又给了自己新的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他向军长敬过军礼后,便转身走了。

战斗终于结束了。当胜利的旗帜飘扬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时,军长来到了五号高地,此时李江义已是奄奄一息地躺在战壕里,军长俯身握着李江义裹着绷带的手:“我要给你记功!”

“军……”李江义听见军长那熟悉的声音,微微睁开了疲乏的双眼,极力把自己的手从军长的手中抽出,尔后哆嗦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发子弹,送到军长手里。“给,给……”他的话未说完,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军长望着手中的子弹,知道这是自己给李江义执行军法的那发臭弹,于是便使劲把它攥进了手心,然后脱帽向李江义默哀。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少有对战争场面的直接描写,而把笔墨集中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是对军长的刻画,重点采用语言动作描写。
B.文中划线句子,对人物采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及军人应有的威严礼仪。
C.军长对三营长下达执行军法命令的声音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表明军长是个有血性的军人,根本不愿意对他执行军法。
D.“三营长已经死了,您现在是二团长”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是军长对李江义的信任,是对他指挥才能的一种肯定。
8.文章结尾处写到李江义把那发臭子弹还给军长,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9.人固有一死。本文有三处写李江义面对死亡的情节,对李江义这个英雄人物的塑造作用很大。请你任选两处,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沛国刘显时称学府,每共奂讨论,深叹服,乃执奂手曰:“昔伯喈坟素悉与仲宣,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王氏。”所保书籍,寻以相付。州举秀才,射策高第。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时侯景军士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寻遭母忧,哀毁过礼。时天下丧乱,皆不能终三年之丧,唯奂在寇乱中守持法度,以孝闻。及景平,司徒王僧辩先下辟书,引奂为左西曹掾。梁元帝于荆州即位,征奂及沈炯并令西上,僧辩累请留之。帝手敕报僧辩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其为朝廷所重如此。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劳卿厚意,幸勿为烦。”性耿介,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时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令管记陆瑜言之于奂。奂谓瑜曰:“江有潘、陆之华,而无园、绮之实,辅弼储宫,窃有所难。”瑜具以白后主,后主深以为恨,乃自言于高宗。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其梗正如此。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赠散骑常侍,本官如故。

(节选自《陈书·孔奂传》)


[注]①蔡伯喈:蔡邕,字伯喈,东汉文学家、书法家。②仲宣:王璨,字仲宣,东汉文学家。③高祖:指陈高祖陈霸先。④后主:指陈后主陈叔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B.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C.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D.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相叹服”与“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相”字含义相同。
B.“累表请留之”与“臣具以表闻”(《陈情表》)两句中的“表”字含义不同。
C.“绝请托”与“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相同。
D.“岂藉于总”与“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两句中的“藉”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奂是会稽山阴人,爱好学习,擅长写文章,涉猎广泛,沛国刘显经常跟他探讨议论学问,对他很是赞赏佩服,并将自己收藏的书籍赠与他。
B.京城陷落,包括孔奂在内的朝臣遭受拘禁,在炙手可热、气焰嚣张的侯子鉴面前,其他朝臣莫不卑躬屈膝,只有孔奂傲岸不挠,不卑下。
C.在天下大乱的年代,人们在父母去世后,不能守孝三年,而孔奂在母亲去世后,却能坚守传统礼法,为母亲守孝三年,以行孝道而闻名。
D.陈叔宝做太子时,打算让江总担任太子詹事一职,便派人征求孔奂的意见,孔奂认为太子已经拥有才学,没有必要让无才学的江总来辅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
(2)帝手敕报僧辩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其为朝廷所重如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